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助長作用(社會促進作用)

社會助長作用

社會促進作用一般指本詞條

社會助長作用(social facilitation)又稱社會促進現象,是指當他人在場或與他人一起活動時,個體行為效率有提高的傾向。奧爾波特認為產生社會助長作用的原因有這樣幾方面: 1.多數人在一起活動、增強了個人被他人評價的意識,從而提高了個人的興奮水平;2.與他人一起活動,增加了相互模仿的機會和競爭的動機;3. 減少了單調的感覺和由於孤獨造成的心理疲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助長作用
  • 類型:一種效應
  • 別稱:社會促進現象
  • 提出者:F.奧爾波特
作用,產生原因,作用實驗,教學套用,阻抑作用,

作用

社會助長作用又稱社會促進現象,是指當他人在場或與他人一起活動時,個體行為效率有提高的傾向。也就是說,在做某一項工作時,個體和別人一起做往往做得又快又好,比一個人單獨做時效率高。
1897年,特里普里特(N.Trip1ett)在《美國心理學雜誌》發表了一項目的在於考察他人在場和競爭個人行為的影響的實驗報告。實驗是這樣進行的。他讓被試在三種情境下,騎車完成25英里的路程。第一種情境是單獨騎;第二種情境是讓一個人跑步伴同;第三種情境是與其他騎車人競賽。結果表明,在單獨騎時,平均時速為24英里;有人跑步伴同時,平均時速為31英里;在競賽的情況下,平均時速為32.5英里。這個報告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家極大的興趣。以後,從1916—1919年,F.奧爾波特在哈佛大學進行了一系列這方面的實驗。結果證實,一個人單獨做一項工作往往不如一群人一起做同樣的工作效率高。也就是說,個體在群體中活動有增質增量的傾向。他把這種現象稱為社會助長作用。

產生原因

F.奧爾波特解釋產生社會助長作用,有這樣幾方面的原因:
1、多數人在一起活動,增強了個人被他人評價的意識,從而提高了個人的興奮水平。
2、與他人一起活動,增加了相互模仿的機會和競爭的動機
3、減少了單調的感覺和由於孤獨造成的心理疲勞。

作用實驗

(一)實驗原理:在本世紀初,社會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發現:個人單獨完成任務與別人在場時完成任務相比,如果是完成同樣的任務,單獨完成趕不上在別人面前完成的效果。阿爾波特稱這種現象為"社會助長"。
(二)實驗材料:兩套漢語辭彙。一套比較簡單的,一套比較複雜的。
(三)實驗對象:初、高中學生、青年工人、大學都可作為被試。
(四)實驗步驟與方法:1、讓被試在兩種不同的情況下分別學習兩套辭彙。一是單獨一個人;另是和團體其他成員一起學習。2、記錄被試在不同情況下的學習成績。
(五)實驗結果處理:1、統計與分析被試在兩種情況下學習不同材料的成績,並繪製成學習曲線。2、在比較中尋找其規律性。
(六)實驗結果介紹:心理學科特雷爾等人的實驗結果:被試在學習比較簡單的材料時,有其他人在場比單獨學習效果更好;但當學習比較複雜的材料時,效果則相反,單獨一個學習的成績又優於他人在場情況下的成績。根據這一原理,我們在安排工作時,應考慮到:一般簡單性勞動(如挖溝、挑土等),應在責任制前提下,儘量不讓一人單獨工作,這容易增加孤獨感、疲勞感,降低效率;如複雜性工作(如創作,設計等),則應在進行集體討論以後,儘量讓其單獨思考。

教學套用

馬克思說:“12個人在144個小時的勞動日中共同勞動比12個孤立的勞動者各自做12小時,或1個勞動者每日做一個小時,連續做12日,會能供給一個更大的多得總生產物。”馬克思的這句話實際上很好的詮釋了社會心理學中的一個名詞,即社會助長作用。
那么從這個層面看我們的課堂教學,實際上我們每個班級都是一個競爭中的群體。這裡面本身就存在著社會促進作用,所以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不防利用一下這種作用。
一方面在課堂中進行一般問題的探究活動時可以分組探討,因為小組群體內一起來解決問題,具有個人所沒有的“腦力激勵”作用,可以使學生找到更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地問題解決辦法,而小組之間也會產生競爭心理,有利於激發思維,創造探究情境。從而充分利用社會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在習題教學中可以利用社會促進作用,對於重點內容適當進行定時檢測,因為定時訓練需要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數量的練習,這也會激發學生的比較心理,這樣會使大腦處於緊張的思考狀態,思維比較集中,效率也就會提高很多。
最後,社會促進作用的利用也因為內容而定,不可濫用,對一些理論性很強的難點,就不適合讓學生分組探究,採用集中講授比較好。因為思維性太強的內容很多人一起思考會相互干擾,產生社會抑制作用,效果反而會打折扣了。

阻抑作用

研究也發現了與社會助長作用相反的情況,即個人和別人一起做一項工作時,做得又慢又差,比一個人單獨做時效率低。這種由於他人在場或與他人一起活動,而造成行為效率下降的現象被稱為社會阻抑作用
研究表明,這取決於活動的性質和個體技能熟練的程度。在複雜的腦力活動中,群體情境對個人有干擾作用;在簡單機械活動中,群體情境對個人有助長作用。但即使在簡單活動中,也只有在個體已經十分熟練地掌握了活動技能的情況下,群體才有助長作用,否則也有阻抑作用。
扎瓊克和卡特萊爾(R.Zajonc & N.Correll,1967)等人的實驗,進一步證實了這種解釋。他們讓被試在獨自一人和群體一起兩種情境中學習單詞配對表。配對單詞有兩類。一類由同義詞組成,學習起來非常容易。另一類由無關單詞組成,非常難於學習。結果表明,在容易的工作中,群體背景有明顯的社會助長作用;而在困難的無關單詞配對的工作上,效果正好相反,群體背景帶來了社會干擾,成績反而不如一人獨自完成的情況。扎瓊克對社會促進作用和社會阻抑作用提出共同的原因解釋。他認為,他人在場提高人的一般動機水平,而動機水平的提高會加強優勢反應。由於簡單而熟悉的行為,正確反應占優勢,他人在場加強這種反應,從而提高了行為效率。而個人在完成複雜、困難、生疏的任務時,不正確的反應占優勢,他人在場提高動機水平的結果是強化不正確的反應,妨礙任務完成,所以有阻抑作用。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根據活動的內容、工作的性質,以及個人的特點來安排工作和學習的環境,利用群體情境的社會助長進作用,避免阻抑作用,從而提高活動效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