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地球/科學第一視野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 頁數:152頁
- 開本:16
- 品牌:現代
- 作者:楊華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4310207
內容簡介
這就是我們的地球。這就是我們的家園。聯合國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為的是讓我們珍愛地球,因為人類只有這一個家園。
圖書目錄
地球的起源
古人對地球的認識
地球的形狀之爭
地球的旋轉運動
地球的內部結構
地球周長有多長
第二章 地球上的海洋
海洋是如何形成的
世界大洋的劃分
洋流的分布與成因
有趣的海底火山
奇特的海溝
海底世界的模樣
地球上有特色的海
豐富的海洋資源
第三章 地球上的陸地
大陸板塊的漂移
“新大陸”的發現
地球表面的形態
陸地上的主要河流
陸地上的湖泊
地球上人口的承載能力
地球上的生物種類
第四章 地球之肺——森林
森林是人類的老家
森林資源分布不均衡
亞馬孫森林及熱帶雨林
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
砍伐森林的教訓
第五章 地球之腎——濕地
濕地是人類的發祥地
濕地的生態效應
鳥類的樂園
我國八大濕地區
青藏高寒濕地
各國對濕地的保護
第六章 地球上的生物圈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生物圈的演化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人類與生物圈
生物的食物鏈
生物的主要分類
第七章 地球上的岩石圈
岩石圈的發現過程
岩石圈的物質循環
岩石圈的組成
我國大陸岩石圈結構特徵
第八章 地球的衛星——月球
月球是個靜寂的星球
月球的旋轉
月亮上的奇妙現象
沒有水的月海
月面上的輻射紋
人類的第一次登月
月球對地球的影響
人造地球衛星
第九章 地球大氣層
地球上的大氣壓力
地球的大氣層
地球的外層空間
文摘
關於地球的起源問題,前人已有相當長的探討歷史了。在古代,人們就曾探討了包括地球在內的天地萬物的形成問題,期間,逐漸形成了關於天地萬物起源的“創世說”,我國則有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在世界範圍內,流傳最廣的要數《聖經》中的“創世說”。
自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以後,地球起源的討論突破了宗教神學的桎梏,開始了對地球和太陽系起源問題的真正科學探討。1644年,法國科學家笛卡兒在他的《哲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第一個太陽系起源的學說,他認為太陽、行星和衛星是在宇宙物質渦流式的運動中形成的。一個世紀之後,法國博學家布封於1745年在《一般和特殊的自然史》中提出第二個學說,認為:一個巨量的物體,假定是彗星,曾與太陽碰撞,使太陽的物質分裂為碎塊而飛散到太空中,形成了地球和行星。事實上由於彗星的質量一般都很小,彗星不可能從太陽上撞出足以形成地球和行星的大量物質的。在布封之後的200年間,人們又提出了許多學說。這些學說基本傾向於笛卡爾的“一元論”,即太陽和行星由同一原始氣體雲凝縮而成;也有“二元論”觀點,即認為行星物質是從太陽中分離出來的。1755年,著名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提出了“星雲假說”。1796年,法國著名數學和天文學家拉普拉斯在他的《宇宙體系論》一書中,獨立地提出了另一種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由於拉普拉斯和康德的學說在基本論點上是一致的,所以後人稱兩者的學說為“康德一拉普拉斯學說”。整個19世紀,這種學說在天文學中一直占有統治的地位。
到20世紀初,由於康德一拉普拉斯學說不能對太陽系的越來越多的觀測事實作出令人滿意的解釋,致使“二元論”學說再度流行起來。1900年,美國地質學家張伯倫提出了一種太陽系起源的學說,稱為“星子學說”;同年,美國天文學家摩耳頓發展了這個學說,他認為曾經有一顆恆星運動到離太陽很近的距離,使太陽的正面和背面產生了巨大的潮汐,從而拋出大量物質,逐漸凝聚成了許多固體團塊或質點,稱為星子,進一步聚合成為行星和衛星。現代的研究表明,由於宇宙中恆星之間相距甚遠,相互碰撞的可能性極小,因此,摩耳頓的學說不能使人信服。
1932年,比利時天文學家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該理論認為宇宙在誕生前,所有的物質都高度密集在一個點上。這個點有著極高的溫度,大概在150億年前,它發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開。此後,物質開始向外大膨脹,先後誕生了星系團、星系、我們的銀河系、恆星、太陽系、行星、衛星等,並生成了化學元素。今天,我們看見的和看不見的一切天體和宇宙物質,都是在這一演變過程中誕生的。
科學家是如何推測出這場宇宙大爆炸的呢?這就要依賴天文學家的觀測和研究了。他們發現銀河系附近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飛奔的速度越快。對此,人們開始反思,如果把這些向四面八方遠離的星系的運動倒過來看,它們可能當初是從同一源頭髮射出去的,這是不是就證明宇宙之初發生過一次難以想像的宇宙大爆炸呢?
1965年,美國天文學家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發現了宇宙背景輻射,後來他們證實宇宙背景輻射是宇宙大爆炸時留下的遺蹟,從而為理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他們也因此獲得了1978年諾貝爾獎。
什麼是宇宙背景輻射呢?宇宙背景輻射指一種充滿整個宇宙的電磁輻射,頻率屬於微波範圍。有研究表明,宇宙大爆炸發生後約30萬年,遺存的熱氣體發出的輻射四處穿透,就成為宇宙背景輻射。宇宙背景輻射中包含著比遙遠星系和射電源所能提供的更為古老的信息,因此對研究宇宙起源極有幫助。
1989年11月,美國發射了“宇宙背景探測者號”衛星(簡稱“科勃”),12月,“科勃”首次探測深空時,證實宇宙始於一次猛烈的大爆炸而均勻擴張並冷卻至現在的狀態。後來,美國宇航局的宇宙背景探測器還發現了宇宙誕生時原始火球的殘留物。
大爆炸宇宙論的創立,闡釋了太陽系和地球的起源。同時,標誌著人類用科學的思辨推開了通向宇宙的門扉,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P2-4
序言
在古代,人們生活在大地上,由於受到山脈、沙漠和海洋的阻隔,活動的範圍不廣,科學也不發達,對大自然的一些現象只是憑著自己直覺的印象來判斷。當一些現象沒法解釋的時候,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幻想,甚至蒙上了許多神秘的色彩。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類足跡的拓展,人類逐步認識到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使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日益深入。
地球是一個活躍的行星。根據板塊構造說,地殼由幾大板塊構成,這些板塊漂浮在熾熱的地幔上緩慢移動。在板塊交界處常常存在許多巨大的斷層,致使地震發生、火山噴發。地球的外殼非常年輕,它不斷受到大氣、水和生物的侵蝕,並在地質運動中不斷地重建。這樣的地殼構造在太陽系中是獨一無二的。
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積的71%,包括中心部分的洋和邊緣部分的海,約占地球上總水量的97%。目前人類已探索的海洋只有1 O%,還有90%的海洋是未知的。地球上的森林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氣,維繫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使人類不斷地獲得新鮮空氣。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將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使溫室效應變得越來越嚴重。
人類探索太空後,才對自身居住的地球有了更多的認識。地球有一個衛星——月球,圍繞地球運動。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月光灑滿大地,總會讓人產生無數的聯想,為人類的生活平添了許多情趣。截止目前,人類唯一到達的另外一顆星球就是月球。
人類在具有環保意識以前,一直以為地球上的海、陸、空無窮無盡,從不擔心把千萬噸廢氣排向天空、把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倒進海洋所造成的後果。當人們意識到工業化、生活污染所帶來的副作用的時候,溫室效應、水資源污染、能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就無情地擺在面前。
這就是我們的地球。這就是我們的家園。聯合國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為的是讓我們珍愛地球,因為人類只有這一個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