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相成說

關於相反的東西既互相對立又互相作用的學說。也就是關於對立同一的學說。儒家樸素辯證法命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相反相成說
  • 定義:關於相反的東西既互相對立又互相作用的學說
背景介紹,先秦,漢代,宋代,明清,

背景介紹

相反相成的概念由《漢書·藝文志》提出:“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其言雖殊,譬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中國各歷史時期對相反相成說的重要見解如下。

先秦

相反相成說萌芽於西周初期的《易經》中。在《易經》里出現了30對以上對立的概念,有泰與否、謙與豫、損與益、既濟與未濟等,用一些感性的形象化材料,喻事物對立面相互依存和轉化之理。如《泰·九三》爻辭雲“無平不陂,無往不復”,雖然是用地理現象的平與陂,出外旅行的往與復,來表征事物對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轉化,但表現了對事物對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轉化的個別認識向一般認識過渡,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先秦儒家的辯證法中,以《易傳》的相反相成說最為精深。《易傳》在廣泛觀察了天文萬物的變化後,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一闔一辟謂之變”(《繫辭上》)。這些命題,包含了對立面統一的思想。《易傳》給宇宙萬物所固有的對立統一的雙方,建立了一對基本範疇,叫做“乾”與“坤”。乾為陽,坤為陰,性質相反,雙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其相互作用,可產生萬物的變化。《易傳》的作者還認為天道、地道、人道都是相反相成的。“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易傳·說卦》)
先秦儒家除《易傳》中有對相反相成說的專門論述外,未留下其他的專門論述,但在他們所說的善行中、人性中、仁中、智中,乃至常人“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孟子·盡心上》)的日常動作中,相反相成說無所不在。貫穿於儒家政治倫理學說之中的最核心的東西,是保持平衡、取得協調、追求和諧;而構成平衡、協調與和諧的個人與人群,其地位又是互相差異直至根本對立的。這樣,求和諧於對立,或者說研究對立是怎樣同一的,成了儒家哲學的一個重要內容。研究範圍包括仁與義、禮與樂、忠與恕、聖與智等範疇。首先看仁與義的關係。什麼是仁?《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仁就是我去愛別人。儒家認為這是處理人我關係的第一準則。而“義”是原本存於“仁”之內部的“能惡人”一面的外現,與“愛人”的“仁”處於相反相成之中:“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孟子·告子上》)“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孟子·離婁上》)仁與義之間有一種關係:“義者,藝之分,仁之節也。……仁者,義之本也。”(《禮記·禮運》)義是對仁的節制,根本地說來,儒家道德學上的仁與義,有如它的政治學上的德與刑,是統治階級應有的兩手政策在儒家學說兩個領域中的表現,是相反相成的。其次看禮與樂的關係。禮是制度,是社會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而樂是集詩、歌、舞三位一體的文化總匯,發生於人心受感於物。在儒學體系中,禮、樂的關係是這樣安排的:“樂由陽來者也,禮由陰作者也。”(《禮記·郊特牲》)“聖人作樂以應天,制禮以配地。”(《禮記·樂記》)“仁近于樂,義近於禮。”(同上)“樂也者,和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契約,禮別異,禮樂之統,管乎人心矣。”(《荀子·樂論》)“以五禮防萬民之偽,而教之中;以六樂防萬民之情,而教之和。”(《周禮·大司徒》)無論從禮樂之產生和它們之間的作用看,禮樂都是相輔相成的對立面。禮以中為體,樂以和為德,禮樂相反相成,以調和矛盾為最高原則,以保存現存秩序為最高目的。其他範疇如忠、恕,聖、智等都是相反相成的。由此可見,先秦儒家的政治倫理學說中蘊含的相反相成思想是豐富而深刻的。

漢代

西漢董仲舒也承認一切事物都有陰陽的對立。他的特點在於強調矛盾雙方的統一性。《春秋繁露·基義》:“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表,必有里。有美必有惡,有順必有逆,有喜必有怒,有寒必有暑,有晝必有夜,此皆其合也。”董仲舒所說的“合”,指矛盾雙方的統一性。董仲舒也承認事物對立的普遍性。“物莫無合,而合各有陰陽,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春秋繁露·基義》)但他認為對立的雙方是固定的,彼此不能轉化,轉入了形上學,這在相反相成說的發展上是一種倒退。

宋代

張載對相反相成說的發展有重大貢獻。他提出“一兩”學說,對事物內部矛盾的對立統一關係,給予了深刻的論述。《正蒙·參兩》:“一物兩體,氣也。一故神(自註:兩在故不測),兩故化(自註:推行於一),此天所以參也。”這就是說,氣是統一的物質實體,但包含著內在矛盾。“兩”是矛盾的對立性,“一”是矛盾的統一性,“參”是“合兩”,即指矛盾既對立又統一。而“一”與“兩”之間的關係是:“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兩體者,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也,清濁也;其究一而已。”(《正蒙·太和》)也就是,沒有矛盾的對立,就沒有矛盾雙方的依存和統一;而沒有矛盾雙方的互相依存,矛盾雙方的對立作用也就會停止。張載的觀點非常簡要,又非常精湛。

明清

明清之際最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夫之繼承並發展了張載的觀點。他在張載“一兩”學說的基礎上,對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的本質關係進行了分析。他認為矛盾雙方的這種關係,一方面是“相峙而並立”,“判然各為一物,其性情、才質、功效,皆不可強之而同”(《周易內傳》卷一、卷五),這是“分一為二”的關係;另一方面,兩者又“相倚而不相離”(《周易內傳》卷五),專用“氤氳”一詞來形容兩者“交相入而包孕以運動之貌”(《周易內傳》卷六),這是“合二以一”的關係。王夫之還認為天地萬物都沒有截然分開而絕對對立的情況。“天下有截然分析而必相對待之物乎?求之於天地,無有此也;求之於萬物,無有此也;反而求之於心,抑未捻其必然也。”(《周易外傳》卷七)一切對立面都是相互轉化,交參互含的。王夫之還提出“非合兩而以一為之紐也”(《思問錄內篇》)的命題,指出所謂一是指兩端的統一聯繫,並非另外有一個作為紐帶把兩者統一起來的東西;同時,作為對立的兩方面,也沒有間隙使其截然對立起來。在王夫之這裡,相反相成說有了完備的論述,得到了進一步完善,發展到其高峰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