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微之文

《祭微之文》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全唐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祭微之文
  • 作者:白居易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文》
  • 文學體裁:散文
作者簡介,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作品原文

祭微之文
維太和五年歲次己亥十月乙丑朔十七日辛巳,中大夫守河南尹上柱國晉陽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白居易,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於故相國鄂岳節度使贈尚書右僕射元相微之。惟公家積善慶,天锺粹和,生為國楨,出為人瑞,行業志略,政術文華,四科全才,一時獨步。雖歷將相,未盡謨猷,故風聲但樹於藩方,功利不周於夷夏。噫蒼生之不遇也,在公豈有所不足耶?《詩》云:“淑人君子,胡不萬年?”又云:“如可贖兮,人百其身。”此古人哀惜賢良之懇辭也。若情理憤痛,過於斯者,則號呼抑鬱之不暇,又安可勝言哉?嗚呼微之!貞元季年,始定交分,行止通塞,靡所不同,金石膠漆,未足為喻,死生契闊者三十載,歌詩唱和者九百章,播於人間,今不復敘。至於爵祿患難之際,寤寐憂思之間,誓心同歸,交感非一,布在文翰,今不重雲。唯近者公拜左丞,自越過洛,醉別愁淚,投我二詩云:“君應怪我留連久,我欲與君辭別難。白頭徒侶漸稀少,明日恐君無此歡。”又曰:“自識君來三度別,這回白盡老髭鬚。戀君不去君須會,知得後回相見無。”吟罷涕零,執手而去。私揣其故,中心惕然。及公捐館於鄂,悲訃忽至,一慟之後,萬感交懷,覆視前篇,詞意若此,得非魂兆先知之乎?無以寄悲情,作哀詞二首,今載於是,以附奠文。其一云:“八月涼風吹白幕,寢門廊下哭微之。妻孥親友來相吊,唯道皇天無所知。”其二云:“文章卓犖生無敵,風骨精靈歿有神。哭送鹹陽北原上,可能隨例作埃塵。”嗚呼微之!始以詩交,終以詩訣,弦筆兩絕,其今日乎?嗚呼微之!三界之間,誰不生死,四海之內,誰無交朋?然以我爾之身,為終天之別,既往者已矣,未死者如何?嗚呼微之!六十衰翁,灰心血淚,引酒再奠,撫棺一呼。《佛經》云:“凡有業結,無非因集。”與公緣會,豈是偶然?多生以來,幾離幾合,既有今別,寧無後期?公雖不歸,我應繼往,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嗚呼微之!言盡於此。尚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