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自然環境,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政治,社會事業,旅遊景區,民情民俗,確山鐵花,確山方言,名優特產,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確山,很早就有遠古先民在淺山和平原地帶生息繁衍。樂山東打石山,有舊石器時代人類遺址;曹莊、朱莊、橡林等地,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西周,縣境北部為道國,東南一隅屬
江國。春秋屬楚,秦屬潁川郡。
西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朗
陵縣,治所在今
溱頭河北岸的任店,屬汝南郡。公元前25年,縣西北境建安昌侯國;公元前7年,東北境又
建陽安侯國。東漢省安昌入朗陵。
南北朝,隨形勢消長時南時北,縣名、疆域與歸屬變更頻繁。公元421年,南朝
劉宋於縣境建初安郡。528年、547年,南梁兩次進據
淮北,廢初安郡,僑治陳州。北魏復占後,廢州仍置郡縣,改稱安昌縣。556年,北齊廢郡縣,僑治荊州。北周時,改為威州。
隋初,廢威州改為安昌縣。開皇三年(583年),遷縣治於今處。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安昌縣為朗山縣。
唐初,改為北朗州;貞觀元年(627年),廢州恢復朗山縣,屬豫州。寶應元年(762年),因避代宗李豫諱,豫州改為蔡州,朗山縣屬蔡州,五代相沿未變。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因避諱,大朗山改為樂山,朗山縣改為確山縣。
金,屬蔡州鎮南軍。
元至元三十年(1294年),蔡州改為汝寧,確山縣屬汝寧府。
明朝初年,撤確山縣併入汝陽縣。洪武十四年(1382年)恢復確山縣,屬汝寧府。成化十一年(1475年),改隸於信陽州。弘治二年(1489年),復歸汝寧府。清朝沿襲未變。
1913年(民國2年)廢府設
豫南道,後改為
汝陽道,道治在信陽,確山屬其轄。1931年(民國20年),改屬河南省第八行政專區,專治在汝南。193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豫南人民建立
豫南抗日根據地,1947年11月上旬,
豫皖蘇軍區部隊開闢了6個區,豫皖蘇四地委決定將汝正確信工委改建為汝正確縣委,將汝正確信游擊隊改編為縣大隊。1948年9月,撤銷中共西南工委、辦事處,在此基礎上組建中共豫皖蘇第八地委、專署、軍分區,下轄新蔡、汝南、汝正、汝正確、息縣5縣縣委、縣政府、縣武裝。
1949年,豫南各縣全部解放。4月,人民政權在駐馬店設立確山專署。8月,遷改為信陽專署。
1958年4月,駐馬店鎮改為縣轄鎮劃歸確山。
1962年12月,駐馬店鎮劃為專轄鎮,歸信陽專署直轄。
1965年,信、駐分治,確山縣屬駐馬店地區。
2001年3月,駐馬店撤地建市後歸屬駐馬店市管轄。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明代
天順初年,確山縣劃分為8個鄉,下設20個保。東南隅鄉轄4個保;遵化鄉轄2個保;西南隅鄉轄2個保;萬安鄉轄3個保;東北隅鄉轄2個保;成信鄉轄2個保;西北隅鄉轄2個保;神奉鄉轄2個保;縣城所在地為在城保。
清代順治三年(1646年),全縣設8個保,即在城保、東柳保、九里保、重興保、修文保、吳寨保、興仁保、向化保。後漸次增設達41保,即東、南、西、北方位各設10保和在城保。
民國初年,沿襲清時41保未變。1922年,劃分為在城、駐馬店、留莊、申河、胡廟、任店、瓦崗7個區,分轄原有各保。1931年,全縣劃為8個區,下設114個鄉、鎮。1936年,推行聯保制,縣境劃分為4個區,58個聯保,轄261保。1941年,撤區建鄉鎮,全縣分為朗陵鎮、駐馬店鎮、劉店鄉、順河鄉、練河鄉、北泉鄉、金頂鄉、石滾河鄉、邢店鄉、任店鄉、新安店鄉、楊店鄉、留莊鄉、普會寺鄉14個鄉鎮,直至解放。
1949年,建有一區城關、二區瓦崗、三區胡廟、四區韓莊、五區李樓、六區獅子橋、七區新安店,下設77個鄉。
1951年,縣城改為城關區、析四區南部及二區秀山鄉為一區,六區西部置八區。下轄138個鄉、12個鎮、14個街道。
1952年,駐馬店市老街、北張樓兩鄉來屬;1953年,汝南縣張教莊鄉來屬。
1956年,撤區並鄉,全縣設1個鎮、20箇中心鄉兼管47個一般鄉,下轄223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時稱集體農莊)。即城關鎮;楊莊中心鄉兼管3個一般鄉,;盤龍中心鄉兼管1個鄉;竹溝中心鄉兼管3個鄉;石滾河中心鄉兼管4個鄉;蟻蜂中心鄉兼管2個鄉;胡廟中心鄉兼管2個鄉;臧集中心鄉兼管2個鄉;高莊中心鄉兼管3個鄉;順河中心鄉兼管1個鄉;古城中心鄉兼管3個鄉;李樓中心鄉兼管2個鄉;劉店中心鄉兼管2個鄉;留莊中心鄉兼管2個鄉;邢河中心鄉兼管2個鄉;新安店中心鄉兼管3個鄉;雙河中心鄉兼管2個鄉;關公廟中心鄉兼管2個鄉;李新店中心鄉兼管2個鄉;任店中心鄉兼管2個鄉;蘆莊中心鄉兼管4個鄉。
1957年,泌陽縣前城鄉、杜河鄉來屬。
1958年8月,撤銷鄉(鎮)建制,將全縣262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並為15個公社(鎮),即城關鎮、駐馬店鎮、紅旗(老街)、躍進(楊店)、和平(李新店)、鋼鐵(新安店)、火箭(普會寺)、東風(劉店)、英雄(古城)、糧源(蟻蜂)、幸福(胡廟)、超英(任店)、超美(城郊)、紅星(留莊)、紅色(竹溝)。1958年11月,撤銷15個人民公社(鎮)建制,建立確山紅色人民公社,下轄8個管理區,即城關、新安店、邢河、任店、竹溝、吳桂橋、胡廟、駐馬店。
1959年4月,確山紅色人民公社改為確山縣人民公社聯合社,8個管理區改為8個公社。
1961年9月,撤銷確山縣人民公社聯合社,恢復確山縣人民委員會,8個人民公社改為2個鎮和8個區,下轄36個公社。2個鎮為城關鎮、駐馬店鎮;8個區為高莊區、邢河區、任店區、竹溝區、城郊區、吳桂橋區、胡廟區、新安店區。
1962年6月,保留城關鎮、駐馬店鎮,改8個區和36個公社為21個公社,高莊、順河、楊店、李新店、新安店、留莊、黃山坡、猴廟、任店、普會寺、石滾河、竹溝、瓦崗、貫山、三里店、劉店、吳桂橋、古城、蟻蜂、臧集、胡廟。
1963年3月,全縣調整為1鎮13個公社,城關鎮、高莊、楊店、新安店、留莊、任店、普會寺、竹溝、瓦崗、三里店(1970年3月改為城郊)、劉店、古城、蟻蜂、胡廟。
1971年1月,高莊及胡廟公社的4個大隊劃歸駐馬店鎮。
1975年2月,增設順山店、李新店兩個公社。
1977年3月,增設石滾河、雙河兩個公社。6月,增設朱古洞公社。
1980年7月,駐馬店鎮的順河、劉閣、韓莊(1981年11月改為香山)公社劃歸確山縣轄。
1983年8~12月,各公社改制為鄉。
1986年5月,順河、劉閣、香山3個鄉劃歸駐馬店市(驛城區)管轄。
1987年12月,城關鎮改為盤龍鎮,城郊鄉改為三里河鄉。
1989年3月,竹溝、任店、新安店、留莊撤鄉建鎮。
1998年1月,劉店撤鄉建鎮。
2000年6月,蟻蜂撤鄉建鎮。
2001年12月,確山縣的古城鄉、朱古洞鄉、胡廟鄉劃歸
駐馬店市驛城區管轄;
2005年,撤銷楊店鄉,劃歸雙河鄉管轄;撤銷順山店鄉,劃歸新安店鎮管轄。
2009年12月,確山縣蟻蜂鎮劃歸駐馬店市驛城區管轄。
2012年7月,驛城區朱古洞鄉管轄的老臧莊村、北泉村劃歸確山縣管轄。
2016年,
驛城區古城鄉的洪村鋪、朱李莊2個村劃歸確山縣朗陵街道管轄。撤銷普會寺鄉,建立普會寺鎮。
區劃詳情
自然環境
確山地處桐柏、伏牛山系向黃淮平原過渡地帶,也是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區,氣候條件和地形地貌豐富獨特,氣候溫潤,四季分明 ,光明充足,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5.1°C,年降水量971毫米,無霜期248天。境內山區、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西部山區重巒疊嶂,東部平原一望無際,山間盆地及淺山丘陵廣布其間,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山區縣。
自然資源
境內有淮河、臻頭河等大小河流14條,大中小型水庫52座,坑塘堰壩星羅棋布,全縣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資源總量8.987億立方米。礦產資源儲量豐富。金屬和非金屬礦藏已探明的有40多種,其中花崗岩(4.62億立方米)、大理石(52萬立方米)、
石灰岩、螢石的儲量和品位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其它礦藏儲量達109億噸,是豫南最大的建材生產基地。
人口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53157人,其中:盤龍鎮 39945人、竹溝鎮 24542人、任店鎮 43886人、新安店鎮 23161人、留莊鎮 47529人、劉店鎮 47776人、蟻蜂鎮 19190人、三里河鄉 50337人、
朱古洞鄉25633人、
胡廟鄉36839人、
石滾河鄉18661人、瓦崗鄉23254人、
李新店鄉22304人、雙河鄉27248人、楊店鄉19078人、順山店鄉 23486人、普會寺鄉 23893人、古城鄉36395人。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確山縣常住人口為403044人。
經濟
綜述
2009年,全縣生產總值(GDP)完成67.6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2581萬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318985萬元,同比增長13.6%;第三產業增加值174058萬元,同比增長15.7%。
三次產業結構為27:47.2:25.8。人均生產總值13142元。
2016年全縣生產總值突破140億元,達到149.5億元,增長8.4%,增速高於全省0.3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40億元,達到144億元,增長20%,增速高於全市3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2.2萬元,達到22400元,增長6.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36元,增長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6億元,增長12.2%。
2020年,確山縣全縣生產總值(GDP)完成1960873萬元,同比增長3.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2461萬元,同比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706353萬元,同比增長4.0%;第三產業增加值782059萬元,同比增長4.1%。三次產業結構為24.1:36.0:39.9,經濟結構呈三、二、一產業發展格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75.9%。
第一產業
2009年,全縣林業用地96萬畝,林木蓄積量13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9%;現有以板栗為主的經濟林面積近30萬畝,其中板栗面積17.5萬畝,1993年被林業部定為優質板栗示範縣;肉類總產量6萬噸,禽蛋產量13萬噸,是全國
秸稈養牛示範縣和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縣;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44%。
傍晚中的金河廣場2009年,全年發展優質糧油作物6﹒33萬公頃,占播種面積的57%,其中優質專用小麥3萬公頃、優質玉米2萬公頃、優質花生6600多公頃、無公害瓜果蔬菜3300多公頃、優質水稻2000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70784噸,比上年增長67.5%,其中夏糧總產21.45萬噸,增長35.9%。油料總產量61826噸,增長90%。農業總產值190733萬元。全年完成造林面積4088公頃。山區滅荒補植和平原林網綠化步伐加快,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2.9%,中幼林撫育面積23460公頃。畜牧業生產持續增長。全年肉類總產量63205噸,增長4.9%;禽蛋產量11886噸,增長7.9%。水產品年產量3250噸,增長37.7%。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79.5萬千瓦,增長1.7%;全年農村用電量3386萬千瓦時,增長6.1%。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28萬公頃,增長4.9%。
第二產業
工業
2009年,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51797萬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縣屬工業總產值433289萬元,增長17%。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132090萬元,增長10.6%。其中,限額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21002萬元,增長31.9%;個體工業總產值完成173344萬元,增長10.3%。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93199萬元,增長47.6%,其中縣屬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4902萬元,增長73.8%。縣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2782萬元,增長24.5%。
第三產業
財政
2009年,全縣地方財政收入7534萬元,增長2%;財政支出26033萬元,增長25.7%。其中,一般預算收入5716萬元,增長16.1%;一般預算支出25782萬元,增長24.7%。
金融
2009年,全縣金融運行形勢平穩。年末各項存款餘額212916萬元,比年初增加34103萬元,增長19.1%;各項貸款餘額103919萬元,比年初增加2098萬元,增長2.1%。從2008年到2012年全年全社會消費總額均在15億以上,且2012更是達34.67億元,而且近幾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均超過16%。
交通
確山位於中原,交通便利。境內公路有:國道G107, 國家高等級公路
京港澳高速,南陽--新蔡高速;鐵路有:京廣鐵路,京廣鐵路客運專線。
確山境內
李新店機場,國家十二五規劃,將李新店機場改擴建為李新店軍民兩用機場。
政治
截止2021年縣政府領導:
代縣長、副縣長、縣長候選人 : 蔣貴印
副縣長 :張保紅、李如響、蔣亞偉、劉冬梅
社會事業
2006年,全縣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文化事業持續發展。通過了全國文化先進縣複查驗收。竹溝、留莊、劉店、李新店4個鄉(鎮)實現首批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留莊、普會寺2個鄉(鎮)被命名為河南省文化先進鄉鎮。“確山鐵花”獲河南省民間藝術金獎,被列入河南省首批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搶救項目。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864元,增長8.2%;農民人均純收入2066元,增長26.4%。年末全縣參加養老保險職工16674人,新增501人;參加醫療保險職工21483人,增加2883人;參加大病醫療統籌職工21483人,增加3283人。
靖宇廣場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