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學吉(1856—1924),清末民初白露坑村人,7歲入私塾,20歲開設私塾。結合教學,編寫了大量歌謠,其中雜歌有《花名歌》《鳥名歌》《十賢歌》《十女歌》《十字歌》《起書堂》等,在塾館內外廣為流傳。《長連正歌》《諸葛亮》《孟姜女》《唐伯虎》等長篇小說歌均出自他的改編。因此,各地把白露坑推為畲族歌鄉之首,有“未到白露坑,不算唱歌人”之說。鐘學吉創作的畲族小說歌,代表作有《高辛氏》《鐘良弼》《末朝綱》等,這些根據本民族民間傳說編寫的具有史詩性質的小說歌,被族中視為“祖公歌”,在不少場合用以替代《盤瓠王歌》。
《末朝綱》是鐘學吉晚年代表作之一,是小說歌中最長的一篇,由300多首組成,敘寫了畲族人民的苦難生活歷史,在畲族長篇小說歌中占有重要地位。《鐘良弼》是鐘學吉在福寧府三明會館擔任董事期間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歌,他根據清嘉慶七年(1802年)福寧府舉行府試,曾發生“縣書串通監生誣指畲民不準與試”,畲族童生鐘良弼憤然呈控抗訴,官府才“例準一體應試”這一史實,成功塑造了畲族童生倔強的形象,就畲民入學權利、反對民族歧視、追求平等公正的義舉,進行熱情謳歌與嚴厲鞭撻,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果。
在畲族民間文學史上,鐘學吉第一次用畲族歌言的形式創作小說歌,首創出具有濃郁畲族色彩的獨特文學載體,在畲族歷史上留下劃時代的印記,因而民間流傳“有山哈人的所在,就有鐘學吉的歌”之說。閩、浙一帶的畲民,尊崇鐘學吉為“畲族歌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鐘學吉
- 外文名:zhongxueji
- 出生日期:1856
- 逝世日期:1924
- 別名:陳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