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小說歌

畲族小說歌

畲族小說歌發源於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白露坑村,是畲族民間歌手們根據本民族生活習俗、心理素質改編創作的。根據本民族流傳的英雄人物編寫成的小說歌,有《鐘良弼》《鐘景祺》《藍佃王》等篇。

2006年5月20日,畲族小說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畲族小說歌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 申報地區:福建省霞浦縣 
  • 遺產編號:Ⅰ-30
發展歷史,主要內容,演唱場合,藝術特點,價值意義,傳承情況,遺產保護,

發展歷史

畲族小說歌發源於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為密集和文化積澱最為豐富的區域,堪稱閩東第一村。清朝時,白露坑畲族人民很重視自身的文化教育和生存發展問題,他們辦私塾、興商業、勤耕作,吸納漢族的先進文化。這一帶的畲族歌手中,一些識字的能看懂漢族章回小說評話唱本的人,將其改編成畲族山歌口頭唱本和手抄唱本,並結合本民族語言特點,進行再創作,從而誕生了最早的“小說歌”文藝形式。
“歌王”鐘學吉留傳下來的小說歌歌本“歌王”鐘學吉留傳下來的小說歌歌本
小說歌的出現,恰好彌補了畲族無戲劇的情況,畲族人常以歌代言,溝通感情;以歌論事,揚善懲惡;以歌傳知,形成一套上山勞動、接待來客、婚喪嫁娶的對歌習俗。小說歌除了由畲族民間歌手根據漢族章回小說或話本改編外,還根據本民族流傳的英雄人物和結合畲族的生活特點、心理素質重新進行了藝術創造,如歌頌畲族歷史英雄的《鐘景祺》《藍佃玉》,以及反對種族歧視的民間故事《鐘良弼》等唱詞。
小說歌作為長篇故事歌,是畲族民眾創造的文學樣式和文化載體。歷史上,白露坑村曾出現鐘學吉、雷德朵、鐘學算等傑出歌手,其全盛時期,約在19世紀末葉至20世紀初的清道光年間到民國初年。

主要內容

畲歌可分敘事歌、小說歌、傳統山歌和現代山歌四種類型,並按著這幾種類別的產生演義著畲族的歷史。畲族小說歌則是畲族民間歌手對族內外歷史人物或藝術虛構人物的歌唱,有的是根據本民族流傳的英雄人物編寫的長篇敘事詩,如《鐘良弼告阻考》;有的根據漢族章回小說或評話唱本改編,如《白蛇傳》。
被編入《閩東畲族文化叢書———歌言卷》被編入《閩東畲族文化叢書———歌言卷》
小說歌從內容上看,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根據漢族章回小說、評話唱本、民間傳說故事等改編而成的漢族題材小說歌,如《孟姜女尋夫》、《牛郎織女星》、《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孔子過番》、《奶娘傳》、《薛平貴》、《唐伯虎》、《八美樓》、《乾隆下江南》等;一類是根據本民族人物(尤其是英雄人物)事跡創作而成的畲族題材小說歌,如《鐘良弼》、《藍佃玉》、《田公元帥》、《鐘景期》等。此外,《畲族音樂文化》里認為小說歌是指根據漢族章回小說或福州評話唱本改編的故事以及畲族自身的生活性故事長篇——如《畲崗山》、《白鶴渡雙》、《石蓮花》、《尋賢娘》、《殉情歌》、《處州睇燈》、《鐘景祺與雷萬春》等。
從形式上看,小說歌七言為一句,每四句為一個單位,稱為“一條”,每篇小說歌至少都有幾十條;有格律要求,一、二、四句末字必須用同韻,類似漢語格律詩的“七絕”,但講究的是畲語方言押韻;歌本雖用漢字記錄,但經常出現外人無法理解的記音假借字詞,表現出強烈的本民族語言特點。

演唱場合

唱小說歌的一個重要場合就是“來客落寮對唱”。舊時畲村里,只要有本族客人來,當晚就會有一場會親盤歌。夜幕降臨時人們會早早吃過晚飯,集中到來客人的主人家,本村的歌手們也相約來到主人家準備挑戰客人。如來的是女客,村里男青年必須上場盤唱,來的是男客則女青年必須上場盤歌,一般同姓、同性的不對歌。庭院裡男左女右分座,外圍是聽歌者。活動程式是有規定的,不同畲區大同小異。通常必須由主人方先起歌樓,主人方歌手給客人端茶水敬茶,誠邀客方回歌對歌。敬茶邀對後如果客方不接茶遲遲不回對的,主方就採用激將法,唱可以刺激客方自尊心的或給客方戴高帽的歌,“挑逗”客方以達到對歌目的。客方一定要等主人唱了《八仙頭》或《王鳳頭》(也有稱之為《黃蜂頭》或《鳳凰頭》的)等序歌后,客方才開始唱。主客雙方完成上述禮節後,進入了實質性對歌,一般主唱一首、客唱一首的盤唱;也有同一首歌各唱一條的。對歌內容很豐富,男女雙方要一唱一答,答得準確,如果一方答不準確就視為輸一回合,如同漢族的對對子一樣。一般上半夜盤“散條”,即內容較短的雜歌,如盤字歌、花名歌等,也可即興編歌盤唱;半夜休息,唱《請點心歌》後,下半夜一般盤唱小說歌。也有除了唱一些禮節性的客套歌外基本上都唱小說歌的情況。這叫“對小說”,即比拼小說歌,以各方會唱小說歌的總量多少決勝負。對小說歌時,主客雙方可各自唱不同的小說歌,比如主方唱《奶娘傳》,客方唱《白蛇傳》,各人唱一條輪番交替;也可以合唱同一部小說歌,也是各唱一條,但不能重複唱過的小說歌。這樣一直比對到對方無歌可唱,認輸為止。到了次日早晨,要唱《送神》歌,送客唱《送娘》(或《送郎》)歌,客人要唱《感謝歌》等。
畲族小說歌
“歌節歌會對歌”也是唱小說歌的重要活動場合。畲族的一些傳統節日,如“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封龍節等,都會舉行盛大歌會,這些節日同時也是畲族的盤歌節。例如“三月三”,畲族人民又稱“烏飯節”、“對歌節”。在這一天,他們製作烏飯來紀念唐代民族英雄雷萬興抗擊唐軍的勝利,還祭祖先拜穀神,聚集地在一起辦盤歌會,在盤歌堂上比“肚才”賽歌。還有很多畲族人會選擇在這一天婚嫁,在婚嫁儀式進行到晚宴後,“後半夜唱的是針對喜事的戲名故事歌、酒令歌,如……《白蛇傳》、《梁山伯與英台》、《牡丹對課》、《劉海砍柴》、《三公主》等”,“三月三”歌會是各地畲族的一次大聚會,盤歌涉及的小說歌範圍很廣,這也起到了傳承和推進小說歌言發展的作用。除了“三月三”歌會,封龍節、“七月七”、“九月九”等節日的各種盤歌會,同樣都是傳承、演唱小說歌的重要活動場合。
三月三對歌節三月三對歌節

藝術特點

小說歌是一種長篇故事歌。題材和內容大都取材於中國民間流傳的戲曲、曲藝中的故事,與畲族的日常雜歌有別。其基本特點是:
演唱演唱
1、敘事性強,有故事情節;
2、有嚴謹的結構章法;
3、運用多種技法對人物形象進行藝術加工;
4、每篇由眾多的單首組成,單首的結構為四行,每行七字,類似漢語格律詩的"七絕",最短小說歌也有幾十首;
5、作者的署名被巧妙地隱藏在歌尾。
另外,小說歌除了由畲族民間歌手根據漢族章回小說或話本改編的《西遊記》、《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外,還根據本民族流傳的英雄人物和結合畲族的生活特點、心理素質重新進行藝術創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語言明快,音韻和諧,不用典故,也不用誇張和粉飾,融敘事、詠物、抒情為一體,樸實真切。

價值意義

畲族小說歌得到了畲族民眾的廣泛認同。它不僅是畲族歌謠中的精髓,也是畲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現形式和閩東地區最有特色的藝術類別。小說歌在畲族文化史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畲族文化發展中一個進步性的產物。
其中,白露坑小說歌在畲族文化中占有獨特地位,是畲族歌謠中的精髓,是畲族文學的最高形式,更是畲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彰顯形式。小說歌的出現,結束了畲族無戲劇的歷史,其影響面波及閩浙兩省和全國。對白露坑畲族小說歌的發掘、保護,是維繫畲族文化有效的橋樑和途徑。白露坑小說歌已超越自身存在的價值範疇,成為整個畲族的文化遺產,因而它作為一個民族文化進步標誌性的產物,具有不可替代性。

傳承情況

小說歌的興盛,是與清末畲族知識分子的崛起分不開的,在這個創作群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鐘學吉(1856年~1924年),在他的帶動下,白露坑村編唱畲歌的還有鐘學算、鐘曹玉、雷紹春、鐘國生等歌手。除了白露坑,霞浦縣還有鹽田青皎、溪南南門山、沙江葛藤灣、青岬壠、州洋鯉魚山、石壩墩、水磨坑等處,也有不少歌手編寫了大量小說歌,共同形成了一個小說歌創作群。這一時代、這一創作群留給後人的精神文化遺產是畲族歌謠形式上的創新、內容上的豐富和題材上的拓展,從此使小說歌成為畲族代表性的文化表現形式和閩東地區獨具特色的藝術類別。
在小說歌的創作與傳播過程中,福寧三明會館是鐘學吉創作小說歌的重要基地,他利用會館提供的客觀條件和便利,在此廣泛收集素材,豐富了小說歌的創作,成為一代歌王。同時,三明會館還是傳播畲歌的重要場所。三明會館是閩東、浙南畲族群體最早的議事之所,集祭祖聯宗、議事、活動和吃住等為一體。各處來的愛歌的畲族宗人,在住館期間,以歌為樂,大量傳抄鐘學吉及白露坑的畲歌,迅速傳播。
但20世紀中,畲歌傳統日漸式微,會唱畲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只剩下部分老人還在堅守。在白露坑村,大量畲歌手抄本和畲族秀才用過的古書籍已遭蟲蛀。其實文物的流失、被盜從上20世紀80年代就已開始,大量的手抄歌本處於自生自滅狀態中。鐘昌堯稱,21世紀村中的年輕人都忙著打工賺錢,無心學唱小說歌,村里只有50歲以上的老人還能唱小說歌了。
截至2006年,畲族小說歌的手抄本和口頭小說歌有130本,歌王傳人鐘昌堯既唱歌、傳歌,也蒐集民歌,他蒐集到一百六十多段一百多萬字的畲歌,已整理出了包括小說歌在內的五百多首。但小說歌的傳承人正日益減少,而小說歌的創作則已基本停止,相關的搶救、保護工作亟待展開。
截至2010年,鐘昌堯已整理出版了200萬字的《閩東畲族文化全書》和100萬字的《霞浦畲族小說歌》,並還準備整理出版第三本300萬字的畲族小說歌圖書。而村裡的國小也專門開了一堂畲族小說歌的課,由他親自教授。
霞浦縣民族中學和白露坑畲族國小創辦了畲族小說歌傳習所,專門向畲族子女傳授畲族語言、畲族歌曲、畲族舞蹈等畲族文化,截至2015年,共有240多名畲族學生參加培訓。

遺產保護

2000年,寧德市成立閩東畲族民歌聯誼會,並先後舉辦了六屆歌會。
2004年,寧德市組織人員對全市原生態畲族歌言摸底調查,搶救拍攝了《閩東畲族原生態民歌專集》。
2006年5月20日,畲族小說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8年,霞浦縣成立了保護和弘揚畲族文化、畲族歌謠的民間組織“霞浦縣畲族文化教育研究會”。研究會通過各種民間渠道籌集資金,整理畲族歌謠,舉辦歌會,開展畲族文化保護工作。
2009年,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布,其中畲族小說歌的傳承人為霞浦縣溪南鎮的鐘昌堯和霞浦縣民族中學的雷翰琳。
曾作為畲族小說歌創作和傳播場所的福寧三明會館,在經歷百年興衰之後,於2010年被列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