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定義
產業布局是指產業在一國或一地區範圍內的空間分布和組合的經濟現象。產業布局在靜態上看是指形成產業的各部門、各要素、各鏈環在空間上的分布態勢和地域上的組合。在動態上,產業布局則表現為各種資源、各
生產要素甚至各產業和各企業為選擇最佳區位而形成的在空間地域上的
流動、轉移或重新組合的配置與再配置過程。
產業布局是指一國或一地區的產業
生產力在一定範圍內的空間分布和組合結構,其合理與否影響到該國或
地區經濟優勢的發揮經濟的發展速度。
詳細介紹
基本定義
巨觀調控上的產業布局指政府採取的國民經濟各
產業在空間上的分布及套用。
綜合影響的產物
產業布局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產物。其中決定
區域競爭力與產業布局的先天條件及核心要素為
區位因素,後天可以彌補的居於第二位的是
區域政策因素。現代
區位理論對產業布局的區位選擇提出了三個標準:成本最低、市場份額最大和聚集效益。現代產業布局既是一個
市場均衡問題,又是一個區域均衡問題,實質上是成本均衡問題。無論是古典的區位理論還是現代區位理論,距離以及由距離所造成的運輸費用,始終是布局問題的關注與關鍵所在。現實中具體區位的選擇是將上述三個方面標準與區域總體發展的要求結合,綜合考慮區域發展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目標,作出產業布局的最終選擇。美國學者
波特通過對10個工業化國家的考察發現,產業集群是工業化過程中的普遍現象,凡有競爭力的產業、產品都是以產業集群方式存在。貫徹產業集群的發展理念,正在成為當今各地區與企業發展的一種客觀的區位選擇準則。產業集群是區域
產業組織的一種高級組織形式。具體表現為
專業化分工程度高,眾多企業都有嚴格而精細的分工,短途運費下降,採購、生產與銷售成本降得很低,大大提高了集群企業競爭力。在集群環境中,企業對原材料和產品市場行情、技術動態能夠及時準確掌握,並據此作出快速反應,加快了集聚企業間技術的傳遞而形成
技術溢出效應。隨著產業集群的發展,行業性組織加強,中介服務網路日趨健全,專業市場與
要素市場網路的構建與形成,產業集群經營形成整體協調優勢。產業集群具有
微觀與中觀結合的高效率與高效益,是產業布局實現的載體與目標,已成為當今世界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提高
區域競爭力和區域發展活力的有效途徑。
重要話題
基本介紹
產業布局,當我們觸及這個帶有濃厚計畫經濟色彩的辭彙時,一絲沉重感油然而生。因為從這個辭彙,我們看到政府之手在一國範圍內配置
經濟資源的強大力量。傾一國之力,集中建設某一區域,自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可以打造出一個所謂“基地”,但是違背
市場配置資源,必將造成更大的損失和浪費。東北五十年風水輪迴,足以警示世人。
新中國成立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確立了把東北建設成重工業基地的重大產業決策。東北,這片白山黑水間豐饒的土地,一時間成為中國工業化進程推進最快的地區。
有分析指出,新中國選擇東北作為重工業發展基地,除了比鄰
前蘇聯的政治考慮,東北原有的工業基礎、豐富的自然資源、發達的鐵路運輸以及有利的周邊貿易環境都促成了重工業中心的誕生。
更具決定性意義的是,中央政府利用集權體制的行政命令,調集全國力量支援東北建設。前蘇聯援建我國的156個項目,其中不少就建在東北,如鞍山鋼鐵公司、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哈爾濱汽輪機廠等。
自我強化和走向衰落
直到20世紀90年代前,東北一直執中國重工業之牛耳,中國的汽車船舶製造、鋼鐵生產、工業重型裝備製造等的相當部分都在
東北地區。應該說東北的確曾經有過“共和國裝備部”的輝煌。
然而,東北重工業基地的建成主要不是
市場經濟自然發展的結果,不是
民間資本向高效益地區流動的結果,而是不計成本的中央計畫的產物。
進入20世紀末,東北十年經濟發展陷入一種停止甚至衰退的邊緣。到1990年,黑龍江、遼寧、吉林3省工業增長率分別倒數全國第二、第四和第五,經濟效益也處於落後地位。機制僵化、資源優勢喪失、職工大面積下崗等等問題困擾著這片
黑土地。這或許是當年的建設者所無法預見的。
一個
經濟中心形成後,自我強化和走向衰落的兩種命運都可能存在。一旦技術和市場條件發生變化,該經濟中心走向衰弱就無可挽回。時至今日,市場導向已居主導地位,繼續靠非
經濟手段支撐東北的發展,其成本也就會越來越高,不僅到頭來難以為繼,而且還會使得最終的補救成本更為高昂。
中國的工業發展,一直寄託了太多的強國夢想,而強烈“趕超意識”往往轉化成“大躍進”式的冒進行為,其突出表現為,政府以計畫代替市場,進行產業布局。這一思路從建設東北、“三線”建設,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末的“洋躍進”。
隨著中蘇關係惡化,中央政府提出了所謂支援“三線”建設計畫,大量工業項目,包括重工業,由沿海向中國中西部地區大規模轉移,造成巨大的浪費。儘管內地的投資比重因此大幅度提高,但工業產值占全國的比重並沒有相應提高。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片面強調
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人為縮小地區差異只能是一廂情願。
“這也是中國重工業布局中,出現點狀布局的原因。”
周勤指出,“這一點在大西南、
大西北,表現得很突出,產業積聚效應很差。並且政府主導一切,效率缺失,實屬必然。”
原
第二汽車製造廠的選址可以詮釋這個問題。十堰,地處秦巴山區腹地,靠近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原第二汽車製造廠就是在1969年,落腳在這片長32公里、寬8.5公里的20多條山溝里。原先這裡沒有機場,也不通高速公路,進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火車,坐火車由武漢至十堰最長時間需10多個小時。很顯然,任何一個面向市場的企業都不會選擇這裡布局。
歷史的輪迴顯得十分迫切
隨著1978年農村經濟改革基本解決中國人吃飯後,優先開放沿海城市,加入
國際大循環,顯得刻不容緩。
經濟特區的設立,宣布中國開始踏實地實施非平衡發展戰略。由南到北,沿海地區次第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一直被忽視的輕工、家電等消費類工業得到了補償性高速增長。“廣貨”一時間暢銷全國,一舉把口碑很好的“上海貨”拉下馬。到了1990年代,隨著經濟的全面開放,各大區域的發展在“區域
比較利益”的基礎上,呈現出多產業、多區位發展態勢。其中珠三角、長三角、
環渤海等沿海地區成為中國最活躍的經濟板塊。浙江義烏的小商品、廣東
順德的家電、福建
晉江的鞋等等,這些扎堆出現的生產基地,真正形成了經濟學家所說的產業集群。
目前,這種產業集群正向
重化工演進,新型重化工基地已經出現向東部沿海積聚的苗頭,甚至一向重工業薄弱的珠三角也表現出產業重型化的趨勢。而這一次,政府似乎刻意淡出,市場的作用已經大大加強。
區域博弈
是
消費升級的帶動,還是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衝動,抑或是兼而有之?不管怎樣,本世紀初,中國區域經濟都把競爭矛頭指向
重化工與製造業。
長三角的領頭雁上海市,推出了“讓流失的製造業再回流上海”的“173計畫”,市長
韓正聲稱上海“要成為國際大都市中製造業最具競爭力的城市”。
地處環渤海核心的首都北京也躍躍欲試。不久前
北京市工業促進局悄然成立,其目的就是“努力把北京現代製造業做大做強,使北京製造業的總體水平和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成為全國現代製造業的重要基地之一”。
珠三角和東北三省也不甘人後。珠三角輕工業厚積薄發,發展
重化工業可謂水到渠成。廣東省適時做出了加快發展本地區
裝備工業的重要決定。東北三省則憑藉建國五十年來“共和國裝備部”的老家底,高舉中央“振興東北”的大旗,試圖再創重化工業的輝煌。
從珠江口到
松花江畔,從燕山山脈到
長江三角洲,一股巨大的重化工業浪潮正把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裹挾其中。
在這輪投資熱潮中,各地區都把火力集中在重化工行業,而僅在兩年前,當“
新經濟”甚囂塵上之時,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尤其是京滬粵等地為爭奪新經濟的頭把“交椅”明爭暗鬥。
郭克莎是中國社科院長期從事我國工業經濟研究的資深研究員,他認為,目前各
區域經濟之間的競爭很激烈,而贏得競爭的關鍵手段就是製造業。因為,在中國進入
重化工階段,經濟發展主要靠工業來拉動,特別是鋼鐵、石化等
資本密集型行業對地區經濟的推動作用非常突出。從國際方面看,目前國際上重化工產業的轉移速度再加快,中國已經具備了承接這種轉移的條件,珠三角、長三角、
環渤海地區和東北三省之間的競爭正是圍繞這種承接進行的。
占據全國
工業增加值25%的
長三角地區歷來具備發展現在重工業的良好基礎,其起點之高,資本之雄厚,
經濟輻射之廣闊,國內無人企及。鋼鐵、石化、汽車者三大行業實力非常雄厚,而以重化工業為主的臨港大工業一旦與資本、市場需求相融合,其爆發的增長動力足以震撼世人。作為
國際資本最大的棲息地,長三角地區發展重化工業,已經不局限於國內區域競爭,更著眼於扮演世界級製造帶。據悉,僅上海漕河涇化學工業園區的初期建設就投入了1600億元,項目投資70億美元,將成為亞洲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
較之於長三角,珠三角最大的弱項就是
重化工,而補上這一塊,使珠三角經濟更為厚實已很緊迫。為此,廣東開始為繞著汽車、造船、鋼鐵、石化等產業大做文章。從大亞灣到
南沙煙波浩淼的珠江口,從珠海西區到湛江
東海島,在廣東3000公里長的海岸線上,一個個重化工業的“巨無霸”在布點,在施工。廣州更是重中之重。廣州已經是中國四大汽車製造中心之一,到2005年,廣州汽車可達到年產40萬至50萬輛的規模,其地位更為穩固。此外廣州把更多的期望寄托在南沙這個深水良港,年產200萬-300萬噸的造船基地、500萬至1000萬噸臨海鋼鐵基地規模以及
華南石化基地(已遷址湛江)等等大型項目正在這裡興建。
而曾經輝煌的東北能否實現產業復興,眾所矚目。國務院提出“振興東北”國策後,第一批100個項目已經獲得批准,總投資額610億元將陸續給東北輸血。並且,國內外資本都對東北巨大的
存量資產趨之若鶩。然而巨大的
轉製成本,資源優勢的喪失,特別是市場中心地位的歸位,這些問題令東北復興之路,充滿變數。
誰將在這輪區域競爭中勝出?我們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
東三省這些區域已經具備了各自的優勢,各有勝算的機會,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注定要起到決定性作用。
我們提出
重化工時代的產業布局問題,並不是要扮演“萬能”的規劃者——這些年來,我們從不缺乏這樣那樣的
產業規劃,無論這些規劃的提出者是政府部門,還是學者精英,但這些規劃總趕不上變化。也不是試圖尋找中國最優的產業布局,畢竟市場才是最終的裁判。我們僅僅是想提請人們注意,重化工布局悄然發生的變化。至於是否存在最優的布局,這個問題,只有在活生生推進的中國重化工進程中,才能找出答案。
發展關係
產業發展與產業布局的關係
預防可能出現的過度重複建設,要提高進入第二產業的門檻。對大中型企業的建設應在分清責權利的基礎上報批,國家審批只對是否符合
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規模負責,至於建設項目的產品適銷、技術可行、經濟效益均由企業經理或項目經理負責。對小型企業則從批量規定、技術規範和環保要求等方面來提高其進入行業的標準。從大的方面看,還應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以利於協調經濟政策:
農業產業化與工業發展的關係
農業產業化必須注意與工業的發展結合在一起考慮。農業和工業在許多方面就是一個產業鏈條的前後道工序,過去分別在農村和城市發展。農業包括農、林、牧、副、漁。現在輕工業生產中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占1 /3 ,
紡織工業中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占1 /2 。搞農業產業化應該把農村和城市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城市現有的生產能力,或就地聯合或異地轉移。要加強統籌和協調。有的提法和做法不妥,例如加速“農村工業化”,似乎我們國家有兩個工業化,一個城市工業化,一個農村工業化,這樣就把農村工業和城市工業分割了。重複建設必然擴大。因此,只能是一個工業化,一個統一的市場。在這個前提下來考慮產業布局。
城市化與農村現代化的關係
農村現代化是農業生產現代化和農民生活的現代化。而城市化是要發展城市,以發展
高附加值的產業,降低農業的比重,將大多數農民變為市民,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和農村現代化水平,並不是把農村都變為城市。因此加速實現“農村城市化”的提法是不妥的。如果農村都城市化了,農業無法發展,重複建設也無從避免。因此,正確的提法,應是加速城市化和農村現代化。這樣既可發揮
集聚效應,又可減少重複建設。
主導產業與基礎產業、設施的關係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根本,關係到整個經濟能否正常運行,我國的農業又比較脆弱,吸取以往的教訓,我們要堅持把農業放在首位。我國
基礎產業建設成效顯著,從持續發展的要求看,基礎設施及基礎產業建設適當超前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視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要看到,能夠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帶動結構最佳化升級,並獲得巨大經濟效益的是
主導產業的快速成長,尤其是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並用高新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這應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向。
集中與分散的關係
強調集中與強調分散都有各自的理由,而最終落腳都在
生產力的合理布局和經濟效益上。如果我們在集中財力辦成幾件大事,實現
規模經濟的同時,又通過
專業化協作的改組,妥善處理了生產力的合理布局問題,做到逐步縮小地區差距,那就會大大減少重複建設,提高經濟效益。
協調發展
產業布局與城鄉協調發展
最佳化
產業結構和布局是區域經濟發展發展的核心。它能建立適應地方發展條件的產業體系,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形成,又能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良好人居環境的建設,還能促進
產業集聚及
規模效應的形成,從而加快
城鎮化發展,有效解決“
三農”問題,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競爭力,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因此產業合理布局與城鄉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城鎮是縣域產業布局和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在縣域城鎮結構體系中,
中心鎮是縣域片區中心,而專業鎮則是中心鎮發展的高級形態之一。
小城鎮發展及其導致的社會經濟現象已構成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由此形成的
城鎮化道路被國際學術界認為是城鎮化的
中國模式。近年來,由於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由此引起的
資源浪費、生態破壞、環境污染以及社會經濟不穩定問題越來越突出,從而使縣域產業布局和城鄉協調發展成為學術界的研究焦點之一。
該方向是本專業長期穩定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縣域產業布局與城鄉協調發展問題,對縣域鄉村—
中心村—鄉鎮—中心鎮—城市
村鎮體系、中心鎮和中心村的發展與規劃、專業鎮的形成機制以及產業布局和
經濟結構變動對縣域村鎮體系的影響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重點研究社會經濟高速發展背景下的鄉鎮和
城鎮體系變動及其規劃理論是該方向的特色之一。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該方向帶頭人和主要成員就以經濟發展最快的廣東省為案例,重視經濟高速發展對縣域城鎮
和村鎮體系的推動作用,提出了經濟高速發展區域縣域城鎮和村鎮體系機構變動模式,並與發展中地區進行了比較研究,受到國內學術界的關注。從專業鎮的角度探討城鎮及
城鎮體系規劃和設計是該方向的特色之二。該方向研究人員充分重視專業鎮在縣域城鎮體系中的作用,把鄉鎮規劃和建設與產業布局和發展結合在一起,從多個層面對專業鎮的產業體系構建與布局、經濟結構、形成機制、經濟發展與鄉鎮變動之間的耦合關係以及鄉鎮規劃與設計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形成較為完整的專業鎮
發展理論,在國內產生了一定影響。緊密結合廣東省鄉鎮經濟發展實際是該方向的特色之三。廣東省對鄉鎮的發展極為重視,廣東省建委大力推進中心鎮的建設,廣東省科技廳在全國率先設立了專業鎮處,以推動廣東省專業鎮建設。該方向緊密結合我國及廣東社會經濟發展實際,不斷推進產業布局與鄉鎮規劃和設計領域的理論和套用研究,使該方向的實際套用價值越來越突出。
該方向帶頭人余國揚教授是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理事,廣東省土地學會常務理事,廣州市社科聯學術專家組成員。從1992年開始對本方向進行研究,已承擔完成10多項鄉鎮規劃課題,在此基礎上,出版了《村鎮及開發區規劃研究》等專著,在國內重要期刊上發表20多篇該方向的學術論文,其中三項研究成果獲省、廳級科研獎勵,多篇學術論文被國家權威期刊轉載。在專業鎮規劃與設計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此外,余國揚教授還是2005年被廣東省批准的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的院長,本方向是該研究院的重點研究方向,目前還承擔有關於專業鎮研究的省級在研項目3項,持續的深化研究必將是該方向的特色越來越明顯。
產業布局與城鄉協調發展是人文地理學和經濟學的交叉領域,其理論研究的深化可以形成具有特色的鄉鎮發展與規劃理論體系,推動學科交叉與融合,套用研究可以為我國及廣東省的縣域
城鄉規劃和設計提供指導。
調整關係
城市經濟職能與產業布局調整間的關係
城市是人類文化發展階段的重要標誌,從
文明古國出現城市到現在已經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城市”這個名詞,從中文組成來講,是由“城”和“市”兩個名詞組成,“城”是指城池,在過去是由高高的城牆所包圍,其目的是為了防衛安全;“市”是指集中買賣貨物的固定場所,兩者組合成的“城市”則是這兩種功能在地域上結合的產物。概言之,現代城市的含義,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數量、產業結構和行政意義。
因此,從現代城市含義的三方面因素角度分析,產業布局是關係北京城市未來發展的關鍵,但產業布局又是在城市性質定位,特別是
經濟職能定位的指導下進行的。兩者的關係相輔相成。
產業布局調整的依據
城市的發展是離不開
城市經濟職能的,一個好的切合實際的經濟職能定位對城市的發展將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從北京城市發展演變的歷程可以看到,北京目前所面臨的一些問題產生的根源就在於當時的歷史時期對北京城市經濟職能定位的偏頗所致。
經濟中心不等同於重化工業,現代化工業基地也不等同於經濟中心,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首都不僅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經濟中心,如巴黎、倫敦、東京等,這些首都城市作為全國的經濟中心或世界城市,不只是工業,關鍵在於如何認識經濟中心,如何發展經濟,選擇什麼樣的產業作為城市經濟發展的重點,特別是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提升,經濟中心的含義將更趨於全面。
最佳化產業布局為城市經濟職能演變留出空間
一個城市不是孤立的,是與周圍區域密切相關的,
城市經濟的發展在全球化、區域化的大趨勢下將更加依賴於區域合作分工。
合理最佳化的產業布局不僅限於滿足靜態和近期的發展需求,而是要面向中遠期,要以動態的思想指導產業布局,要為城市經濟職能的不斷升級演變留出一定的發展空間。
從北京產業布局現狀看,對未來發展空間考慮不夠導致城市發展受空間資源限制嚴重,而缺乏區域合作分工的實質性規劃導致北京城市經濟職能難以跳出小空間限制,進而影響到對
經濟中心職能的認識和把握。
“兩軸兩帶多中心”與產業布局
目前北京正在進行總體規劃修編,修編的依據是北京城市空間發展戰略中提出的“兩軸兩帶多中心”空間發展戰略。“兩軸”是指傳統中軸線和長安街的延伸;“東部發展帶”是指沿
順義、通州、
亦莊等重點發展產業的地帶;“西部生態帶”是指沿
昌平至沙河、門城至首鋼以及長辛店、
良鄉、黃村等地重點以生態為主題的建設和發展;“多中心”是指選擇適當的空間重點規劃建設新城,分別承擔不同的
城市功能,以提高城市的
服務效率和分散交通壓力。
對於這樣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來講,關鍵在於處理好城市經濟職能定位與產業布局調整之間的關係,要充分認識到合理最佳化的產業布局一定要為城市經濟職能的演變留出發展空間,要將北京城市經濟職能的定位放在世界性城市應起到的
經濟中心作用上,以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為指導進行產業布局,留出
區域分工接口。基於此,未來北京城市的東部和東南部將是產業重點布局的區域。
總結
綜上所述,城市經濟職能演變是一種必然,是與產業結構升級相一致的,而對於城市來講,城市空間資源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不斷提升城市經濟職能是城市發展必須面對的問題。合理最佳化的產業布局一定是為城市經濟職能演變留出空間的布局。
演變規律
產業布局是產業結構在地域空間上的投影。一般來說,區域發展總是先從某一兩個開發條件較好的節點上開始。隨著
區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點與點之間的經濟聯繫構成軸線,軸線經緯交織而形成網路(域面)。由此,產業布局演變大致遵循:由一個或者多個
增長極(點)向軸線和
經濟網路(域面)演變的規律。
從古自今的世界經濟版圖,隨世界
經濟中心的不斷轉移而變幻莫測。看似毫無規律的世界經濟版圖的演變過程,經過本文的仔細分析,發現世界經濟版圖的演變基本遵循產業布局演變規律,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循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