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助長作用

社會助長作用

社會助長作用(social facilitation)又稱社會促進現象,是指當他人在場或與他人一起活動時,個體行為效率有提高的傾向。奧爾波特認為產生社會助長作用的原因有這樣幾方面: 1.多數人在一起活動、增強了個人被他人評價的意識,從而提高了個人的興奮水平;2.與他人一起活動,增加了相互模仿的機會和競爭的動機;3. 減少了單調的感覺和由於孤獨造成的心理疲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助長作用
  • 類型:一種效應
  • 別稱:社會促進現象
  • 提出者:F.奧爾波特
作用,產生原因,作用實驗,教學套用,阻抑作用,

作用

社會助長作用又稱社會促進現象,是指當他人在場或與他人一起活動時,個體行為效率有提高的傾向。也就是說,在做某一項工作時,個體和別人一起做往往做得又快又好,比一個人單獨做時效率高。
1897年,特里普里特(N.Trip1ett)在《美國心理學雜誌》發表了一項目的在於考察他人在場和競爭個人行為的影響的實驗報告。實驗是這樣進行的。他讓被試在三種情境下,騎車完成25英里的路程。第一種情境是單獨騎;第二種情境是讓一個人跑步伴同;第三種情境是與其他騎車人競賽。結果表明,在單獨騎時,平均時速為24英里;有人跑步伴同時,平均時速為31英里;在競賽的情況下,平均時速為32.5英里。這個報告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家極大的興趣。以後,從1916—1919年,F.奧爾波特在哈佛大學進行了一系列這方面的實驗。結果證實,一個人單獨做一項工作往往不如一群人一起做同樣的工作效率高。也就是說,個體在群體中活動有增質增量的傾向。他把這種現象稱為社會助長作用。

產生原因

F.奧爾波特解釋產生社會助長作用,有這樣幾方面的原因:
1、多數人在一起活動,增強了個人被他人評價的意識,從而提高了個人的興奮水平。
2、與他人一起活動,增加了相互模仿的機會和競爭的動機
3、減少了單調的感覺和由於孤獨造成的心理疲勞。

作用實驗

(一)實驗原理:在本世紀初,社會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發現:個人單獨完成任務與別人在場時完成任務相比,如果是完成同樣的任務,單獨完成趕不上在別人面前完成的效果。阿爾波特稱這種現象為"社會助長"。
(二)實驗材料:兩套漢語辭彙。一套比較簡單的,一套比較複雜的。
(三)實驗對象:初、高中學生、青年工人、大學都可作為被試。
(四)實驗步驟與方法:1、讓被試在兩種不同的情況下分別學習兩套辭彙。一是單獨一個人;另是和團體其他成員一起學習。2、記錄被試在不同情況下的學習成績。
(五)實驗結果處理:1、統計與分析被試在兩種情況下學習不同材料的成績,並繪製成學習曲線。2、在比較中尋找其規律性。
(六)實驗結果介紹:心理學科特雷爾等人的實驗結果:被試在學習比較簡單的材料時,有其他人在場比單獨學習效果更好;但當學習比較複雜的材料時,效果則相反,單獨一個學習的成績又優於他人在場情況下的成績。根據這一原理,我們在安排工作時,應考慮到:一般簡單性勞動(如挖溝、挑土等),應在責任制前提下,儘量不讓一人單獨工作,這容易增加孤獨感、疲勞感,降低效率;如複雜性工作(如創作,設計等),則應在進行集體討論以後,儘量讓其單獨思考。

教學套用

馬克思說:“12個人在144個小時的勞動日中共同勞動比12個孤立的勞動者各自做12小時,或1個勞動者每日做一個小時,連續做12日,會能供給一個更大的多得總生產物。”馬克思的這句話實際上很好的詮釋了社會心理學中的一個名詞,即社會助長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