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尖線蟲

異尖線蟲

異尖線蟲,海獸胃線蟲,又名異尖線蟲是屬於線蟲的一種寄生蟲,通體白色,一端略顯暗沉,其生命的循環透過魚類和海洋中的哺乳動物來完成,雖然不能利用人類發育成熟而完成生命周期,但是誤食含有幼蟲、未經煮熟的魚肉,可使用餐者受到感染,而患者則會出現劇烈的腹痛或過敏等反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異尖線蟲
  • :動物界
  • 蛔目異尖科
  • :線蟲屬
所屬科屬,人體寄生,

所屬科屬

它屬於蛔目異尖科。可引起人體異尖線蟲病(anisakiasis)的蟲種主要有5屬: 即異尖線蟲屬、海豹線蟲屬、鑽線蟲屬、對盲囊線蟲屬和鮪蛔線蟲屬。

人體寄生

中國報導的主要是異尖線蟲屬和鮪蛔線蟲屬的蟲種。人不是異尖線蟲的適宜宿主,但幼蟲可寄生於人體消化道各部位,亦可引起內臟幼蟲移行症。人的感染主要是食入了含活異尖線蟲幼蟲的海魚和海產軟體動物而引起。蟲體主要寄生於胃腸壁,患者發病急驟,酷似外科急腹症,常致臨床誤診。在日本、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以及太平洋地區等20多個國家有本病病例報告。其中日本已報導人體病例14000餘例。主要是這些國家居民喜吃醃海魚,或喜吃生拌海魚片、魚肝、魚子烏賊作佐酒佳肴,由此獲得感染,使本病成為一種海洋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國儘管迄今尚未見有病例報告,但在國內市售海魚中,發現鮐魚小黃魚帶魚等小型魚體肌肉或器官組織內的異尖線蟲幼蟲感染率高達100%,感染度高達401條/尾魚;從東海和黃海獲得的30種魚和兩種軟體動物發現帶幼蟲率為84%。可見我國人群感染異尖線蟲病的潛在危險性很大。
單線蟲 Anisakis simplex單線蟲 Anisakis simplex
在人體寄生的蟲體均為第3期幼蟲,中腸部體寬為430~550μm,無側翼。
人體感染本蟲後,輕者僅有胃腸不適,重者表現為在進食後數小時上腹部突發劇痛伴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纖維胃鏡可見胃黏膜水腫、出血、糜爛、潰瘍,晚期患者可見胃腸壁上有腫瘤樣物,病理特點是以黏膜下層為中心的伴有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的膿腫或瘤樣腫物,腫物內可見蟲體斷片、角皮或腸管等。除在胃腸外,蟲體可在腹腔、泌尿系統、皮下組織等處形成腫物。
診斷本病依據從胃內檢獲幼蟲。蟲體多在胃大彎側發現。用體外培養的幼蟲分泌排泄物作抗原檢測患者血清中特異性抗體,是本病的重要輔助診斷方法。
胃腸道異尖線蟲病尚無特效治療藥物,故可用纖維胃鏡檢查並將蟲體取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