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盧舍那
- 外文名:Locanabuddha
- 釋義:智慧廣大,光明普照
- 漢譯:大日如來
佛身
報身佛

法身佛

佛有三身,分別是: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盧舍那佛,梵文 Locanabuddha,即報身佛,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佛智的佛身。 “盧舍那”...
盧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作於唐高宗鹹亨三年(公元672年),位於洛陽龍門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是龍門石窟中藝術水平最高、整體設計最嚴密...
盧舍那佛:報身佛,義曰:光明遍照,又作“淨滿”。報身佛是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萬行功德而顯佛之實智也。對於初地...
毗盧遮那佛(梵文 वैरोचन,Vairocana),乃釋迦牟尼佛的法身佛,又譯為“毗盧折那佛”、“毗盧舍那佛”、“盧舍那佛”、“遮那佛”、“大日...
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中藝術水平最高、整體設計最嚴密、規模最大的佛像。...... 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中藝術水平最高、整體設計最嚴密、規模最大的佛像。...
舊譯《華嚴經》卷二“盧舍那佛品”謂,毗盧遮那佛修習無量劫海之功德,乃成正覺,住蓮華藏世界(佛報身之淨土),放大光明,照遍十方,毛孑L現出化身。《梵網經...
《盧舍那像贊》是唐代張說創作的一篇散文。...... 《盧舍那像贊》是唐代張說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盧舍那像贊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散文 作者 張說...
盧舍那,梵語意為“諸惡皆除、眾德皆備、淨色遍照法界”,是佛在顯示美德時的一種理想化 身。此尊盧舍那佛像面相圓潤,修眉細長,眼瞼下垂,雙目俯視,嘴巴微翹...
溫造盧舍那佛記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責任者[佚名]撰年代...
31 cm*21 cm*54 cm。盧舍那大佛是中國和世界佛教文化及雕刻藝術傑作,也是洛陽歷史文化的代表性元素,更是將龍門石窟文化與陶瓷藝術融合的全新嘗試。盧舍那大佛...
雙峰寺,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白溪境內,據說建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此寺不僅是中國現存僅有的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古道場(除龍門奉先寺盧舍那大佛以外),也是世界罕存...
盧舍那丈八佛石雕頭像,北朝,圓雕,石灰岩質,高132厘米,寬78厘米,厚79厘米,重約2噸余。...
盧舍那像龕坐西朝東,開鑿於唐高宗時期,是中國第二個波瀾壯闊的造像高峰。據盧舍那佛座北側、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補刻的《河洛上都龍門山之陽大盧舍那像龕...
盧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作於唐高宗鹹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於洛陽龍門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是龍門石窟中藝術水平最高、整體設計最...
奉先寺,原名大盧舍那像龕,位於洛陽市龍門石窟西山南部,始雕年代說法不一,唐代上元二年(675年)完成,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
東大寺大佛殿,日本奈良的東大寺大佛殿,是世界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大佛殿寬57.01米,深50.48米,高48.74米,殿內安置有15米高的盧舍那大佛像。佛殿始建於公元...
石雕,作於唐高宗鹹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於洛陽龍門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 這座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中藝術水平最高、整體設計最嚴密、規模最大的...
是的,佛有三身,分別是: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為即是中道之理體也,佛以法為身,故稱法身,法身處於常寂光淨...
梵網經 (梵文 Brahmajāla-sūtra),佛教大乘戒律經典,全稱《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後秦鳩摩羅什譯,上下兩卷。上卷敘述釋迦牟尼從第四禪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