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氏祠堂(山東省棗莊)

褚氏祠堂(山東省棗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位於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南常街中部,為名門蘭陵褚氏之家堂。

褚氏祠堂位於舒城查灣鄉禇河村,始建於康熙年間,前二次建成皆因故而毀。現存祠堂是第三次修建的,奠基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落成於乾隆六十年(1795),距今二百多年。褚氏祠集清代中期徽派建築藝術與江淮古民居特點為一身的古建築。它是皖西地區現存完整的祠堂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褚氏祠堂
  • 建築年代:始建於康熙年間
  • 地理位置: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南常街中部
  • 建築風格:清代中期徽派建築&江淮古民居
  • 評價:山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現狀,

基本信息

祠堂座北朝南,依山臨水,兩進三開間及東西廂房。樑柱、屏門、隔扇、檐撐、穿斗均雕刻有卷草、曲雲、掛獅、象鼻及人物故事,雕工精細,形象逼真、建築高大宏偉,柱礎形狀各異,圖案奔放,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2004年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狀

----南常褚姓一直為山東嶧縣望族,不但人丁興旺,而且人才輩出,享譽久遠。據《蘭陵褚氏家乘》載:“吾族自漢已為嶧人。按:嶧本蘭陵郡,此見於史傳,有可據者。故見復吾祖家乘題額曰‘蘭陵褚氏’,不忘舊也。今仍以‘蘭陵’題額”。
蘭陵褚氏乃始祖五公之後,族人昌盛顯達。先祖為國家、民族作出重大貢獻,給後人留下了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史典籍和文物古蹟。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寶貴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和充分利用。突出表現為:冠蓋顯達墓遭到嚴重破壞,墓地漫草荒煙,墓碑蕩然無存,墳墓夷為平地;族譜六修本遺漏、失續、誤記、錯字較多,久之後人難尋譜根,難分世系,難辯真偽。六修譜還缺少目錄、肖像、大事記、名人錄,一些傳記史料該記未記;家祠損壞嚴重、祠院被擠占,僅存的五間後殿瓦檁脫落,牆楹傾斜、雖經維修,也難覓當年莊嚴古樸之大觀。對此,每位族人都深感心痛與內疚,視為族人之恥辱,熟視無睹實乃我族今人之罪焉。為有效保護利用先祖留下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經褚氏家族理事會研究決定:全族動員,同心協力,用2—3年的時間修祠、修譜、修復祖墓。現將擬定計畫告之族人如下:
一、搶修家祠、家乘、祖墓
第一,修繕家祠。吾族家祠創建於1666年,原家祠占地十餘畝,祠堂殿舍共19間。“文革”被毀後僅存五間後殿,祠院被擠占十之八九,不堪入目。本次擬定投資160萬元,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按原建築風格、規模,重修後殿、饗堂、大門、院牆、神道,恢復神龕、靈牌、香案、匾額、楹聯、碑碣,重新綠化美化,徵集歷史文物,增添革命史料,精心陳列布置,使之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第二,修復祖墓。始祖五公、明初執金吾羽林軍指揮使顯忠祖、支房源啟長清祖、明欽命監察御史德培祖、清初刑部德塤祖系我族冠蓋顯達,名噪一方,宦業表表。他們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貢獻,是族人的驕傲和榮耀。因此,擬定對上列諸祖墓廬進行搶救性修復。修復項目包括:重新聚墳、新建墓牆、陵牆、墓碑、祭桌、香爐、道路,植樹綠化,以供祀典瞻仰。
第三,重修家乘。國有史而知興亡之變故,族有譜而曉興衰之緣由。吾族家乘自創修至今已六修,詳細記載了世系、字諱、職位、生卒、妻氏、封號以及序跋、凡例、服圖、家范、廟規、綸音、傳記等內容,展示了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物、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風土人情等,記載了先祖之生存狀態、成就方略、事跡作為以及家族之衰弱盛強、悲歡離合。敬讀族譜,可使族人全面了解我族的歷史和血脈傳承。
傳承我國的古老文化和光榮傳統!
本次重修家乘,主要是針對六修譜存在的不足進行勘誤增補。①增添遺漏人口,增加失續人員,增補失考、失傳族人;②更正修補六修本誤記、漏記、錯記內容和文字錯誤;③新增目錄、肖像、大事記、名人錄等內容;④附錄傳記、史料、詩詞歌賦、名家書畫等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