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掌握,指個體學習人類已有知識的過程與結果。知識的掌握是個體的認識活動;著重在徑直取得前人和他人已有的認識成果,以獲得間接知識為主;是在相對短時間內實現的,無須經歷漫長、曲折的摸索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識的掌握
- 外文名:Knowledge
- 拼音:zhishidzhangwo
- 解釋:學習人類已有知識的過程與結果
正文
學生掌握知識的特點、過程和規律 教育心理學研究知識的掌握,著重在探討學生是怎樣學習知識的。
①學生掌握知識主要是徑直取得人類認識的成果。人類已經積累大量寶貴的知識。個體──特別是學生,要在短短的十來年中,把人類千百年來認識成果的遺產部分地繼承下來,儘快地把前人和他人已有的、有關的知識轉化為個體的認識,全靠一般的認識途徑(事事親身實踐,積累感性經驗)是不可能達到的,必須藉助各種手段,去徑直取得人類已有知識。設定學校,通過教學對學生傳授知識,可以縮短繼承人類認識成果的過程。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則進一步提供了更有效的傳授方法。對學生來說,這種認識過程不能認為是違反認識的一般規律的。學生已經有入學前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大量感性經驗,可資利用;而且可在學習前人和他人已有知識的同時,採取各種特殊手段去吸取和補充必要的感性材料。
②學生掌握知識的進程。a.理解知識是學生掌握知識的第一步。所謂理解知識就是利用自身已有經驗和初步知識為媒介和橋樑,使新知識中所含有的已知成分互相結合,揭示出其新含義,以解釋所要學的新知識。理解知識的過程,一方面是使新知識納入已掌握的知識系統;另一方面由於已有的經驗知識和新知識相融合,使已有知識獲得擴大和更新。b.通過專門的複習、練習,鞏固、加深理解。通過理解徑直學懂的新知識,雖費時短,但精密、鞏固的程度差些,加上學生學習知識是多科同時並進的,所以特別需要在理解基礎上及時進行複習,以鞏固所理解的結果。有計畫地按記憶規律及時有節奏地對新學知識反覆進行複習、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進程的第二步。這第二步包括多種複習方式與效果:當天和稍後對新課進行複習與練習,能使初步理解的結果更加精確、鞏固;後繼的更加新的教材中,反覆出現以前學過的內容,則起進一步加深理解與鞏固的作用;階段性的綜合複習,又使已掌握的知識系統化且確保長期牢固的保持,並加深理解。c.套用性練習。在初步理解和複習的基礎上,學生掌握知識的進程轉入第三步──通過解答課題和實習作業等方式,進行套用性的練習。套用性的練習,對學生掌握知識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使學生親自檢驗所學知識的本身是否正確,又可以檢驗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其次是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鞏固;再次為將來實際套用知識作充分準備。套用性的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以上三步各有其特定作用又先後銜接,同時其間還反覆交疊,互為條件,彼此促進。只有如此,才能正確理解、牢固保持和熟練套用知識,從而達到真正的掌握。
③學生掌握知識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畫、有步驟、按規律進行的正規學習活動。學生掌握知識往往不是從實踐開始,因此在最初並不十分明確學習的具體目的,而有賴於教師的啟發引導,樹立當前與長遠相結合的學習目的,激發切近的與遠景的學習動機,從而調動掌握知識的積極性。人類已形成、積累的知識是有嚴密系統的,其中有基礎知識與專門知識,單一知識與綜合知識的區別。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是經過精選的人類已有認識的精華,並根據各級學生認識發展的階段和水平,加工組織為由淺而深、由易而難、循序漸進的教學計畫、課程和教材。所以學生掌握知識主要是通過正規學習,有指導、有計畫、有步驟、有目的地逐步完成的。學生要提高掌握知識的效率,還得遵循理解、鞏固保持與套用練習的規律進行。要做到這一點最初需要靠教師的指導幫助,到後來應逐步學會自己按規律進行學習,這樣才能更主動地有效地掌握知識。
掌握知識與智力發展的關係 知識的掌握是複雜的智力活動,智力的發展水平和知識的掌握密切相關,相互促進。智力發展水平是掌握知識的基礎。知識的掌握第一步是理解,理解力強就有利於正確而迅速揭示已有知識與新知識的關係,從而有利於理解新知識的含義;要保持理解的結果,需要善於記憶,智力發展得好,記憶的謀略和方法就會更合理,因而有利於鞏固保持理解;套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密切相關,智力發展得好才善於觀察和思考,從而善於套用知識解決問題。理解力、記憶力、觀察力、思考力都是智力活動的重要方面,沒有發展到一定水平的智力,就很難正確、迅速而有效地掌握知識。反之,智力的發展又是通過實踐和掌握知識的過程實現的。智力雖然和天賦素質有關,但不是自然成熟的結果,它是在實踐中,在認識世界的活動里,在掌握人類知識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標誌智力活動水平的理解、觀察力、思考、記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在掌握知識過程中受到鍛鍊、培養,而得到發展提高。
掌握知識與品德形成、發展的關係 掌握了知識不等於就形成了品德;但是對社會的倫理、道德的知識毫無所知的人,也不可能形成高尚的品德。道德認識是品德形成、發展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之一。一個人沒有關於客觀世界規律的知識和社會發展規律的知識,不可能形成並發展為具有共產主義品德的人。В.И.列寧曾經指出:“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會產生正確的掌握知識的強有力的動機,並把掌握的知識用於為社會服務,為人類造福。
參考書目
潘菽主編:《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馮忠良編著:《智育心理學》,教育科學出版社,北京,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