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力密集型企業

“知識力密集型企業”是相對於“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而言。知識力指的是掌握了某類專門套用知識的勞動力,比如軟體工程師、動漫工程師、汽車設計師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識力密集型企業
  • 相對:勞動力密集型企業
  • 記載:《中歐商業評論》
  • 領域:商業
概念,特點,員工,知識型員工的概念,知識型員工的特點,

概念

“知識力密集型企業”是《中歐商業評論》在《知識力密集型企業——華為20年啟示錄》封面報導中提出的概念之一。
知識力密集型企業可以定義為:"以大量知識員工為主體,大規模生產知識型高附加值產品的企業。這些產品可以是華為的通信設備,或者汽車公司的某款發動機,或者動漫公司的卡通片等。
知識力密集型企業與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另一方面,我們也有必要將其與創新型企業區分開來。知識力密集型企業其實是一種過渡的企業形態,其底端是數量龐大但利潤微薄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而其頂端則是享受高額利潤的創新型企業(見圖1:企業的三種形態)。
圖1:企業的三種形態
中國的教育制度所培養的人才仍然是長於考試而非創新的,整個社會官僚化和科層化的結構,也使得創新的制度資本供應不足。
此時,中國勞動力結構中大量低成本知識員工的存在,為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競爭優勢來源。假若企業能夠有效組織和管理這些知識員工,那么就能夠在研發、客戶服務、個性化定製、回響速度等方面獲得優勢,從而轉變為一家知識力密集型企業。經過一定時間的成功運作,知識力密集型企業將可能過渡到創新型企業。

特點

知識力密集型企業通常包含以下特點:第一,企業中有數量龐大、低成本和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員工;第二,這類企業具有快速有效的組織能力;第三,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具有很高的附加值,使企業有足夠的利潤進一步擴張,並有能力通過培訓學習等方式提升其人力資本。
根據《中歐商業評論》的研究,在華為的這些員工中,技術研究及開發人員占46%,市場行銷和服務人員占33%,管理及其他人員占9%,其餘的12%才是生產人員。20年來,華為一直保持這樣的比例,人力資源配置呈“研發和市場兩邊高”的“微笑曲線”。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民營企業研究中心黃少卿研究員通過對蘇南民營企業的研究指出:附加價值在供應鏈的分布形態已經發生了變化,中國的民營企業應該集中資源做本企業最擅長的供應鏈環節,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見圖2:微笑曲線)。
圖2:微笑曲線
《中歐商業評論》認為,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的“知識力密集型企業”,依靠勤奮和廉價的工程師以及卓有成效的現代管理,在微笑曲線上構築了兩種能力:快速高效的研發能力和以服務、品牌渠道等為核心的市場能力,這兩種能力將構成中國產業提升的核心競爭力。

員工

知識型員工的概念

首次提出這一概念的是彼得·德魯克,他認為知識型員工是指那些掌握和運用符號和概念、利用知識和信息工作的人。而當今,知識型員工已普遍泛指那些有較高的學歷背景,並在工作過程中主要依靠腦力勞動創造價值,運用智慧對知識進行創造、傳播和套用的工作人員。在知識經濟浪潮的推動下,知識型員工群體規模也在迅速擴大,並滲透在各行各業中,其中以信息技術、金融服務、法律服務、管理諮詢等知識密集型行業領域尤為集中。

知識型員工的特點

首先,知識型員工的綜合能力素質較強,這也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他們多具有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相對於機械化的簡單重複性勞動,知識型員工更喜歡富有創造力的工作,更期望在工作中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他們沉浸於運用知識和靈感進行的創新性活動當中,並善於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不斷創造出新的知識,推動著知識和技術的進步。知識型員工所具備的這些能力素質,成為他們強大的內在資本,實際上在職業的選擇中也使他們成為更占據主動的一方。
其次,知識型員工獨特的性格特點,也是這一群體難管理的原因之一。知識型員工個性多自由、張揚、獨立,自主意識較強,不願意受制於物,更不喜歡硬邦邦的制度約束。他們從事的多是富有創造力的工作,因此更傾向於讓行動遵從於自我意識,認為僵硬刻板的工作時間、地點和形式會扼殺自己的創造力。
此外,知識型員工對自我價值十分看重,有強烈的表現欲,渴望在工作中展現自我、證明自我、實現自我,並希望自身價值能得到社會、組織以及其他個體的充分尊重和認可。成就感帶給他們的滿足感可能是物質難以衡量的。正是如此,使得知識型員工更願意接受有挑戰性的工作,發揮專業特長、實現事業成功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比物質獎勵更重要。
知識型員工對專業和職業的忠誠往往大於對組織的忠誠。特殊的群體特徵也賦予他們隨時接受新工作、迎接新挑戰的能力與自信。當現有工作無法提供良好的施展平台和職業發展空間,個人價值得不到很好的體現時,知識型員工很容易選擇忠於理想和個人意願轉而投向新的組織或新的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