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閩南童謠)

童謠(閩南童謠)

閩南童謠是以閩南方言創作和傳唱的兒童歌謠,流行於閩南、台灣地區和東南亞華僑華裔居住地,是歷代閩南百姓根據兒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點,用閩南方言複雜而富有音樂美的韻語和平仄節奏創作,並在傳唱過程中不斷修改、補充而形成的民間文學形式。

2008年6月7日,童謠(閩南童謠)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Ⅰ-7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童謠(閩南童謠)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 申報地區:福建省廈門市
  • 遺產編號:Ⅰ-78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基本分類,體裁種類,藝術手法,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閩南童謠是以閩南方言創作和傳唱的兒童歌謠,主要流行於中國福建閩南、中國台灣和東南亞華僑華裔居住地的。唐代閩地的民間童謠《月光光》與如今閩南各地流傳的同名童謠雖然文字上存在差異,但主題和結構都十分相似。由此可見,閩南童謠在唐代已經出現。
明朝中後期以後,閩南童謠隨著閩南人過台灣、下南洋,傳播區域擴展到了中國台灣和東南亞國家,並在這些區域紮根生芽,與當地文化相互促進而創造出很多新的童謠。
童謠(閩南童謠)
閩南童謠表演
20世紀20年代,中國第一代現代音樂家周淑安為閩南童謠《唔唔搖》譜寫了《安眠歌》,開創了音樂家譜寫閩南童謠的先河。
20世紀50年代以後,中國大陸的楊揚、袁榮昌、吳火榮、楊雙智、陳彬等新一代音樂工作者,都先後譜寫、創作了不少閩南兒歌,其中較有影響的有袁榮昌的《一個人姓傅》《狗蟻(螞蟻)扛蜈蚣》,陳彬的《紅蝦紅丟丟》《跳火群》等。
20世紀80年代,中國台灣的許多音樂家也投入到了閩南兒歌的創作中。林二簡上仁等都譜寫了許多新的兒歌。

文化特徵

基本分類

從內容上,閩南童謠大致可分為時政(如《拍日本》)、育兒(如《搖啊搖》)、遊戲(如《拍手歌》)、動物(如《小蜜蜂》)、植物(如《果子歌》)、知識(如《一二三》)、民俗(如《圍爐過年》)、趣味(如《阿不倒》)等類。從表演形式上,閩南童謠又可分為念謠(口頭朗讀或吟誦)、唱謠(將童謠配曲來唱)、戲謠(在做遊戲時念童謠)、舞謠(邊念童謠邊舞蹈)等種類。

體裁種類

閩南童謠的體裁種類包括搖籃曲、遊戲歌、問答歌、連鎖調、拗口令、謎謠等。
  • 搖籃曲:主要由母親或其他親人吟唱給嬰幼兒聽的,用於催眠、教話、認物的簡短童謠,如《囝仔一瞑大一寸》“搖仔搖,睏啊睏,囝仔一瞑大一寸;搖仔搖,惜啊惜,囝仔一瞑大一尺。”;
童謠(閩南童謠)
閩南童謠表演
童謠(閩南童謠)
閩南童謠表演

藝術手法

閩南童謠繼承了中國傳統的賦比興藝術手法,並利用各種修辭手段,運用閩南話語音的豐富性和韻部的多樣性所造成的音樂美與節奏美來表現事物,提高表現內容的藝術效果,增強藝術感染力與魅力。如《木虱要嫁翁》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一支草一點露》採用借代的修辭手法;《囝仔尻川三斗火》採用誇張的修辭手法;《收瀾歌》採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人插花》採取對比的修辭手法;《愛哭神》採取反覆的修辭手法等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閩南童謠是寓教於樂的一種方式與路徑,傳承和保護創新發展閩南童謠在孩童的基本德育教育方面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
童謠(閩南童謠)
閩南童謠
傳承狀況
由於現代文化的衝擊和方言的流失,閩南童謠正漸漸遠離少年兒童。
保護措施
2007年開始,廈門市教育局等單位每年聯合舉辦一次海峽兩岸“讀冊歌”廣播電視大賽。
2009年6月,廈門市翔安區閩南童謠文化研究會成立。
2015年12月,首個“閩南童謠日”在廈門設立。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童謠(閩南童謠)項目保護單位廈門市集美區灌口國小(福建省廈門實驗國小集美分校)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6年,在《201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泉州分會場上,歌手沙寶亮與吉克雋逸演唱了融合閩南童謠 《丟丟銅》的歌曲《快樂想念》。
2018年6月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主辦的2018年“六一”晚會在CCTV1、CCTV14同步播出,漳州市實驗國小等單位在該場晚會上表演了閩南童謠《丟丟銅 彩虹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