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里克節

皮里克節

皮里克節:塔吉克族的一個十分隆重的節日。皮里克直譯成漢文是“燈芯”或“燈”,應譯為“燈節”。但是此節所用之燈,並非通常概念中的燈,而是將浸油的棉花纏在乾草棍上做成的油燭;其用途也不是為了照明,而是為了避邪祈福、追祭亡靈,因此意譯為“油燭節”更為合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里克節
  • 流行地區塔吉克族地區
  • 節日起源祭祀
  • 節日意義:避邪祈福、追祭亡靈
基本信息,簡介,節日介紹,塔吉克族節日—皮里克節,帕米爾高原的皮里克節,

基本信息

塔吉克族的皮里克節是一個十分隆重的節日。皮里克直譯成漢文是“燈芯”或“”,應譯為“燈節”。但是此
塔吉克人在接受伊斯蘭教以前,曾長期信仰拜火教。拜火教是一種十分古老的原始宗教,讚美、膜拜火,認為火是有靈魂的,是可以與之溝通的,通過某種儀式,火就可以為人驅除災禍、帶來幸福。萬物有靈就是多神論,這是伊斯蘭教所堅決反對的。但是塔吉克人在接受了伊斯蘭教以後,對火的崇拜依舊,只是用伊斯蘭教的祈禱和誦經取代了原來的咒語,祭祀的時間也改成了伊斯蘭教曆。油燭節共過兩天,第一天是“家裡的皮里克”,第二天是“墓地皮里克”,時間在伊斯蘭教曆的八月十四、十五兩天。
皮里克節

簡介

我國的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的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分布在莎車澤普葉城皮山等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塔吉克族人口數為41028。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使用塔吉克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帕米爾語支;莎車等地的塔吉克族也使用雛吾爾語。普遍使用維吾爾文。 塔吉克族主要聚居的塔什庫爾乾,地處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東部。境內群山聳立,南有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北有海拔7546米的號稱“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終年積雪,冰川高懸,險峻奇麗,儀態萬千。雪嶺冰峰之下的河流兩岸谷地,既有連綿成片的草原,也有可供稼穡的土地。自強不息的塔吉克人民就生活在這裡。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語言,普遍使用維吾爾文,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過著半定居半遊牧的生活。
皮里克節

節日介紹

塔吉克族“皮里克”燈節共兩天。第一天——回曆8 月、14 日傍晚。全家人都穿上節日的盛裝,圍坐在土炕中心的細沙盤子周圍。沙盤中插滿代表家庭成員的酥油燈。酥油燈的數目與家庭實有人數相等。如有來客 ,均按人數添加沙盤中的酥油燈。如果有的家裡人在節前過世。沙盤中大都保留他的燈數。當全家人坐定後 ,家長首先對油燈進行祈禱,而後便指著每盞酥油燈高聲宣布它所代表的人名時,這人要回答一聲“ 有 ” 或“ 在 ”。過世的人,由家裡人代答。以示吉慶。接 著,家長便將沙盤中所有的酥油燈芯緊緊地扭纏在一起,然後點燃。待其燃旺後,再挨個分開。這時家裡人都眼望油燈,口誦經文,祈求賜福。互致最美好的祝願、互祝長壽。之後,全家人便在家長的帶領下,伸出雙手,在燈焰上烘晃一下,然後作一個“都瓦”( 禱告 ), 表示全家對“ 長命燈” 的祈禱儀式的結束。
皮里克節
皮里克節
此刻,主婦們在明亮的燈光輝映下。伴隨著歡快的笑聲,端來了為節日烹調的美味佳肴,撤換下裝滿酥油燈的沙盤,讓其自行燃盡。食畢,他們以戶為單位。 在自己較高的房頂上。將事先製作的像排球一樣大的羊毛球( 或棉花球) 、飽蘸酥油,綁在長木桿上點燃。家裡人則肅立房前,默默地對火禱告。同時 , 在門前空地上,點燃了一堆驅鬼的柴。乾柴燃燒得啪啪作響,孩子們便圍繞著火堆歡騰跳躍 , 做著各種各樣的遊戲。而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食帶來的食物。墓地皮里克儀式結束後,家家在屋頂燃起火把 。 祈求真主降福孩子們在外面燃起篝火,並圍著篝火做豐富多彩的遊戲。這種時候 , 帕米爾的夜空被照耀得如同白晝。

塔吉克族節日—皮里克節

“皮里克”是獨具塔吉克民族特色的節日,“皮里克”意即“燈”或“燈蕊”,因為是整個節日的中心內容,故亦稱“燈節”。節日時間在伊斯蘭教曆8月(巴拉提)14、15兩日,所以又有“巴羅提節”(即8月節)之稱,因而又與宗教有關。
皮里克節
主婦要給家裡人每人做兩個油燭,為第二天到墓地上去準備一支油燭。夜裡,將做好的油燭插在一隻盛滿沙子的大盆中點燃,家裡人圍坐四周,家長挨個點名,以確保家人都在場;全家人對著油燭潛心祈禱,以求消災降福。祈禱儀式結束後大家分食節日食物。 第二天,鄰居新朋互相串門拜節,主人家會以點心招待。既然是節日就少不了歌舞娛樂。走馬舞和刁羊是常見的活動。追悼儀式完畢,來同一個墓地上祭祀的人將帶來的食物集中在一起,由德高望重者平均分配給在場的每一個人。
塔吉克人宰羊講究將羊放在屋頂上宰殺,羊血要流在屋牆上。宰羊的時候,把羊血抹在小孩臉上。伊斯蘭教認為血是動物靈魂寄居的地方,但是以動物血來驅邪,卻又是萬物有靈論的原始宗教遺風
皮里克節要過兩天。節日前夕,每家都要自制多支小燈燭和一支特大的燈燭,它是用一種高原上特有的“卡烏
日”草的草桿做蕊,外面裹上棉花,紮成火把狀,蘸上酥油或羊油製成。節日的第一天晚上為“家中皮里克”。天黑後,全家圍坐在炕上,中間擺放著一個供插燈燭用的沙盤。家長主持儀式,先做祈禱,然後按年齡和輩份高低呼喚每個人的名字,叫一個答應一個,並在應者面前插上一支點燃的燈燭,以示吉祥。全家人的燈燭都點燃後,各自伸出雙手在自己的燈燭上烤一下,再誦讀經文,祈求真主賜福,保佑平安。儀式結束,闔家大小在耀眼的燭光下共享豐盛的佳肴。翌日,人們走親訪友,相互祝賀。晚上,舉行"墓地皮里克"儀式。家家戶戶都要帶上豐盛的食物前往家族墓地,在墓地燃起的燈燭照耀下,為祖先亡靈祈禱。而後,全家圍坐一起,共享帶來的食品。墓地皮里克儀式結束後,各家便把那支紮好的特大的燈燭火把點燃,插到屋頂上,它被稱為"天燈"。全家人肅立屋前,仰望“天燈”,再次祈福。接著,孩子們紛紛在外麵點起篝火,並繞著火堆歡歌跳舞,盡情嬉戲。這時候,帕米爾高原的夜空被火光照耀的如同白晝。
皮里克節
縱觀皮里克節的形式與內容,其實都與火緊密相聯。它反映著人們對火的讚美、祈福和頂禮膜拜。有人認為,這是塔吉克人在皈依伊斯蘭教以前曾有過拜火教信仰的痕跡

帕米爾高原的皮里克節

帕米爾高原的皮里克節,依然那樣神奇,那樣令人神往。皮里克意為油燭,皮里克節即燈節,是塔吉克族最具特色的節日。皮里克節在伊斯蘭教曆的每年八月十四、十五舉行,所以也被稱為“八月節”。

我們到達提孜那甫鄉阿里甫·夏家的時候,他們正在做節前的準備。婦女們在做油燭,她們將20~30厘米長的小木棍,外邊纏包上一層棉花,蘸些清油就做成了。做好的油燭有長有短,阿里甫·夏介紹說:長的是家人用的,短的是祭祀祖先時點的。
皮里克節
5點多的時候,阿里甫·夏家族的老老少少幾十口人聚在門口,帶著油燭和大包小包的食物,準備去祭祀祖先。
在離村不遠處有一片墓地,大家來到一個比較新的墳前祈禱,婦女們開始哭泣,並念著死者的名字,將一支支油燭插到墳上,每一支都代表家族每個人的心意。

按塔吉克族的習俗,如果家族裡有年內去世的親人,就要在家裡過皮里克前到墓地上先來祭奠。阿里甫·夏二哥是年內去世的,整個家族的人要先來祭奠他,然後再各自回家,去過家裡的皮里克。
皮里克節
婦女們將帶來的食品在先祖的墳上放一些,然後大家分食,到天近黃昏時才回到家。 我和阿里甫·夏一家圍坐在他家大廳的土炕上,炕中間是一隻盛滿河沙的大盤子。只聽阿里甫·夏呼喚著每個家人的名字,喊一個的同時就在盤中插兩隻油燭,被叫者要立即應答,然後再呼喚下一個。 在老人的祈禱聲中,油燭被點燃了。老人誦讀經文,祈求真主賜福,一家老小在燭光的映射下,祝福著,歡笑著,品嘗著美味佳肴。
第二天一早,人們相互拜訪,並動手宰牲,準備即將在夜間舉行的墓地皮里克。幾乎每家每戶都要為亡故的親人宰牲,家庭富裕的多宰,不富裕的就少宰,太困難的可以不宰,但要儘量做些好吃的,以便帶到墓地祭奠親人。
黃昏時我隨阿里甫·夏一家來到這個村的大墓地,這裡已經聚集了三四百人。各家各戶都把帶來的食物集中在一起,煮熟的羊肉堆成了小山,還有一堆油炸的熟食。族裡的長者給所有來者主持分食。不論你帶什麼,帶來多少,這裡絕對是按人分配,人人有份。分配完後,各家蹲在自己先人的墓前祈禱、祝福,點燃獻給祖先的小油燭,這時墓地一片燈火,既壯觀又神秘。之後人們就可以帶食品回家了。
皮里克節
回到家,家家都在自己的房頂或大門前燃起火把,祈求真主賜福。人們還在場上燃起篝火,不斷地在火上跳來跳去,以期驅邪得福。 此時帕米爾的每個村莊都點燃著篝火,洋溢著歡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