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童謠》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榮輝
基本介紹
- 書名:福建新童謠
- 作者:郭榮輝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定價:2.7 元
- ISBN:9787533446932
《福建新童謠》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榮輝
《福建新童謠》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榮輝...
閩南童謠,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資區民間文學,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閩南童謠流行於福建閩南(廈漳泉)、廣東潮汕及台灣地區和東南亞華僑華裔的居住地。閩南話童謠的起源、沿革沒有詳細的文字記載,福建至唐代才開始得以開發。正如《福建通志》總篡陳衍在《補訂(閩詩錄)敘》中所說:“文教之開興,吾...
閩南童謠是以閩南方言創作和傳唱的兒童歌謠,主要流行於中國福建閩南、中國台灣和東南亞華僑華裔居住地的。唐代閩地的民間童謠《月光光》與如今閩南各地流傳的同名童謠雖然文字上存在差異,但主題和結構都十分相似。由此可見,閩南童謠在唐代已經出現。明朝中後期以後,閩南童謠隨著閩南人過台灣、下南洋,傳播區域擴展到了...
福建傳統童謠精選 《福建傳統童謠精選》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梅田
因此,無論是傳統童謠還是創作童謠,也無論是世界上哪一個民族的童謠,都具備合轍押韻、節奏明快易唱、語言活潑的特點。分類 按照國家劃分:有中國童謠和外國童謠。按照年代劃分:傳統童謠和新童謠。傳統的童謠是靠口頭傳誦。新童謠是新文化運動稱之為“童謠”。有人把它譜曲,用它編操,以它作畫成為一種能誦能唱...
《讀讀童謠和兒歌》是2021年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讀讀童謠和兒歌》 書中挑選的篇目都朗朗上口,適合低年齡段的孩子朗讀的童謠和兒歌,讓孩子在趣味和美感中學習文字語言和做人的道理。本書匹配國畫風格的插圖,或清麗脫俗,或優雅有趣,手繪插圖色彩溫馨、舒適,構圖角度別致,充滿了張力有想像...
平陽縣水頭鎮位於雁山敖水之間,居民中有講溫州方言的原住民,也有從南面鄰省福建遷入的福建人,福建閩南方言也隨之傳入,形成兩種方言交雜的特殊語言環境。千百年來當地勞動人民在生活勞動中創編了許多童謠,這些童謠代代相傳,或反映民俗民風、或寓以教育意義……所誦唱的內容貼近兒童的生活,尤其貼近兒童快樂的天性...
環保童謠 《環保童謠》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丘玉中主編
閩劇,又稱福州戲,福建地方戲曲地方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閩劇是現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閩中、閩東、閩北等地區,並傳播到台灣和東南亞各地。它是由明末儒林戲與清初的平講戲、江湖戲,在清末(光緒至宣統年間)融合而成的多聲腔劇種,俗稱“前三合響”,雅稱“榕腔”或“閩...
燈謎,福建省漳州市民間文學,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漳州燈迷,又稱“文虎”,故猜謎又有“射虎”之雅稱,是一種有趣的文字遊戲。燈謎自唐朝傳入漳州,盛於明清,在薌城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民眾基礎,是人民大眾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民間文化藝術。漳州燈謎使用的創作體裁有會意體、離合體等二十多種...
泉州歌訣,福建省泉州市民間文學,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歌訣是可以詠歌而有韻律的口訣或歌謠,童謠是古老的民間文學體裁之一。中國古代又稱童謠為童子謠、孺子歌、小兒語等等,在“五四”以後歌謠運動大發展時期,童謠又稱為兒歌。在泉州民間,童謠依然稱為歌訣,歷史上雖缺少書面形式記載,但這種用泉州方言編...
童謠內容多種多樣,以下選取幾首有代表性的:(1)缺牙耙,爬豬屎,種冬瓜。瓜吂黃,割來嘗。瓜吂大,割來賣。賣有錢,學打拳。拳棍斷,學打磚。磚斷折,學打鐵。鐵生黸(銹),學遲(殺)豬。遲蝕本,學賣粉。粉臭餿,學吹蕭。吹哈響,學搖槳。搖毋行,學荷(kai)鹽。荷毋起,對路死。(福建...
教育局評為“2006-2007年度優秀家長學校”榮獲“福建新童謠傳唱表演大賽”一等獎 榮獲將樂縣“保護水土資源建設新農村”手抄報比賽優秀組織獎。被將樂縣教育局評為“教學質量優勝單位”.榮獲第十九屆中片教工杯籃球賽亞軍。被將樂縣團縣委、綜治辦授予“青少年維權崗”。第十七屆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三名。
《月光爺爺》(《天烏烏》)是一首傳統民歌童謠,分布在江西南昌、福建南平一代,有贛語、閩南語的唱法,歌詞各不相同,但是曲調一樣,平仄協調,是一首經典的童謠名歌。贛語歌詞 月光呀呀(爺爺),保護伢伢(小孩)伢伢長太(小孩長大),會做買賣。買賣賺錢,買雞買鴨過年。過年過得好,娶個大嫂。大嫂會當家,細...
孫燕姿剛出道時唱過一首歌曲叫《天黑黑》,其中有幾段起著畫龍點睛作用的閩南語唱詞,取材的就是一首在台灣以及福建閩南地區膾炙人口的民謠。由於年代久遠,具體歌名叫什麼己經沒有確切的根據,總之從這首鄉土氣息濃厚歌詞幽默詼諧的歌曲當中,讓我有一種強烈的親切感和歸屬感。時光仿佛一下子倒流到從前,似曾相識的...
閩南念四句(石獅),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民間文學,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石獅閩南念四句是歷代閩族先人在日常生活、生產勞動、婚慶嫁娶等活動中自然產生的,是石獅先人的民間口頭文學,歷史淵源久遠。石獅閩南念四句的旋律平穩舒緩,節奏分明,在悠揚中抒發樸素純真的感情,這也是閩南民歌旋律的總體風格。2010年...
搓丸,傳統民間飲食風俗。流行於福建等地。冬至節前數日,將糯米磨粉,後置陽光下曬乾。到冬至前晚,先備燭一對,橘子10個(橘上各插紙花),筷一雙,蒜苗兩株,陳列盤中,放置中堂桌上,也有在案前陳列和合雙仙象,瓶插水黨菊花束。然後將糯米粉用開水調成。出處 【說明】:此教學設計任務由南京曉莊學院現代教育...
客家山歌主要分布於廣東的深圳、河源、梅州、惠州、韶關 ,江西的贛州,福建的龍巖、三明,廣西的賀州、台灣等省市及國內外客家人聚居地等地範圍主要包括贛江、 汀江、梅江、東江和北江流域的贛南、閩西、粵東、粵北和珠江口東岸的客家大本營,還有遍布於湘滇陝黔浙瓊等省的散點客家居住地。客家山歌的內容廣泛,可以一...
翁琳 畢業於廈門大學附屬音樂學校,現就讀于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現任吉林藝術學院青年朗誦藝術團副團長,曾多次在各種少兒聲樂比賽中力拔頭籌,勇奪福建電視台少兒頻道主辦節目《擂主駕到》五關擂主,所演唱歌曲獲年度十大精選作品,並擔任和平大使赴台交流演出。獲獎記錄 音樂專輯 音樂單曲 ...
宗教場所中所用的珓基本用竹木製成,以蚌殼為材的已很少。在福建,珓的兩片相合時,形狀似牛角,(易帆來補充: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也多是狀似牛角)。擲珓:溫州方言裡說“打珓貝”,樂清童謠《打珓貝》在當地有名,《溫州日報》2012-03-14日文章“拯救鄉音 從一場海選開始”,也談了這首童謠。古籍...
詩人 、作詞人 。中國 作協會員,魯迅文學院海峽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 。人物經歷 畢業於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 在校期間,榮獲 第七屆大學生自強之星 、校優秀共青團幹部 等稱號 2019年 ,成為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 2023年5月 ,擔任共青團福建省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代表 2024年1月 ,榮獲第十八屆福州讀書月“書香人家”...
施金城 (1925年-2021年5月24日),1925年生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龍門鎮山美村,是印尼著名實業家,被安溪當地民眾譽為“安溪的陳嘉庚”。2021年5月24日,據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歸國華僑聯合會,安溪籍著名僑胞施金城逝世,享年96歲。人物簡介 施金城是印尼著名實業家。1925年出生於福建安溪縣龍門鎮山美村。畢業於...
這一帶的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始自秦漢,延至當代,歷史悠久,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基礎地。韓江流域是客家的腹心地,以梅州地區為核心,東延福建,北接江西,西連東江,方圓幾百公里。這個地區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繼發地和標誌地,承接和最佳化了東江流域客家文化,促成了獨特的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最終形成。
閩南文化的發祥地和核心區是漳、泉、廈三地,傳播的集中地區是台灣,輻射區包括福建省內、潮汕、浙南、雷州半島、海南島及港澳等地區。若以方言文化界定,閩南文化則以同操閩南語的聚集地為區域範圍。閩南文化就是在這樣一個大的區域範圍記憶體在、繁衍、傳播與發展。閩南文化以廈、漳、泉為典型,但閩南文化不只限於...
梅花三姐妹,祖籍是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是中國台灣童星組合(大姐佳玉、二姐佳佳、小妹佳伶)。梅花三姐妹,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出過7張專輯,開過幾場演唱會,後來,由於大陸兩岸的關係,有些信息被封鎖,所以大陸這邊仍杳無音訊,但在台灣,她們的人氣卻節節高升。早年經歷 她們的爸爸是漁場的一名工人,...
畲族小說歌發源於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白露坑村,是畲族民間歌手們根據本民族生活習俗、心理素質改編創作的。根據本民族流傳的英雄人物編寫成的小說歌,有《鐘良弼》《鐘景祺》《藍佃王》等篇。2006年5月20日,畲族小說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11月,霞浦縣福寧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為畲族...
蓮花褒歌是一種流傳於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山區小坪道地村的傳統民歌形式,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蓮花褒歌從明代嘉靖年後在廈門同安蓮花山區小坪及毗鄰的安溪農村流傳下來,是山民以閩南方言中的俗語、俚語,在從事生產勞動中即興創作而成的短歌,其以男女對唱為主要演唱形式。演唱中自然地把語言聲腔和歌...
文化方面:創作的校歌《紅泉書院,育人的搖籃》,創編的報刊《紅泉課改簡訊》、《紅泉小報》、《校園新童謠》,創建的校園文化長廊,為師生和家長傳唱、吟誦、賞讀,滋養著校園和諧發展。全校師生在新一屆班子領導下,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福建省農村國小校本教研基地校,莆田市素質教育優秀學校、文明學校、先進...
《追逐墨爾本》(福建)《李克農》(廣電總局)《千秋之約》(廣東)《崑崙女神》(廣電總局、總政)《濟南戰役》(總政)《藍色三環》(北京)《情感的守望》(武警)《沈鴻》(江西)《中國女足》(人民日報)《人子》(北京)《新華方面軍》(重慶)《苦泉紀事》(寧夏)《面對誘惑》(公安部)《黃土地·藍土地...
真人配音《學說福清話》,涵蓋了方言辭彙、方言熟語和方言童謠三大類。《學說福清話》系統中內容編制人、主講人和男聲配音為福清市閩劇團編劇、劇作家、國家二級編劇陳則東老師,女聲配音是李曉蘭老師,兩位均是土生土長的福清人。福清話是閩東方言的一支。通行於福清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此外,福清方言存留著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