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學第一視野

基本介紹

  • 書名:生物/科學第一視野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 頁數:151頁
  • 開本:16
  • 品牌:現代
  • 作者:楊華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431018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組成的。有生命特徵的有機體叫做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無生命的包括物質和能量叫做非生物。地球上的植物大約有34萬種,動物約有200萬種,微生物約有3.7萬種。現存的動物只有原來地球上的動物的1/10。多種多樣的生物不僅維持了自然界的持續發展,而且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楊華編著的《生物(權威版)》是一本有關生物方面的科普圖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生命是什麼?
宇宙間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
你為病毒的生物
病毒和細菌之間的生物
動物和植物的區別
細胞是生命的基礎
單細胞和多細胞動植物
第二章 生物淨化和人類
人類對生物進化的干預
馴化和育種
濫用生物資源造成生物絕滅
生物進化的前景
第三章 生物的節律和生物鐘
生命的節律性和生物鐘
取決於各種地球物理力的節律
太陽日時鐘和節律
潮汐鐘,月周期生物鐘與節律
回巢和導航用的時鐘
確定年循環的24小時周期生物鐘
第四章 生物的生存鬥爭
有助於生存鬥爭的適應性變化
獲取食物的適應性變化
防禦的適應性變化
保護後代的適應性變化
第五章 現存動物中的最大類群——昆蟲世家
最早登入的動物
從無翅到有翅
從不能摺疊的翅到能摺疊的翅
從不完全變態到完全變態
傳粉昆蟲和社會性昆蟲
昆蟲的優勢地位歷久不衰
第六章 水陸過渡型的脊椎動物——兩棲類
魚石螈的後代
向更加適應陸地生活的方向發展
兩棲類脊椎的多樣性
兩棲動物興替史
兩棲類是水陸之間過渡型的動物
第七章 有羽毛的脊椎動物——鳥類
空中的後起之秀
鳥類的飛行適應
鳥類的始祖
鳥類的現代化進程
鳥類的進化、分化和分類
第八章 最高等脊椎動物——哺乳類的興起
哺乳類的出現在鳥類之先
哺乳動物的起源
哺乳動物的進步特徵
現存的一類原始哺乳動物——單孔類
白堊紀發展起來的低等哺乳動物——有袋類
第九章 生物光
光與生物
生物光的特性
生物發光的演化
生物發光的利用
第十章 生物電池
電與生物一
生物電——生物的電活動
神經衝動的解釋
心電描記器——一種記錄儀器
第十一章 脫氧核糖核酸與核糖核酸
遺傳機理的探究
核苷酸——鏈型分手的鏈節
來自細胞核的信使
把密碼譯成蛋白質分子
病毒、先天的誤差和未來

文摘

地球上的生命的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之一,是它能夠適應環境的變化節律。動植物也和環境一樣,表現出有節律的活動方式。按照這種活動方式,可以把它們分成兩類——夜行的和晝行的。夜行動物如鼠類、貓、梟、蟑螂和蛾子等,在夜間四出覓食,而在白天則靜臥休息。晝行動物如大多數嗚禽、蜜蜂、蝴蝶、蜥蜴和人類本身,都是在白天進食的。植物的活動方式也有晝夜之別。某些植物在白天開花,另一些則在夜間開花。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白天進行的;而它們生長最迅速的時候則在夜間。
濱海的某些動物,滿潮時在水下覓食,而退潮時則躲藏起來,避免暴露在空氣中。這類動物有牡蠣、蚌、藤壺和許多種蝸牛。另外一些動物如海鳥和“招潮”蟹等,則在落潮後露出來的海灘上踴躍覓食。
上述的活動方式是與晝夜或潮汐的循環相配合的。然而這些動物的反應並非單純地根據光照和潮汐的變化。在這些生物喪失一切藉以判斷時間的線索時,它們一般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日常的活動節律。如果把按潮汐規律活動的動物從海灘轉移到一個沒有潮汐更迭的環境裡,它的行為方式可能仍和它原來的棲居地海灘上的潮汐更迭相一致。
生物鐘這一術語指的是生物在沒有明顯的日、月或年的時間線索時,用以調節自身的活動方式的手段。生物鐘和生物的需要極相適應。它們極少受藥物、化學藥品和大幅度溫差的影響——而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大大改變一般的生理過程的速率。
生物鐘的機制尚是一個謎。對於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第一種理論認為,每個個體都有它獨自的計時機構。持有這種見解的人相信,這是生物出於對有節律的環境變化的適應,通過自然選擇而形成的。目前,它已獨立於環境而存在。按照這一見解,生物鐘並不是一種完善的計時機構,它不時需要根據自然光照和潮汐的周期,以及一年裡晝長的變化進行更正。
另一種理論認為,生物不斷根據它們所處的物理環境的有節律的變化而作出反應。因而,生物鐘的調整須包括對周圍各種細微的力的適應。如果這一見解正確:,那么基本生物鐘可能是一種完善的計時機構。
生物鐘似乎存在於生物體的各個部分,甚至存在於每個細胞或細胞的各部分。但是,目前仍然還沒有找到專門的計時機構。儘管仔細地研究了許多有節律的現象,甚至研究了各細胞之間的細微的化學差別,人們還沒有證據可證明其中哪一個起著生物鐘的作用。人們不但還沒有找到獨立存在的生物鐘,而且對於生物鐘的性質還沒有一個比較說得通的推測。
人類所具有的生物鐘和動植物的一樣。最明顯的是日常睡眠和覺醒的節律。與睡眠一覺醒周期相關聯的還有大量的日常變化。一天內人的體溫、心律和血壓的變化是早已知道的。內分泌腺體的活動、血液成分和腎臟分泌的各種物質也有日常變化。
如果把人隔離在恆定的溫度和光照條件下,他的_日常節律也和其他生物一樣,會是一種近似晝夜節律。在這種環境下,同一個人的各種生理過程的變化速率是各不相同的。這可能影響到這些生理過程之間原有的協調關係。
人們乘坐飛機由西向東或由東向西作長距離飛行後,便會出現這種情況。人經過這樣的飛行後到達目的地時,他的生理節律仍和他的出發地相一致。目的地的各種日常變化節律促使他的生理節律作相應的調整,以適應新的晝夜周期。但是,不同的生理過程受調整的時間是不同的,有的只在一二天之內就完全適應了,有的可能需要一星期左右。在這段時間裡,各種生理過程互相失調,因而機體便不能很好發揮作用。噴氣式飛機的駕駛員和機上的女服務員,由於長期在不同的經緯度之間往返飛衍,在他們身上這種情況變得越來越明顯了。
夏天,在北極地區一定的緯度上,晝夜的明暗差別很少,在那兒曾用人做過實驗。不同組的人帶上經過改裝的手錶,手錶表示的是假的日長——分別為22小時和27小時。要求這些參加實驗的人按表上的時間安排自己的日常活動。結果是某些人的生理節律適應了人為安排的活動周期;某些人的生理節律則頑固地維持著24小時的周期,最後,不同的生理機能之間同樣缺乏協調。
人類由生物鐘控制的日常節律還有其他種種表現。人對諸如化學品、藥物和輻射等刺激、有毒和有害因素的敏感性,在一天的不同時刻是不同的。眾所周知,在一天的某個時候,人的出生和死亡率大於另一個時候。婦女經期的長短因人而異。但有理由相信,它們也與基本生物鐘系統有關。
P24-26

序言

在地球上一切奇蹟之中,最令人驚異的就是生命——一個須用顯微鏡甚至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細菌、一隻極小的昆蟲、一頭笨重的大象、一棵大紅杉和一個人的生命——本身的表現。生命到底是什麼呢?沒有直截了當的答案。我們當然知道,某些東西是有生命的,還有些東西是無生命的。人、獅子、魚、櫟樹和薔薇當然是活的;岩石和冰柱以及像桌子和鋼柱這樣一些人造的東西,當然不是活的。但是有些東西卻不容易分辨它有沒有生命。
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組成的。有生命特徵的有機體叫做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無生命的包括物質和能量叫做非生物。地球上的植物大約有34萬種,動物約有200萬種,微生物約有3.7萬種。現存的動物只有原來地球上的動物的1/10。多種多樣的生物不僅維持了自然界的持續發展,而且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大自然是一個神秘的世界,充滿了有趣複雜、奇妙無比的各種生物和生物現象,不僅為我們展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生存空間,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永無止境的探索領域。人類就是在不斷探索和揭示這些現象中得到啟示和智慧的,從而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