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狀突(lenticular process of incus)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豆狀突
- 外文名:lenticular process of incus
- 所屬學科:人體解剖學
- 公布時間:2014
豆狀突(lenticular process of incus)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
豆狀突(lenticular process of incus)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砧骨長腳頂端的小結節。與鐙骨頭構成關節。出處《人體解剖學名詞》 (第二版)。1...
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由血漿中銅藍蛋白(一種銅結合酶)水平降低所致。因1912年首次由Wilson報導,故又稱Wilson病。本病由於體內銅代謝障礙,導致肝、腦等組織病變。臨床特點為錐體外系症狀、肝損害和特徵性角膜色素環,同時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發病年齡分布從少年到壯年,約有半數的...
豆狀核是錐體外系的組成部分,蒼白球如受損害,可出現肌肉緊張力升高,震顫、運動遲緩困難,面部表情呆板變化少;殼受到損害症狀同尾狀核。解剖結構 豆狀核:豆狀核屬於基底核,位於腦島的深部、丘腦的外側。其形狀似雙凸透鏡,外側面較平,同屏狀核之間只隔以外囊。其前端腹側與前穿質相連。其內側面與內囊相連...
肝豆狀核變性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絕大多數限於同胞一代發病或隔代遺傳,罕見連續兩代發病。致病基因ATP7B定位於染色體13q14.3,編碼一種1411個胺基酸組成的銅轉運P型ATP酶。ATP7B基因突變導致ATP酶功能減弱或消失,引致血清銅藍蛋白(ceruloplasmin,CP)合成減少以及膽道排銅障礙,蓄積在體內的銅離子在肝、腦...
肝豆狀核變性疾病,是一個病症名稱。肝豆狀核變性,又稱Wilson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銅代謝缺陷病,其發病率約為1/(50萬~l00萬),以不同程度的肝細胞損害、腦退行性病變和角膜邊緣有銅鹽沉著環為其太多臨床特徵。肝豆狀核變性的發病機制 發病機理迄未闡明,已知其基本代謝缺陷是肝不能半年親自正常...
豆狀構造(pisolitic structure)為膠狀構造的一種。由外形似豆粒礦物集合體所組成,其粒徑通常大於2毫米。在鐵、鋁等膠體沉積礦床和風化殼礦床中較為常見。舉例與形成 如中國山東等地的鋁土礦礦石中,常具豆狀構造。此外,在岩漿礦床中,某些鉻鐵礦礦石亦具豆狀構造。有人認為是岩漿熔離作用產生的。也有人認為...
丘腦豆狀核部 丘腦豆狀核部(thalamolentiform part)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內囊後肢中走行於豆狀核內側與背側丘腦之間的白質纖維部分。有皮質脊髓束、皮質紅核束、頂橋束和丘腦中央輻射通過。公布時間 2014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早自Frerichs(1861)、Westphal(1883)和Strumpel(1898)先後發現一組病例,臨床酷似多發性硬化的表現,而屍檢卻缺乏中樞神經系統特徵性的硬化斑,命名為假性硬化症。1912年Wilson證實青少年發病的假性硬化症,其病理特徵是肝硬化和大腦基底節區的豆狀核變性,命名為進行性肝豆狀核變性。1921年Hall匯集文獻68例進行詳細...
豆狀奧塔蛛 豆狀奧塔蛛(學名:Otacilia fabiformis )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蜘蛛目刺足蛛科奧塔蛛屬的動物。
豆狀核後部 豆狀核後部(retrolentiform part)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內囊後肢中沿豆狀核後方走行的白質纖維。有頂枕橋束、視輻射和丘腦後輻射通過。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 (第二版)。
豆狀核下部 豆狀核下部(sublentiform part)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內囊後肢中走行於豆狀核下方的白質纖維。有枕顳橋束和聽輻射通過。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 (第二版)。
肝豆狀核變性診療王曉平2019觀點 《肝豆狀核變性診療王曉平2019觀點》是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曉平
紋狀體:紋狀體是大腦基底神經節之一。紋狀體包括尾狀核和豆狀核,此2核並不完全分隔,在前端腹側是相連線的。豆狀核又分為殼核和蒼白球。尾狀核和殼核在種系發生上是紋狀體較新的結構,合稱新紋狀體;蒼白球為紋狀體最古老的部分,稱為舊紋狀體。紋狀體是錐體外系的組成部分,它接受大腦皮質(主要是額葉)和丘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