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骨長腳(long crus of incus)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砧骨長腳
- 外文名:long crus of incus
- 所屬學科:人體解剖學
- 公布時間:2014年
- 出處:《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砧骨長腳(long crus of incus)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砧骨長腳(long crus of incus)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砧骨與鐙骨頭相連線的較長突起。1...
①砧骨體 Body of incus ②砧骨短腳 Short crus of incus ③砧骨長腳 Long crus of incus ④豆狀突 Lenticular process ⑤關節面 Surface of joint 鼓室的解剖結構 A.鼓室壁 B.鼓室的劃分 聽小骨的解剖 有三對,位於鼓室內,它們是人體中最小的骨塊。3塊聽小骨在鼓室內的位置是錘骨在外,鐙骨在內,砧骨...
錘骨柄、砧骨長腳的畸形常伴有鐙骨異常。胚胎第16周聽骨處於軟骨狀態,首先骨化的是砧骨,其次是錘骨和鐙骨,至胚胎第28周,聽骨的大部分骨化,至35周聽骨的結構已與成人相似。因此,在胚胎早期鰓弓演化過程中的一些因素,如服用沙利度胺(反應停,thalidomide)、妊娠外傷、患各種病毒性疾病、代謝障礙、血型配伍禁忌...
位於中耳鼓室內,形如馬鐙。此骨分頭、前腳、後腳、鐙骨底等4部。小頭與砧骨長腳封閉於前庭窗上,其功能是與其他聽骨一起連線傳導聲波的震動。1880年柯為良譯《全體闡微》卷三:“鐙骨,式如馬鐙,分頭、頸、底,頭接砧骨,頭下縮小處曰頸,以麗鐙肌。”傳聲機制 中耳結構微小、精細而複雜,鼓膜聽骨鏈系統...
豆狀突 豆狀突(lenticular process of incus)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砧骨長腳頂端的小結節。與鐙骨頭構成關節。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 (第二版)。
砧骨長腳的血液供應為砧骨動脈和鼓室後動脈的砧骨支。砧骨長腳表面的黏膜動脈向下到達砧骨長腳下部時已很細小。所以,砧鏡關節及砧骨長腳下部的血液供應,以來自鐙骨的動脈為主,鏡骨的動脈中以鏡骨肌脆動脈為最粗。我們觀察的結果主張鏡骨切除時,應保留鏡骨肌胞,以防砧骨下端缺血壞死。
2、錘骨頸層面:鼓室內呈逗點狀骨性密度影為聽小骨,前方較大圓點為錘骨頸,後方的圓點為鐙骨頭,隱約可見鐙骨前後腳與鐙骨頭相連結,錘骨頸與鐙骨頭之間為砧骨長腳,錘骨頸與鼓室內壁之間可見鼓膜張肌腱,鼓室後壁骨棘為錐隆起,並可見鐙骨肌腱與鐙骨頭相連結。錐隆起內側小隱窩為鼓室竇(錐隱窩),鼓岬向後突出的...
砧骨長腳的血供為:一是鼓室內壁的血管沿鐙骨足弓上升至長突;二是從莖乳孔進入的血管,通過鐙骨肌達鐙骨頭而至砧骨長腳;三是由腦膜中動脈分支下行,沿砧骨長腳達豆狀突。手術時分離砧鐙關節,50%砧骨長腳血運阻斷,易出現長腳壞死或吸收。套用鋼絲鐙骨者,鋼絲環與砧骨長腳接觸不良,摩擦砧骨長腳,日久也可發生...
粘連性中耳炎又稱不張性中耳炎,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中耳傳音結構之間及其與鼓室壁纖維化、粘連形成,從而引起中耳傳音結構系統運動障礙,導致傳導性聾。粘連多位於中鼓室後份,鼓膜變厚,與鼓岬粘連,聽骨可單個或完全被粘連在卵圓窗周圍,纖維組織將鐙骨和砧骨長腳一起包埋在卵圓窗上,卵圓窗可部分或完全被封閉。...
在手術顯微鏡下硬化灶常呈結節狀突起,切開黏膜則呈白色,用細鉤針小心剝剔硬化灶。如鼓室及聽骨鍊表面光滑,可用細探針輕觸錘骨柄及砧骨長腳,觀察聽骨活動情況,確定有無錘骨固定,有無砧錘關節、砧鐙關節及鐙骨固定等。4.處理病灶 可根據病情予以不同處理。(1)鼓膜硬化灶的處理:鼓膜完整者,不妨礙鼓膜活動的...
鼓室內可見3個聽小骨,位於前外側較細長的是錘骨頸,後內側呈點狀的是砧骨長腳,再向後內側可見鐙骨。鼓室內側壁前部可見一凸向腔內的骨性結構,為匙突。匙突與錘骨頸之間的軟組織即鼓膜張肌腱。耳蝸僅可顯示基底周和中間周。耳蝸後外側可顯示部分前庭,其後方平行於岩部長軸的管道,為後半規管的下半周。(5)...
聽骨鏈修復術 慢性中耳炎聽骨壞死很多,最常見的是砧骨長腳,術中應修復聽骨鏈。如砧骨長腳壞死,可將砧骨體下拉與鐙骨相接;如砧骨消失,應轉移錘骨長突與鐙骨連線,亦可做人工砧骨連線;如只有鐙骨或足板,可做鳥聽骨和小鼓室成形。(2)上鼓室鼓竇鑿開術 於局麻或全麻下進行。耳內切口,將外耳道上方皮片連同...
鼓室前方較大的圓點狀骨性結構為錘骨頸,其後方是砧骨長腳,鼓室內側壁與錘骨頸之間可見鼓膜張肌。圓窗層面 為弓狀隆起下方的第10~11層面,主要顯示圓窗、圓窗龕龕口、龕前壁及蝸管等結構在鼓室內側壁深面為耳蝸的底回和第二回;耳蝸底回的後緣與鼓室內緣交界處是圓窗,圓窗後外側的凹陷為圓窗龕。圓窗橫...
2000-2001年在瑞士蘇黎世大學進行了新鮮顳骨標本中耳傳聲機制研究。首次發現砧鐙關節中的聲能損失為3dB。並以此為標準,評價了鐙骨手術治療耳硬化症時,人工聽骨與砧骨鉗夾的鬆緊程度對聽力的影響。發現人工聽骨與砧骨長腳的鉗夾程度越緊,其聲能損失越接近3dB。2001年以後,與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合作,對耳鳴、耳聾、...
有時需依靠手術探查。治療 應行鼓室探查術,在顯微鏡下,根據硬化斑塊範圍大小,仔細剝除,上鼓室及聽骨周圍是硬化多見區域,套用鉤針和剝離子逐層剝除。砧骨長腳和鐙骨弓常壞死、消失,應酌情進行膺復物聽骨重建。鼓膜鈣化斑一般不處理。鼓岬及兩窗區封閉的硬化灶,很難剝除乾淨,術後易再發。
聽小骨:有3塊,即錘骨、砧骨和鐙骨。錘骨 形如鼓錘,有頭、柄、外側突和前突。錘骨頭與砧骨體形成砧錘關節;柄附於鼓膜臍,其上端有鼓膜張肌附著;外側突為鼓膜緊張部與鬆弛部分界標誌;前突有韌帶連於鼓室前壁。砧骨 形如砧,分為體、長腳和短腳。體與錘骨頭形成砧錘關節,長腳與鐙骨頭形成砧鐙關節,...
錘骨頭為圓形,位於鼓室上隱窩,頸位於鼓膜鬆弛部下面,柄被鼓膜包繞,柄尖位於鼓膜臍處,並隨之一起運動。錘骨頭與砧骨關節,鼓膜張肌腱在錘骨頭附近插入錘骨柄,鼓索神經跨過錘骨頸內表面,錘骨通過長的突起和附在鼓膜上的柄發揮槓桿作用。砧骨 砧骨體較大,位於鼓室上隱窩內,與錘骨頭相關節,長腳與錘骨柄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