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海洋減災分中心成立於1996年1月15日,是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的一個分支機構,由中國科學院所屬的海洋研究所聯合組成,掛靠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
- 成立於:1996年1月15日
- 隸屬: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
- 掛靠: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單位性質:科研事業
- 研究領域:海洋減災
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海洋減災分中心成立於1996年1月15日,是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的一個分支機構,由中國科學院所屬的海洋研究所聯合組成,掛靠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海洋減災分中心成立於1996年1月15日,是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的一個分支機構,由中國科學院所屬的海洋研究所聯合組成,掛靠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宗旨和任務是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在海洋減災中的綜合優勢,開展國...
該海洋減災分中心是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的一個分支機構,由中國科學院所屬的海洋研究所聯合組成。它的掛靠單位是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分中心的現任主任是樂肯堂研究員。該分中心的宗旨和任務是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在海洋減災中的綜合優勢,...
中國科學院-開發中國家科學院空間減災卓越中心(CAS-TWAS Centre of Excellence on Space Technology for Disaster Mitigation,簡稱SDIM)是全球首個專門從事開發中國家空間減災研究和技術能力建設的科學中心,中心成立於2013年並依託中科院遙感...
中國科學院建築節能與防災(華南)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是由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與深圳市中鋒智慧型技術有限公司於2008年5月共建的合作平台。簡介 該中心結合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在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工業節能以及建築節能方面...
中國空間技術減災套用研究中心成立於2006年5月,是經民政部與中國科學院協商同意、由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與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聯合成立的非法人研究機構,面向國家減災套用需求、災害管理等領域開展工作,通過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與中國科學院...
—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山地環境演變與調控重點實驗室、山區發展研究中心、數字山地與遙感套用中心和四川省山區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支撐系統有科技信息與傳播中心和綜合測試與模擬中心;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中國委員會秘書處辦公室...
四川省山區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山地減災與環境工程中心”,該中心一直依託著我國唯一的山地科學綜合研究中心健康成長,肩負著科研開發、工程服務、技術諮詢和人才培養的使命;承擔著山地...
創立了土石流學科,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野外觀測和室內模擬相結合的科學研究體系。提出了山區線性工程(公路、鐵路、油汽管道等)、城鎮和大型水利工程減災防災技術體系。完成了百餘處土石流滑坡防治示範樣板工程,並在西藏幹線公路、龍羊峽水電站...
應急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將圍繞應急管理數位化轉型、智慧型化升級需求,大力推動以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應急管理實踐融合創新,打造防災減災救災實戰型科研基地。同時,發揮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多學科交叉和...
中國科學院院士:胡聿賢、陳顒、陳運泰、曾融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紹燮 國家科技創新人才推進計畫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工程抗震減災設計地震動研究”創新團隊 科研部門 根據2017年4月該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建有1箇中國地震...
游勇,男,1964年生, 漢族,籍貫四川。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碩士,博士生導師。招生專業:岩土工程(博士、碩士)、防災減災工程及建築與土木工程(碩士)。學習與工作經歷:學習經歷:1982/09-1986/07 ...
1970年-1984年,受國家地震局和中國科學院的雙重領導。1984年4月,改由國家地震局領導,所名隨之改為國家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調整為地震工程和防災減災,主要開展強震動觀測、工程地震、結構工程、生命線工程、岩土工程、...
研究和發展利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進行預警、監測、評價和應急反應的理論、技術與方法,構建災害與環境遙感綜合監測評價體系和套用系統,形成面向國家目標的災害與環境遙感科學和信息服務基地,為國家的減災救災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支持。
杜小平(1978~),博士,湖南桃源人,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數字地球、智慧城市、自然災害與全球變化等。近5年主持項目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中國科學院-開發中國家科學院空間減災卓越中心(CAS-TWAS...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與國家減災中心聯合組建了“中國空間技術減災套用研究中心”,與青島市政府共建“光電院青島研發基地”,與國科雷射公司組建國家半導體泵浦雷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設施資源 儀器設備 截至2014年底,中國科學院...
(2)何思明,王東坡,吳永,歐陽朝軍,沈均,李新坡,羅瑜,崩塌滾石災害形成演化機理與減災關鍵技術,科學出版社,320000字,2015;(3)崔鵬, 何思明, 王兆印,等.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災害形成機理與風險控制,科學出版社, 2014.代表性...
陳方,男,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中國科學院數字地球重點實驗室全球災害研究室副主任,CAS-TWAS空間減災卓越中心常務副主任。先後擔任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自然災害科學期刊編委、ISDE...
1991年11月—2007年10月,擔任中國科學院遙感套用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4年12月—2002年11月,擔任中國科學院遙感信息科學重點實驗室第一、二屆主任。1995年4月—2002年10月,擔任國家遙感中心研究發展部主任。1997年4月—2000...
研究院的畢業生,除繼續留學深造外,主要前往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等為代表的科研院所,以國家減災中心為代表的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以及以中國人保財險、瑞士再保險等行業領軍企業,長期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所培養的研究生在近年發生的...
(八)開展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政策理論研究;(九)承擔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諮詢,參與重特大自然災害應急處置的決策與技術支持;(十)開展自然災害防治科技交流與合作。內設科研機構 (一)自然災害基礎科學研究中心。負責巨型災害與多災...
王昂生,1939年6月16日生,四川省人。1963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1963年,一直致力於災害防禦、減災和大氣科學研究。從1990年任中國國際減災學十年委員會專家組組長,從1995年任中國科學院減災中心主任。從1990年任中國科學院自然...
盛承發,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經濟生態學及昆蟲毒理學研究組組長。 1981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碩士、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農業專家組副組長、院減災中心生物分中心主任,兼任安徽省農業技術顧問、...
魏振寬,男,1971年3月出生,漢族,甘肅靖遠人,1994年7月參加工作,199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全日制大學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採礦工程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生態學專業。現任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