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大觀》是2020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祠堂大觀
- 作者:《根在河南》編委會編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5月1日
- 頁數:506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71104443
《祠堂大觀》是2020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祠堂大觀》是2020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國家對於根親文化的發展傳承十分重視,2016年9月30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印發《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方案》,指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是中原經濟區五大戰略定位之一...
《中華黃氏祠堂楹聯大觀》是香港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太清 黃治俠 內容簡介 中華黃氏祠堂楹聯,在黃姓宗法文化中最為常見,浩瀚無際。它文字簡練,淺貌深衷,啟迪心理,雅俗共賞,言辭優美而意旨深遠。涉及尋宗溯源、歌功頌德...
安徽省文物局官方網站公開資料顯示,周氏祠堂(又名敬愛堂)始建於清道光戊申年(1848年)七月戊子日。這是一座廊院式祠堂,也是一座最能體現徽州文化特色的大型建築。祠堂長37.5米,寬17.2米,共有木柱76根,每根木柱上都刻有對聯...
祠堂現有三層殿閣。韓祠面寬18. 7米,祠體正面牆壁用堅實的水磨青磚砌築。磚牆與梁桷銜接處,皆按不同弧線精工雕磨,使磚木緊密貼合。祠門上有石匾古隸書“韓文公之祠”。祠前有庭,進僅丈許,外砌石欄。祠分前後兩進,頭進門廳...
三蘇祠博物館,位於眉山市東坡區,是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原為約五畝的庭院,元代改宅為祠,明末毀於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模擬重建,是一座占地104畝的古典園林。三蘇祠博物館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
張氏祠堂是一座古建築,為清代建築,位於山東省滕州市大塢鎮大塢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為當地張氏之家廟。山東滕州張氏祠堂 據《古滕張氏族譜》記載,張氏祠堂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乾隆十三年(1748年)竣工。...
五郎公祠於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建立在揭坊村大埔段(現連城縣揭樂鄉揭樂村大埔段),祠堂分上、下、左、右四個大廳,右側有一棟橫屋、廚房等結構齊全。上、下大廳為眾裔孫聚會活動大廳,上、下廳有數根合抱園木大柱,廳內雕梁...
龍氏家祠,位於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永豐鎮簸箕灣村。始建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竣 工。龍氏家祠占地約17000平方米,主體包括祠堂和宅院兩大建築群。並有門樓、糧倉、月牙池、花園、碉樓、網球場、城牆、護城 ...
每一座宗祠,就是一座建築大觀園。特別是在泉州,由於較少受戰火侵襲,加上民營經濟發達,家族觀念又強,許多宗祠完整地保留了下來,數量在全國都能排前列。千百年來,泉州宗祠幾經修繕,濃縮了閩南建築的精髓,飛檐翹脊,出磚入石,...
葆中堂前後二進,是鐘崇儼的“居祀型”祠堂,門廳兩側各有廂房,系守門家丁住房。此前是橫長的天井,天井兩側的通牆,上有“壽”字及套格花紋的灰塑,起裝飾和隔熱作用。二進為七開間,明次間合為正廳,據說當年鐘崇儼、鐘谷...
更是蔚為大觀。從唐宋起,一些名門望族便先後在這裡興建祠堂;到了明末清初,無錫依託古運河,成為南北商貿中心、交通要衝,人員往來更加頻繁。乾隆、康熙南巡又六上惠山,加上歷代官府敕封或恩準一批官吏名士在此立祠,更是推波助瀾;...
《八閩董氏宗祠文化大觀》是一本2023年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正雄,董作鉅。作者簡介 董正雄 · 主編 董正雄,中共黨員,畢業於廈門大學物理系,福州大學數學與計算機學院副教授,曾出版《大學計算機套用基礎》《八閩董氏匯譜》...
作為文化的遺產,詩詞楹聯賦、碑刻雕塑鏤、牌匾額堂號與族譜及族訓家規互為補充,相得益彰,築起了祠堂文化的大觀園。金山葉氏家廟、盧氏家廟、津江朱氏祠堂、廣安所李氏宗祠、外沙太保第、益道繡衣坊(含范氏家廟、中丞公祠)等古...
位於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南常街中部,為名門蘭陵褚氏之家堂。祠堂簡介 祠堂座北朝南,依山臨水,兩進三開間及東西廂房。樑柱、屏門、隔扇、檐撐、穿斗均雕刻有卷草、曲雲、掛獅、象鼻及人物故事,雕工精細,形象逼真、建築高大宏偉,柱礎...
民國時期,先後任中山大學校長、清華大學校長、教育部部長。二十五世陳景潤:當代世界數學家,《陳氏定理》蜚聲全球 榮譽收錄 祠志與祠照入錄《福州十邑名祠大觀》現已報批將臚峰陳氏祠堂列入福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八閩名祠 ...
祠堂正對門修有一座小橋,小橋上象、獅子等動物形象被雕刻得惟妙惟肖。它是中國古典式迴廊四合院建築與民間吊腳樓建築的較好結合;它的布局結構中透著智慧的靈氣與精湛的技藝;它的雕飾與結構的簡約、精當、色彩之協調,與整幢建築作為一...
是一處始建於明代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施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背倚萬壽寶塔,右挹閩海碧波,左襟靈秀余脈,前布池塘七口,狀猶七星拱月。並與鰲城、獅峰隔瀛側對,互為鼎立,靈秀鐘毓,蔚為大觀。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
峽陽范氏高平堂是唯一錄入八閩祠堂大全的范氏宗祠,也是唯一錄入中國祠堂大觀的范氏宗祠。范氏宗祠高平堂2002年被延平區政府列為延平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高平堂位於南平市延平區峽陽鎮新興街北隅坪北側,地處新興街道的...
該祠堂編入了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發行的《中國祠堂大觀》一書。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作為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祠堂結構 站在祠堂山門前看到右側豎著一塊臨海市府頒發的...
台嶼陳氏宗祠是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的宋代建立的祠堂。位於台嶼村台山南麓,前身為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台嶼陳氏三世祖陳嘉言建的“書隱草堂”,明朝洪武初年改建為宗祠,明萬曆年間擴建,清嘉慶年間重修。現升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黃氏家廟位於芷溪村茶山口寨上山麓,是芷溪黃氏裔孫為紀念開基始祖庚福公而建造的祖祠,又叫庚福公祠,因規模宏大,鄉人也稱大祠堂。坐東朝西,主建築為前後兩斤、中天井,占地面積3021.5平方米。黃氏家廟有內外二個門樓,外門樓為...
據韶山市委史志辦資料查證,在一份“全國革命遺址普查登記表”上面,清楚地登記著龐氏祠堂的類別為“重要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基本介紹 龐氏宗祠始建於1759年,位於韶山市清溪鎮老屋灣 1925年2月,毛澤東偕夫人楊開慧及弟弟毛澤民回...
施氏大宗祠是始建於明崇禎十三年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施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清初遷界時毀。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原明朝降將施琅奉康熙皇帝旨意帶清廷水師攻台後,於康熙二十六年重建,並親撰《建祠告成碑文》,現仍嵌於祠堂...
磁灶吳氏宗祠於明景泰年間由五世宣齋、淳齋昆仲創建。宗祠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由二十世慶文等人發起重修。最近一次重修於1985年告竣。修葺一新的宗祠雍容古雅,蔚然大觀。家族分布 海外宗親是梅溪吳氏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