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空心論

地球空心論

哈雷的地球空心理論是指地球內部由多個空心球體套起來組成。球體間的空隙處植物茂密,氣候宜人。在地球表面有可以通入地心世界的通道,找到這些通道人們就可以進入地心世界。

地球空洞說是一個認為地球是一個中空的星球的理論,該理論還經常認為地球有一個適宜人類居住的內表面。雖然,在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有關冒險的文學作品使這一理論變得流行和平常。但如今這一想法只得到了很少的支持,大多數科學家認同地球是一個實心的天體,並認為地心空洞說是偽科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球空心論
  • 外文名:Hollow Earth theory
  • 定義:地球內部由多個空心球體
  • 類別:星球理論
  • 地球的質量:6e24kg
理論介紹,地心的秘密,希特勒看法,發展歷史,早期歷史,19世紀,

理論介紹

地球物理學者一般都認為,地球的質量有6兆(1兆=100000000萬=10000億)噸的十億倍,假如地球內部是實體,那質量將不止於此,因而引發了"地球空洞說"。
俄羅斯物理學家費多爾·尼沃林是堅持“地球中空說”的主要科學家之一,他曾因為提出了“新物理學”理論而在全球科學界一舉成名。
尼沃林的“新物理學”理論認為:我們的地球在形成之初,只不過是飄蕩在宇宙中的一團巨大冰塊,在太陽和宇宙能量的影響下,它開始受熱變成熔岩狀態,接著又開始慢慢冷卻,地球表面便形成了堅硬的岩石層,但岩層底下的熔岩卻仍然保持著沸騰狀態,岩漿受熱不斷膨脹,形成氣體擴散到地球外面,經過數億年的這種膨脹和擴散後,地球中心事實上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空殼”。尼沃林認為,氣體大規模擴散的主要出口就在南北兩極,現在,那裡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的“巨大洞穴”就是明顯的地質學證據。
事實上,除了俄羅斯物理學家費多爾·尼沃林外,還有其他許多科學家相信“地球中空說”理論,他們認為地球內部可能存在著一個巨大的洞穴,裡面或許有另一顆星體,有適宜的氣候、獨特的植物和動物、特殊的文明等,儘管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誰也無法斷然否定。

地心的秘密

1965年12月24日《拜爾德日記》曝光,記錄了美國退役海軍拜爾少將1947年與地下文明的一次奇遇,他們反對地上文明將核技術軍事化,因為他們曾切身體會過那種世界毀滅的恐怖後果。
拜爾德在日記中寫道,1947年他曾率領一支探險隊,從北極進入地球內部,不可思議的是拜爾德竟然看到了長滿綠樹的山谷,山谷中還有小溪流過。這裡是北極應該是冰雪的世界!拜爾德還發現了一個龐大的飛碟基地和地面上已絕種的動植物,飛碟基地里還居住著擁有高科技的“超人”。
這些神秘人告訴他,這個地下世界名為“阿里亞尼”。原本他們不願意與外部世界的人接觸,但自從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2顆核子彈以後,他們意識到外部世界的人們所掌握的這種武器極有可能毀滅整個世界,便派出飛行器與地上超級大國進行交涉,但未得到積極的回應,一些飛行器還受到了戰鬥機的攻擊。那些神秘人預言,如果人們使用原子武器,地上世界很可能會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屆時人類將再次進入黑暗時代。返回美國後拜爾德立即向最高當局匯報了這一奇遇。他在日記中繼續記錄著那個神奇的發現:“那塊土地在北極,那個基地是一個巨大的謎。
地球空心論

希特勒看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去六十年了,仍然無人正式宣布希特勒的具體下落。前蘇聯紅軍在柏林發現了一具燒焦的屍體,有人認為是希特勒的,也有人認為不是,一直眾說紛紜。納粹德國留給人們的懸念不僅是希特勒一個人。盟國戰後發現,有2000多名德國和義大利的科學家不知去向。
如果告訴你:“希特勒在柏林陷落前最後一刻逃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你一定覺得非常新奇。其實,這一說法並非新穎的奇談怪論,而是一群人極其認真的理性推導。這些人遍布世界各地,有專門的研究團體,幾十年初衷不改,一面堅持深入蒐集各種歷史資料,一面不斷關注科學家和探險家的最新發現。
一位名為恩斯特·祖代爾的作者寫了一本名為“飛碟- 納粹的秘密武器?”的書,書中宣稱,希特勒和他的最後一支部隊上了潛艇, 逃到阿根廷,然後在南極一個通往地球內部的洞穴里建立了飛碟基地。而加拿大安大略的“空心地球研究會”則認為,希特勒和他的精銳部隊通過一條地下隧道,在一個簡易機場登上一架沒有任何標記的飛機,一直飛到南極洲,在南極的開闊地帶,他們進入地下世界,不再與人類歷史發生任何聯繫。以上兩種說法各不相同,但一致認為,希特勒“從南極進入了地下世界”。
其實,這些被叫做“空心地球理論信仰者”的人所關心的,並不在於希特勒的下落,他們孜孜以求的目標是地球本身的奧秘。
空心地球理論出現至今已有三、四百年。儘管現代科學已經證明地球是一個圓形的實體,空心地球理論並非是違反科學、荒誕不經的妄言臆斷,其實,它恰恰源於十分嚴肅的科學研究。第一個提出“空心地球”構想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發現了哈雷彗星的英國天文學家——埃得蒙·哈雷。哈雷1692年的想法對今天來說,雖然十分離奇——他認為空心的地球裡面還有三個一層套一層的球體,但的確基於實際的觀察研究。他發現,地球有多個磁場,而且位置和強度在不斷變化。這一發現導致“磁偏角”理論的確立和陀螺儀的發明,至今仍然對航海、航空、航天發揮著重要影響。限於歷史條件,哈雷生前未能證明他的理論。
哈雷創立“空心地球說”以後,這一領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推測、論證,其中主要的有三種:
第一種說法認為:南北兩極都有巨大而隱蔽的洞穴,通過這些洞穴可以進入另一個文明世界。那裡面有太陽和另類的人。
第二種說法(也叫“翻轉地球說” )認為:地球人類其實生活於地球的內圓表面。人類之所以能穩穩地立於地面,是因為地球自轉的離心力,而非萬有引力。太陽位於空心地球的中心,一半明亮一半黑暗,由此產生白天、黑夜。星星則是懸在空中的大冰塊。
第三種說法叫做“空心/翻轉說”。據說,希特勒以及他的一些高級顧問就相信這一理論。希特勒甚至據此派出一支特遣艦隊到波羅的海地區,用超距照相機,對著天空仰拍英國艦隊的照片。
幾百年來,在“空心地球”這個舞台上,各種角色不斷湧現,形形色色的悲喜劇色彩紛呈。19世紀,美國紐約一個叫賽路德·太德的人,大肆宣傳“空心地球說”。此人原是一個煉丹術士,就是他首先提出“空心地球中心的太陽半邊發亮半邊暗”。他在佛羅里達買了一塊300英畝的地,從此改名為克勒士,成立了名為“克勒士流”的宗教團體,自封為教主。
一本由威利斯·愛默生撰寫的挪威水手奧拉夫·簡森的傳記小說,記載了他在地心世界的經歷。他們的船從北極的一個通道進入地下,到了一個叫做阿哥哈塔的地方,並在那裡住了兩年。
“空心地球理論”的創立者沒有想到,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理論越發受到科學界的冷落,卻極大地激發了探險家和作家的熱情。
探險家們奔向南極、北極以及其他可能的地方,尋找地下通道。雖然他們的主要目的都落空了,但收穫並不小。1838年,美國派出的一支探險隊首次向世界宣布,他們發現了地球上的第七大洲——南極洲。
地球空心論
作家們也身手非凡。幾百年來,以“空心地球”、“地心人類”為背景的各類作品層出不窮、綿綿不斷,近幾十年更是頻頻出現於影視界,成為最熱門的題材之一。這類作品不僅是科幻作品的先驅,也是很多門類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參照系。
在這些作品裡,“地心人類”具有幾個共性:
1、他們是與地球人相似的高等靈長類;
2、他們的歷史比地球人的歷史更長,擁有更高級的文化和技術;
3、他們原來生活在地球表面,為躲避戰爭和自然災害而避入地心。
如果說以上具有人文、社會意義的描寫目前看來是虛幻而無法證實的,其反映自然、環境的描寫,鏡子。
科研人員在羅馬尼亞發現了一個550萬年前開掘的洞穴,洞內的生態系統里,生活著遠古昆蟲;一英里的地地下,有以石頭為生的細菌;深海火山附近,種類眾多的魚蝦活躍在300多度的環境裡;更深的海底里,還有大量完全不需要陽光和氧氣的極端微生物。這類景象在有關“空心地球”的作品裡有更系統、更全面的描寫。
“空心地球理論信仰者”們尚未找到“空心地球”的直接證據,卻先於科學家們表達了部分真理。他們關心的、也是世界應該關心的問題是:地球內部究竟是個什麼樣?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人類向地心探索的進程還不及蛋殼的十分之一。在人們嚮往太空、外太空的時代,地心不也是個大誘惑嗎?

發展歷史

早期歷史

在古代,關於地下的理論有很多種,而且經常和“地獄”混淆在一起。
愛德蒙·哈雷於1692年提出,地球是一個有著三個殼的星球,其中最外一個殼深500英里,每個殼都是同心的,有各自的磁極,而且它們彼此之間都由大氣層隔開,最內部是一個直徑與金星、火星、水星差不多大的實心核,每一層殼都以不同的速度旋轉。哈雷認為,這一理論有助於解釋在兩極地區指南針無法準確指向的現象,他認為,內部大氣層是會發光的,從兩極地區漏出來的內部大氣形成了極光。
一些人認為萊昂哈德·歐拉支持地心空洞說。不同的是,歐拉認為地球內部沒有多個殼,而是有一個直徑600英里的小太陽,來為地內文明照明。
約翰·萊斯利爵士(Sir John Leslie)詳細闡述了這一思想,他認為地內有二個太陽,他將它們命名為普魯通和普羅塞爾皮娜(冥後,Proserpina)。

19世紀

1818年,小約翰·克里夫·西蒙(John Cleves Symmes, Jr.)提出,地球是中空的,它有一個厚約800英里(1300千米)的殼,在兩極處有約1400英里(2300千米)的開口。西蒙成為了最著名的地球空洞說支持者。在他的追隨者詹姆斯·麥克布萊德(James McBride)的幫助下,他試圖組織一次計畫,去北極探索地球空洞的北極開口,但新上任的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1829年至1837年在任)終止了這一計畫。西蒙於1829年逝世。
然而,另一個地球空洞說的追隨者耶利米·雷諾茲(Jeremiah Reynolds)仍繼續進行有關地球空洞說的演講,並要求進行探險。當西蒙逝世後,他便不再談論地球空洞說了。很顯然,雷諾茲曾試圖自己去進行一場探險,但後果如何至今仍不清楚。(關於雷諾茲的資料很粗略並且互相矛盾:人們甚至沒有一張他的照片。一些人認為他的目的完全是為了錢,他提出探險完全是在欺騙且最後下落不明。另一些人認為他試圖自己組織一次探險但失敗了,然後錯過了1838年至1842年的大美國探險行動(Great U.S. Exploring Expedition),再後來,他就變得不為人知了。)
雷諾茲的行動導致了大美國探險行動,這一行動也被廣泛地稱作“威爾克斯探險”(Wilkes Expediton),雷諾茲沒有參加這一探險,因為在號召此一探險時他遇到很多使他不快的事。
西蒙沒有寫任何書來表達他的思想,但別人有寫:麥克布萊德在1826年寫了《西蒙的同心球體理論》(Symmes' Theory of Concentric Spheres)一書。似乎,雷諾茲於1827年寫了《美國季刊評論中關於西蒙的理論的評論》(Remarks of Symmes' Theory Which Appeared in the American Quarterly Review),這書是由一些分開的小冊子組成的。1868年,W·F·里昂(W.F. Lyons)教授出版了《空洞地球》(The Hollow Globe)一書,提出了一個類似西蒙理論的理論,但沒有提及西蒙的理論。此後,西蒙的兒子阿美利加(Americus)出版了《西蒙的同心球體論》(The Symmes' Theory of Concentric Spheres)一書,直接對西蒙的理論進行了記錄。
20世紀初的地球空洞說支持者威廉·里德(William Reed),於1906年寫了一本名為《極地幻影》(Phantom of the Poles)的書。他提出了空心地球的觀點,但不認為存在內殼和地心小太陽。
再後來,馬歇爾·加德納(Marshall Gardner)(很明顯,這是科學作家馬丁·加德納(Martin Gardner)的化名)於1913年寫了一本名為《一次去地內的旅行》(A Journey to the Earth's Interior)的書,1920年該書再版時內容擴充了。他認為地心有一個小太陽,他甚至製造了一個會運轉的空心地球模型並且申請了專利(專利號:1096102)。加德納沒有提到里德,但提到西蒙以證明自己的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