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白嘴潛鳥
夏羽頭和頸黑色,具藍綠色金屬
光澤,喉部有一條由白色斑點組成的不連續的橫帶,前頸至頸側亦有一條寬的白色橫帶,往前頸變細,在前頸中部中斷;上體黑色,背和翅上
覆羽具白色斑點,兩肩具很多相同的、呈長方形的白色斑塊,尾上覆羽具小的成對排列的白斑;下體白色;胸側和兩脅黑色,具成對排列的白色縱紋和斑點;尾下覆羽具黑色橫斑。
冬羽上體灰褐色,頭頂和後頸淡灰褐色,眼周圍有一圈白色;耳區常常有一黑褐色斑;下體白色,頦、喉和前頸的白色與後頸灰褐色界限不清,非截然分開狀;背和翅上白斑不明顯或缺失。
幼鳥似成鳥冬羽。但上體較淡,背、肩和翅覆羽具淡灰白色羽緣,在背部形成明顯的白斑。
大小量度:體長750-1000mm;嘴峰88-90mm;翅長310-405mm;尾60-65mm;跗蹠約87mm。
相近物種:較為相似的是北美大潛鳥(
北極潛鳥Gavia immer),但該鳥中國未見有分布。
棲息環境
白嘴潛鳥
繁殖期主要棲息在北極
苔原沿海附近的湖泊與
河口地區,也出現在
西伯利亞東北部的山區湖泊與河流中;秋季遷徙期間和冬季,則主要棲息在沿海和近海島嶼附近海面上,有時也出現在河口地區。
白嘴潛鳥偏愛於深且清澈、石質或砂質底表、水面波動小的湖泊,最佳的棲息地為不完全凍結、
魚類資源和
水生植物豐富、岸線複雜、可為築巢和孵卵提供良好條件的湖泊,通常它們會避開
森林地帶,而有時候它們會飛離繁殖區域的水域去尋找食物。
生活習性
白嘴潛鳥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偶爾亦有單只活動在較大的
湖泊和海上,不出現在小的水塘。在水中身體下沉較深,頸伸直,頭向上舉,嘴向上傾斜。飛行時頭頸向,前伸直,兩腳伸出尾後。飛行速度快,但從水面起飛困難,需要助跑。叫聲高而粗。
白嘴潛鳥春季
遷徙於4-5月,5月末6月初到達繁殖地。秋季於9-10月遷徙,10-11月到達越冬地。中國為少見
冬候鳥。
地理分布
白嘴潛鳥繁殖在
俄羅斯最北部的科拉半島、科爾吉耶夫島、
新地島、亞馬爾半島、太梅爾半島,一直往東橫跨西伯利亞北部,經印迪吉爾卡河和科累馬河,到達
鄂霍次克海岸的馬加丹和西伯利亞最東邊的楚科奇半島,然後經過
白令海峽到美國的聖勞倫斯島和阿拉斯加北部以及
加拿大北部沿海及其島嶼。越冬在
堪察加半島、薩哈林島、阿拉斯加南部、挪威沿海,偶爾也到瑞典、
英倫三島、北海、波羅的海、義大利、朝鮮、日本、中國遼東半島和
福建。
中國分布:遼東半島(柳樹屯)、福建(福安)。
原生分布:比利時、加拿大、中國、丹麥、芬蘭、
日本、朝鮮、
韓國、墨西哥、挪威、
瑞典、
美國。
旅鳥分布:奧地利、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捷克、愛沙尼亞、法羅群島、
法國、
德國、
格陵蘭島、愛爾蘭、
義大利、緬甸、荷蘭、波蘭、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
西班牙、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
瑞士、烏克蘭、
英國。
繁殖生長
白嘴潛鳥繁殖期6-8月,
繁殖於北極和亞北極苔原和苔原森林地帶。
營巢於苔原湖泊岸邊,巢由枯草堆積而成,極為簡陋。每窩產卵1-2枚,通常2枚。卵褐色、具小的暗褐色斑,卵的大小為80-95mm X 53.5-66mm,平均89mm X 56.9mm。
亞種分化
白嘴潛鳥外形和北美大潛鳥(北極潛鳥
G.immer)很相似,因此有的學者將它作為北極潛鳥的一個
亞種。但多數學者因為它們的繁殖區在
北美重疊,而且個體大小、嘴的顏色和形狀亦不相同(白嘴潛鳥較大,嘴較淡),因而將它單獨作為一個獨立種。
種群狀況
中國僅偶見於遼東半島和福建,在整個亞洲和俄羅斯
遠東亦很少見,數量稀少,很少見有報導,為罕見冬候鳥。
白嘴潛鳥的種群數量由於受到不可持續的
捕獵而快速下降,其具體數據需要進一步
量化。2007年,一份來自於白令海峽地區約1000隻白嘴潛鳥的記錄表明,捕獵是該
物種生存的最大威脅。
在白嘴潛鳥的繁殖地和越冬地,白嘴潛鳥都會受到沿海石油泄漏的威脅。在阿拉斯加極地濱海
平原的繁殖地帶,白嘴潛鳥有90%的巢位受到
石油天然氣的開發用地的威脅,29%的巢位處於用於石油天然氣
運輸的廣闊地帶。越冬時期的白嘴潛鳥則可能受到
重金屬污染和漁網纏繞的威脅。
氣候變化可能成為該物種未來的威脅,而其種群相對較低的
繁殖率和特殊的棲息地需求也是其種群威脅的部分因素。
2006年,美國的魚類和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聯合各合作夥伴提出了一個旨在保護阿拉斯加西部和北部的白嘴潛鳥和減少其種群威脅的協定。而當前需要獲取其種群數量,建立監測
項目來觀察白嘴潛鳥的種群趨勢,評估捕獵的水平並且採取控制措施,評估比較
生態和氣候變化對種群可能造成的影響。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