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

《福建省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是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加快推進福建省石化化工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切實做好碳達峰工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等檔案精神,制定的實施方案。

2024年3月,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三部門印發《福建省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省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4年3月
  • 實施時間:2024年3月
  • 發布單位: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三部門
  • 文號:閩工信規〔2024〕5號
發布信息,內容全文,

發布信息

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福建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印發福建省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
閩工信規〔2024〕5號
各設區市工信局、發改委、生態環境局,平潭綜合實驗區經濟發展局、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局,省直有關單位:
為做好我省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工作,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現將《福建省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
2024年3月12日

內容全文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加快推進我省石化化工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切實做好碳達峰工作,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等檔案精神,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穩步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發展高端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實現我省石化化工產業發展方式、產業結構、創新能力、企業競爭力、經濟效益的新突破,推進我省石化化工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以節能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統籌穩增長和調結構,強化能效約束,加快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加快低碳技術創新,大力推進節能降碳,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積極推行綠色化改造,加快石化化工用能結構調整,全力推行綠色製造,推動數位技術賦能石化化工綠色低碳發展,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如期達成。
(二)基本原則
穩妥有序,系統推進。全面認識碳達峰行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加強政策的系統性、協同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願景貫穿產業鏈供應鏈全過程和各環節,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穩步推進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
創新驅動,目標導向。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驅動力,強化科技創新,促進綠色低碳科技革命,堅持把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作為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工業全面綠色轉型的總體導向,全面統領節能降碳和資源高效利用。
源頭把控,節約優先。加強企業、行業、地區間產業耦合連結,持續降低單位產出能源資源消耗和碳排放,不斷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最佳化能源結構和原料結構。
雙輪驅動,技改先行。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完善以碳減排為導向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強節能降碳工藝技術開發,推動重點企業實施技術改造。
(三)主要目標
“十四五”期間,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最佳化取得明顯進展,石化化工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煉油、乙烯、合成氨、燒鹼行業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分別為50%、30%、60%、80%,行業整體能效水平明顯提升,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綠色低碳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到2025年,“減油增化”取得積極進展,新建煉化一體化項目成品油產量占原油加工量比例降至40%以下,全省原油一次加工裝置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
“十五五”期間,產業結構布局進一步最佳化,低碳發展模式基本形成,重點行業能效基準水平和標桿水平進一步提高,行業整體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強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2030年,煉油、乙烯、合成氨等主要產品綜合能耗進一步降低,合成氣一步法制烯烴、乙醇等短流程合成技術實現規模化套用。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綠色關鍵技術取得關鍵突破,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如期達成碳達峰目標。
二、主要任務
(一)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加快構建低碳體系
推進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圍繞質量提升做優做強價值鏈,重點打造一批產業集群,通過強鏈補鏈延鏈,推動全產業鏈最佳化升級,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按照“少油多化、減油增化、高端化發展”“煉化一體化”的原則,推進“兩基地一專區”(湄洲灣石化基地、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和福州江陰化工新材料專區)及連江可門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大型石化項目建設,合理增加煉油能力,增強烯烴、芳烴等原料供應能力,通過產業鏈延伸,帶動高性能樹脂、高性能纖維、功能性膜材料等化工新材料、高端石化產品、精細化學品行業發展,以滿足福建省裝備製造、建材、紡織服裝、電子信息等產業對石化產品的需求,通過最佳化發展高端產業,不斷降低碳排放強度。(省發改委、工信廳、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深化標桿引領促進能效提升。加強源頭管控,嚴格落實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制度,認真排查石化化工行業在建項目,未經節能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項目,不得投入生產、使用。組織開展重點企業摸排,建立技術改造企業清單,介於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的企業裝置,引導企業制定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方案,明確改造期限、工期節點、預期目標,鼓勵企業努力達到標桿水平。(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強化能效約束淘汰落後產能。嚴格能效約束,分步實施、有序推進石化化工行業節能降碳行動,聚焦對二甲苯、合成氨、燒鹼等重點行業,引導企業技術改造,淘汰落後工藝技術和裝備,提升資源利用率、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嚴格實施分類管理,對能效水平低於基準水平的存量項目限期整改,在規定時限內將能效改造升級到基準水平以上,對於不能按期改造完畢的項目進行淘汰。以安全、環保、能耗、質量、土地等約束條件,加快淘汰存量“兩高一低”(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落後產能。(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調整最佳化能源結構,提升清潔能源使用比例
引導企業轉變用能方式,鼓勵以電力替代煤炭,穩步推進工業領域天然氣清潔化利用,合理引導化工原料用氣發展,控制新增原料用煤,推動石化化工原料輕質化。
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煤炭減量,促進煤炭分質分級高效清潔利用。增加天然氣儲存能力,保障平穩供應,有序引導天然氣消費,合理引導工業用氣和化工原料用氣增長,開展核能在化工園區的試點示範,促進核能、風能、光能、水能等綠色能源套用,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國家能源局福建監管辦公室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動終端用能電氣化。拓寬電能替代領域,電驅動代替蒸汽驅動。推廣電鍋爐、電加熱等技術,開展高溫熱泵、大功率電熱儲能鍋爐等電能替代,擴大電氣化終端用能設備使用比例,促進石化化工綠色電力消費,逐步提升綠色用電比重。(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科技廳、國家能源局福建監管辦公室按職責分工負責)
提高企業用電靈活性。增強源網荷儲協調互動,加快工業綠色微電網建設,引導企業、園區加快光伏、多元儲能、高效熱泵、智慧能源管控等一體化系統開發運行,推進多能高效互補利用,促進就近大規模高比例消納可再生能源。加快新型儲能規模化套用,推進可再生能源制氫,促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省發改委、工信廳、生態環境廳、國家能源局福建監管辦公室按職責分工負責)
開展原料低碳化替代。利用輕烴、液化氣等低碳原料生產烯烴及下游產品,實現源頭降碳。開發可再生資源製取化學品,甲烷轉化合成化學品等技術,鼓勵利用可再生能源製備氫,最佳化合成氨、甲醇等原料結構,支持發展生物質化工,推動石化原料多元化。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石油基和煤基能源化工與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的互補融合。開展丙烷脫氫副產氫用於燃料、原料等綜合利用試點示範,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質為原料生產大宗化學品和精細化學品,減少化石原料消耗。(省工信廳、科技廳、發改委、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國家能源局福建監管辦公室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開展綠色技術改造,促進關鍵環節降碳
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充分考慮行業發展規律、產業供給穩定、經濟平穩運行等因素,科學有序推進石化化工領域節能降碳改造。聚焦石化化工關鍵領域、關鍵環節,積極推廣先進節能、節水、節材技術和工藝,組織開展節能降碳改造示範項目遴選,重點支持採用高效催化技術、過程強化技術、精餾分離技術等改造現有工藝裝置;支持推廣能源系統最佳化技術、熱泵技術、熱夾點技術、餘熱梯級利用技術、循環冷卻水整體最佳化技術、膜分離技術、高效精餾提效技術、新型節能設備等節能技術及裝備。支持工業窯爐、鍋爐、電機、風機、壓縮機等重點用能設備系統的節能改造。支持典型流程工業能量系統最佳化,重點工藝流程、用能設備實施信息化數位化改造升級等節能降碳項目。(省工信廳、發改委、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強化源頭減量、過程控制和末端高效治理的系統減污理念,推動存量企業持續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以煉油等行業為重點,開展高效催化、過程強化、高效精餾等工藝技術改造;開發和推廣渣油高效深度加工技術、半水二水法濕法磷酸技術等清潔生產技術;開展原油直接生產化學品、先進煤氣化,推廣低(無)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塗料、油墨、膠黏劑、清洗劑等產品。引導高級氧化、精細化工微反應等裝備改造。(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財政廳、科技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廣先進適用低碳技術。推動煉油污水集成再生,焦化廢水電磁強氧化深度處理,化工廢鹽無害化制鹼,二氧化碳耦合制化學品等。實施綠氫煉化、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等降碳工程。推廣生產工藝深度脫碳、原燃料替代、工業流程再造、二氧化碳回收與循環利用等綠色技術。組織制定重大低碳技術推廣方案和供需對接指南,探索低碳技術推廣新機制,促進先進適用的石化化工低碳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推廣套用。(省工信廳、科技廳、發改委、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全面推行綠色製造,引領產業低碳發展
強化綠色製造標桿引領。圍繞石化化工重點領域和地區,持續推進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企業建設,持續發布我省綠色製造名單。實施綠色製造名單動態管理及分級管理,探索綠色認證和星級評價,強化效果評估。(省工信廳、發改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穩步擴大綠色製造體系規模。逐步擴大提升我省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企業、綠色設計產品與綠色園區的數量和質量。鼓勵工業企業創建綠色工廠、開發綠色產品,構建綠色供應鏈,積極引導化工園區按照要求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提升各區域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的均衡性。(省工信廳、發改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建設數位化能碳管理體系。在綠色製造試點示範單位鼓勵探索重點用能設備上雲、建設“綠色低碳”產業大數據平台等方向的新技術。提升碳排放的數位化管理、智慧型化管控水平,實現生產過程物質流、能量流等信息採集監控、智慧型分析和精細管理。建立石化化工重點產品碳排放基礎資料庫,完善碳排放數據計量、收集、監測、分析體系。(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資源增效降碳
以資源利用為源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充分發揮減少資源消耗和降碳的協同作用。
加強工業資源綜合利用。以高值化、規模化、集約化利用為重點,推進廢催化劑等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創新大宗固廢綜合利用模式,推進深度資源化利用。在工業固廢產生量大、堆存量大的區域深入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健全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加大磷石膏、廢塑膠、廢輪胎等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推廣。延伸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鏈條,推動廢塑膠、廢舊輪胎等再生資源高值利用,提升再生資源對原生資源的替代比例。(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全面推行循環生產方式。提高產業集中集聚集約發展水平,推動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促進廢物綜合利用、能量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推進工業餘壓餘熱、廢水廢氣廢液的資源化利用,構建企業首尾相連、互為供需和生產裝置互聯互通的產業鏈,形成規模效應。鼓勵引導企業開展油氣回收,促進行業資源回收利用及減污降碳。推進化工副產石膏製作建材,推動產業低碳耦合發展。打造行業間協同發展循環經濟典型模式。突出能源環境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加強企業間的協同效應,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園區產業的循環和集約化發展,減少物流運輸能源消耗,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和碳排放。(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進水資源節約利用。按照以水定產的原則,加強對高耗水行業的管理,開展水效對標達標。推進企業、園區用水系統集成最佳化,實現串聯用水、分質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級利用。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嚴格實行區域用水總量和強度控制,強化節水約束性指標管理。(省工信廳、水利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快低碳技術創新,開拓技術減碳空間
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推動重大低碳技術工藝創新突破,實現新技術快速大規模套用和疊代。
加強前沿技術開發套用。圍繞重點領域,加強前沿技術開發套用,煉油行業推動渣油漿態床加氫等劣質重油原料加工、先進分離、原油直接裂解等深度煉化技術開發套用;乙烯行業電裂解爐技術開發套用;對二甲苯行業加強國產模擬移動床吸附分離成套技術、大型化二甲苯塔及二甲苯重沸爐等技術裝置的開發套用。開展綠色低碳能源制合成氨技術研究和示範。實施工藝深度脫碳、原燃料替代、工業流程再造、電氣化改造、二氧化碳回收與循環利用等低碳技術示範工程。鼓勵中化泉州、福建聯合石化等企業發揮引領作用,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行業方案和技術經驗。(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科技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動數位技術與石化化工降碳融合發展。推動數位技術賦能石化化工綠色低碳轉型,鼓勵數位化低碳解決方案套用推廣。利用“雲大物智移”等新一代數位技術對工藝流程、生產過程管控、供應鏈、設備升級進行數位化改造,推動製造過程的關鍵工藝裝備智慧型感知和控制系統、過程多目標最佳化、經營決策最佳化。挖掘碳排放基礎數據價值。發揮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技術優勢,充分挖掘石化化工碳排放基礎數據價值,為生產流程再造、跨行業協同等提供數據支撐。聚焦關鍵碳排放環節、能源管控等典型套用場景,培育“工業網際網路+節能降碳”解決方案。在石化化工行業持續加大能源管控中心建設力度,加快推進重點用能單位能耗線上監測系統建設,加強能耗預警預報。(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科技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要素保障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加強碳減排政策激勵,加大對技術改造轉型升級、節能降碳、高效新材料、綠色低碳安全生產、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項目的政策支持。完善經濟政策,支持金融機構向碳減排效應顯著的重點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加大對碳達峰工作的支持力度。支持傳統產業和資源富集地區綠色轉型,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方式設立綠色低碳產業投資基金。(省工信廳、發改委、科技廳、財政廳、生態環境廳,省委金融辦,省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建立健全標準體系
以減污降碳、循環利用為重點,健全福建省石化化工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標準體系,探索基於碳足跡制修訂含碳化工產品碳排放核算以及低碳產品評價等標準。開展生物基材料、生物可降解塑膠、再生塑膠材料評價標識管理體系,開展綠色用能及碳排放監測與評價體系建設。(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科技廳、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示範引領
完善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和綠色園區評價認定規則,積極培育一批節能降碳示範項目,樹立一批具有示範作用的綠色低碳標桿企業和園區,構建全生命周期綠色製造體系,提高石化化工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水平。(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完善市場機制
充分發揮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作用,進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探索碳排放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統籌推進碳排放權、電力交易等市場建設,加強市場機制間的銜接與協調。通過差別電價、節能監察、環保執法等手段加大市場調節、督促落實力度,倒逼能效水平落後的產能有序退出。(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強交流合作
加強閩台石化產業合作,引進台灣優勢石化產品的生產工藝,承接台灣已具有較高發展水平的石化項目落地;加強與台灣石化企業在精細化學品領域的合作,發展含氟精細化學品、電子化學品等。通過閩台合作,提升我省濕電子化學品、特種氣體領域的技術水平。(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按照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加強組織協調,統籌謀劃,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分解目標任務,強化各成員單位協同配合,各司其職,形成工作合力,系統推進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各項工作。(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落實主體責任
加強碳排放指標的分解與考核,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落實。強化生產企業節能降碳主體責任意識,統籌兼顧發展和減碳需要,科學合理分配碳指標,系統推進碳達峰各項重點工作。支持有條件的重點企業率先實現碳達峰,組織開展碳達峰先行示範,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經驗。(省工信廳、發改委、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宣傳引導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專業組織、各類媒體的作用,大力開展節能宣傳周、低碳日活動,多渠道多形式組織宣傳教育。加大石化化工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分階段、多層次組織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培訓,提升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引導建立綠色生產消費模式,為石化化工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省工信廳、發改委、教育廳、人社廳、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本方案自印發起執行,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由省工信廳負責解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