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偏好,在所有經濟行為人的偏好給定的條件下,個人偏好的加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偏好
- 定義:在所有經濟行為人的偏好給定的條件下,個人偏好的加總
社會偏好,在所有經濟行為人的偏好給定的條件下,個人偏好的加總。
社會偏好,在所有經濟行為人的偏好給定的條件下,個人偏好的加總。...
《超越經濟人:人類的親社會行為與社會偏好》講述了親社會行為與社會偏好是行為經濟學、實驗經濟學、演化經濟學、計算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等一批新興的經濟學科於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提出的,不同於當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經濟人假設或理性人假設的理論體系。該理論認為,人作為經濟活動的主體不僅具有自利的個人偏好,而且還...
設計自然田野實驗和實驗室實驗比對,識別和度量個體社會好和信念等關鍵變數,比較不同類型懲罰在促進公共品合作供給的作用邊界。最後,設計了評估懲罰機制的思路:一是視其對自慮動機的駕馭能力,二是考察其對社會偏好的激發程度,這將為轉型期中國公共政策提供了一種可操作的實驗評估方法。結題摘要 在普遍存在的公共品...
《勞動契約、社會偏好與組織績效》是2017年8月1日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中許。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8章。本書主要對現代企業理論的發展與演進進行理論梳理,指出現代企業理論邏輯困境,並對企業性質進行再思考;在“契約(Construct)-行為(Conduct)-績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下,對勞動契約的組織...
1、在單峰型的個人偏好結構中,多數決策的結果具有穩定性。在2的表式中,社會偏好不具有傳遞性,是循環的,於是,投票結果是不確定的。現在,在單峰偏好下,循環被打破了,從而產生了一個穩定的結果。2、單峰偏好雖然克服了投票悖論,但它違反了阿羅關於“無限制的定義域”的假定,即單峰偏好是依靠把個人偏好限制...
個人偏好是人的個性中能夠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特徵。社會公德作為全社會的基礎道德共識,發揮著調節人際關係、限制和引導個人偏好、維護公共利益的職能。個人偏好的自發性和隨意性、自我中心的潛在價值取向、偏離“常規”的行為方式等,不可避免地導致對公共秩序的侵蝕。適時更新社會公德規範,使其符合人性化的發展要求;...
《社會偏好視角下農業產業鏈經營主體合作機制研究》是2020年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規劃教材。全書系統地分析了江河洪水、山洪、澇漬、乾旱、風暴潮、災害性海浪、土石流、水生態環境惡化等水災害的主要成因、形成過程及時空分布特徵,評估了水災害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對人類社會...
《社會偏好視角下企業勞動關係構建的微觀機制研究》是2017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攀藝。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行為博弈論、行為契約理論等前沿理論工具,將社會偏好引入勞動關係雙方的策略互動過程,深入探討了和諧勞動關係構建的微觀機制問題。1.從勞動報酬的角度分析不同的社會偏好對於勞動關係的微觀效應;2....
《社會選擇與個人價值》是研究如何把個人偏好集合成為社會偏好,把個人選擇集合成為社會選擇的過程。全書共分為8章:導論、偏好與選擇的性質、社會福利函式、補償原則、社會福利函式的一般可能性定理、個人主義的假設、作為社會福利判斷基礎的相似性、社會選擇理論札記。阿羅在書中套用符號邏輯工具,獨立地構成了社會選擇...
《考慮社會偏好的能源技術選擇模型及其套用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周勝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在相同的能源服務需求下,往往存在著多種能源技術選擇。在可相互替代的能源技術選擇中,考慮因素主要包括經濟成本因素和社會偏好因素。傳統能源技術選擇模型存在以下局限性:主要考慮經濟成本因素,並基於成本最小化...
鄧翔撰文指出,森通過對個人偏好和社會偏好完全性和可傳遞性公理性條件的分析,提出價值限制理論。該理論認為,當存在三種社會選擇狀態時,如果所有個人都認為其中的一種狀態不是最優的,或者其中的一種狀態不是次優的,或者其中的一種狀態不是最差的。森認為,如果對個人偏好施加一種價值限制條件,那么,阿羅不可能...
所有這些問題都屬於社會選擇研究範疇。社會選擇理論所分析的便是集體決策。《社會選擇理論》是本介紹社會選擇理論的入門教材,主要目的是向學生介紹把社會中所有成員的偏好加總為社會偏好或集體偏好的各種方法。《當代經濟學譯庫:社會選擇理論基礎》的讀者對象是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為學生理解社會選擇理論的複雜性提供...
偏好排序是個人或群體根據其喜好,對若干個決策方案進行選擇,排列出先後順序。在社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歸結為偏好排序。如選舉問題:一個群體面對若干個決策方案,當群體內部的不同成員對方案有不同的看法時,該群體應選擇哪個方案。這類問題都可整理成下述一般形式:設有m個人,他們面對著n個選擇方案,每個人都...
第一節 偏好與理性 第二節 社會偏好的基本性質 第三節 無差異準則與多數原則 第四節 否決權與帕累托擴展準則 第五節 阿羅不可能定理與等級制度 第六節 波達規則 第七節 小結 第三章 個體效用與社會福利 第一節 偏好與效用 第二節 社會福利泛函 第三節 基數與序數不可比性 第四節 強中性與伯格森一...
如耐克公司的社會責任戰略明確要求各地的製造商,必須使其支付的工資和福利高於當地的平均水平的1/3,這樣既平息了國際勞工組織對其指責,又提高了企業在當地的聲望,獲得了優秀的勞工。2.引領潮流原則 企業社會責任戰略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是否能洞悉社會潮流,了解社會責任的需求指向。潮流代表了社會偏好...
《產權、偏好與激勵:基於中國文化背景的經驗研究》是2019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分析我國企業薪酬契約的激勵效應,在回顧有關社會偏好的幾種主要的形式後,進行了一組實驗,甄別了我國企業管理層各種社會偏好相對強度,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納入管理人員社會偏好的理論模型,得到五方面可供實證檢驗...
第一,對社會上的人群只是過分簡單地根據行為特徵分類;第二,在同一社會文化或同一團體中,刻板印象具有相當的一致性;第三,由於印象過於籠統,忽略個別差異,或者是基於同一種團體感情,刻板印象多與事實不符,甚至是錯誤的。刻板印象的分類多趨向於兩種極端,或是偏好、或是偏惡。社會刻板印象的形成大多與知覺者所...
首先,具有權威主義人格的人易產生並固守偏見。權威主義人格一般具有以下特點:(1)固守傳統的等級觀念,排斥、輕視違反傳統價值的人;(2)順從於所屬群體的道德權威,以權威和地位為行事的依據;(3)敵視其他群體的人;(4)對周圍的事物偏好作兩分法的簡單判斷。顯然,具有這些特點的人是很容易產生偏見的。其次...
個人偏好歧視理論是由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Gary S. Becker的貝克爾歧視理論發展而來的。這種理論把歧視看作是歧視者的一種偏好,指的是個體偏向於不同某些特定種族或性別的成員打交道,認為歧視來源於個人,包括僱主、雇員和顧客。定義 美國經濟學家加里·S·貝克爾 (Gary S Becker, 1957) 在1957年根據其博士...
阿羅的結論是:根本不存在一種能保證效率、尊重個人偏好、並且不依賴程式(agenda)的多數規則的投票方案。簡單地說,阿羅的不可能定理意味著,在通常情況下,當社會所有成員的偏好為已知時,不可能通過一定的方法從個人偏好次序得出社會偏好次序,不可能通過一定的程式準確地表達社會全體成員的個人偏好或者達到合意的公共...
公共選擇理論對投票行為的研究假設投票是那些其福利受到投票結果影響的人們進行的,投票行為的作用是將個人偏好轉化為社會偏好。在多數投票原則下,可能沒有穩定一致的結果。概念簡介 多數票規則中存在一個明顯的投票悖論。這一悖論由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孔多塞在18世紀80年代發現,所以又稱孔多塞悖論。投票悖論是公共選擇理論...
本書突出了以下主題:制度創新,社會偏好,非市場社會交往,社會資本,均衡失業,信貸約束,經濟權力,普遍的報酬遞增,非均衡結果,以及路徑依賴。鮑爾斯斷言,“使規則正確”的挑戰須經受時間的考驗,這提供了對市場、國家和社群各自的相對評價。有時也提供了對一些治理的協同結構的評價。這部著作傾注了作者大量的心血...
於是我們得到三個社會偏好次序——(a > b )、(b > c )、(c > a ),其投票結果顯示“社會偏好”有如下事實:社會偏好a勝於b、偏好b勝於c、偏好c勝於a。顯而易見,這種所謂的“社會偏好次序”包含有內在的矛盾,即社會偏好a勝於c,而又認為a不如c!所以按照投票的大多數規則,不能得出合理的社會...
價值觀類型是指人對社會生活不同領域的價值在認識上存在差異,因而在態度、偏好和行為上表現出可比較的人格傾向。德國心理學家斯普蘭格在《人的類型》一文中,把人們對於社會生活六個領域的某一方面感興趣,看作是擁有不同價值觀的表現。這六種價值觀分別為理論的、經濟的、藝術的、社會的、政治的、宗教的,因此...
投票選舉的過程可以表示為圖1的形式。在個體選擇階段投票人以選票方式將自己的偏好表示出來,偏好集結過程將所有個體偏好集結為社會偏好,然後根據社會偏好確定一種予以執行的方案(或社會狀態)。投票人在個體選擇階段是真實投票還是策略投票取決於整個投票過程的規則。根據對投票過程的劃分,投票規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產生...
1.1.2 具備社會偏好融入激勵契約的基礎 1.2 選題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1.2.1 選題的理論價值 1.2.2 選題的實踐價值 1.3 相關概念 1.3.1 偏好理解的演進 1.3.2 博弈實驗對社會偏好的解釋 1.3.3 “搭便車”現象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書框架和主要...
也可以認為,可以選擇一個這樣的集體選擇規則,在這個純粹‘個人性質的’選擇中,A先生的偏好應當被社會偏好準確地反映出來。”(Sen,1970)正是基於這一點,森強調,人們應該重視研究個人權利等問題對於社會排序的影響。而新福利經濟學以及新福利經濟學之前的福利經濟學研究都自覺不自覺地迴避了這些問題。森(1970)發現...
20世紀90年代,科爾曼的理性選擇理論從個體行動者與法人行動者出發,試圖整合社會學理論微觀主義與巨觀主義,因而在經濟社會學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科爾曼的理性選擇理論是由包括行動系統、行動結構、行動權利以及社會最優等四組基本概念構成的。但是,他的理論忽視了行動者的偏好、欲望以及心理預期,忽視了感性選擇以及社會...
為此,博弈論科學家試圖結合心理學和行為科學對於人類行為的研究成果,重新將個人的社會偏好等行為因素引入博弈論,改造經典博弈論的理論傳統。由此興起了行為博弈理論(BGT,behaviroal game theory)。當代的行為經濟學、實驗經濟學,乃至神經元經濟學,與行為博弈論都密切相關。定義 筆者在這裡談了這么多關於行為經濟學...
第19章社會選擇與社會福利 19.1社會偏好與社會福利函式: 兩個選擇項的情形 19.2擴展的社會選擇問題: 阿羅不可能性定理 19.3社會福利函式與社會最優 19.3.1社會福利函式及其滿足的性質 19.3.2幾種有代表性的社會福利函式 19.3.3強補償檢驗與弱補償檢驗 19.4個人自由、帕累托最優與森的不可能性定理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