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促進

社會促進

社會促進(Social Facilitation),也稱社會助長,指個體完成某種活動時,由於他人在場或與他人一起活動而造成行為效率提高的現象。例如,當老闆巡視工廠時,工人們會加快工作速度,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他人在場的形式有實際在場、想像在場和隱含在場。與社會促進相反,有時候他人在場,反而會使個體的工作績效降低,這種現象稱為社會干擾,也稱社會限制。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促進
  • 外文名:Social Facilitation
  • 效應:結伴效應
  • 概述:獨自、有人跑步陪伴、競賽
  • 創始人:F.H.奧爾波特
  • 套用學科:心理學
簡單介紹,兩種效應,結伴效應,觀眾效應,社會促進研究,負影響,

簡單介紹

最早用科學的方法研究社會促進的是心理學家特里普里特。他通過實驗研究發現,青少年騎腳踏車,在獨自、有人跑步陪伴、競賽三種情境中,競賽時的速度大幅度提高。這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嚴格的社會心理學實驗。上世紀20年代,實驗社會心理學的創始人F.H.奧爾波特在哈佛大學領導了一系列有關他人在場對個體績效影響的研究,並最終提出了社會促進的概念。它不僅可以引起行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而且可以提高行為質量,是人際影響和社會動機研究領域的重要內容之一,也由此促進了社會心理學獨立學科的形成。

兩種效應

結伴效應

在結伴活動中,個體會感到某種社會比較的壓力,從而提高工作或活動效率。

觀眾效應

個體從事活動時,是否有觀眾在場,觀眾多少及觀眾的表現對其活動效率有明顯的影響。一方面當個人活動不熟練或自我要求過高時,觀眾會產生社會抑制,降低活動效率;另一方面當個體所從事的活動本來就是自己的強項時或自我要求正常發揮時,則會強化其活動效率(優勢反應強化理論)。

社會促進研究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R.扎雲克1965年通過現場實驗研究,對社會促進現象作出了解釋,提出“社會促進的驅力水平理論”。認為他人在場時,可以提高個體的驅力水平。驅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的優勢反應更易於表現出來,如運動員在體育競賽條件下大多能提高效率。扎雲克的理論還認為,如果作業活動是複雜的、生疏的和技術性的,就會因為他人在場導致驅力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工作效率。這是與社會促進相反的另一種現象,叫做社會抑制或社會促退。例如,當人們學習新行為或是在從事複雜的智力活動時,若有他人在場,則績效降低;如果複雜反應經過訓練,成為個體熟練的優勢反應,又會出現社會促進現象。為進一步對這種社會抑制現象作出解釋,70年代有人提出“分心—衝突模型”。認為他人的存在之所以會提高個體驅力水平,或降低工作績效,是因為此時引起了個體兩種基本傾向之間的衝突,即注意周圍的觀眾或一起活動的人與注意自己不熟練的作業之間的衝突,造成分心,並導致工作績效的降低。

負影響

社會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從事的任何一種活動,總有熟練的地方,也總有不熟練的地方。如果熟練的成份占優勢,那么社會促進作用就表現為活動效率的提高;反之,如果不熟練的成份占優勢,就表現為效率的降低。比如,我們小時候學寫字,有的字寫得很熟練,寫得也挺好了,還有些字則寫得還不太熟練。如果熟練的成份占優勢,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大部分字都寫得很熟練了,那么旁邊有人看的時候,我們會受到鼓舞,從而極力表現自己,結果越寫越快,越寫越好。但是,如果不熟練的成份占優勢,也就是說,如果大多數字寫得半生不熟,那么旁邊有人看時,就會覺得尷尬,著急,緊張,而越是這樣,手和腦子就越不聽使喚,平時略想一想就能寫出來的字,這時也會想不起來,平時提筆就能寫的字,也會忘得無影無蹤,就是勉強還記得的字,也因為緊張而寫得歪歪扭扭了。
基於上面的情況,我們可以學會利用社會促進效應的好處,同時克服它的副作用。當我們的某種活動能夠進行得比較熟練時,就可以大膽在人前顯示一番,這樣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提高活動的效率和水平,同時培養起我們的信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