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保護與管理體制創新》是2013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玉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環境保護與管理體制創新
- 作者:汪玉奇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7月1日
- ISBN:9787516128022
《生態環境保護與管理體制創新》是2013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玉奇。
《生態環境保護與管理體制創新》是2013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玉奇。1內容簡介《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學術文庫·生態環境保護與管理體制創新: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為樣本》隨著我國環境問題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
《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創新與建設美麗中國實踐探索》是《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創新與建設美麗中國實踐探索》編委會編著的圖書。內容簡介 生態文明建設關係人民生活,關乎民族未來。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戰場和根本措施,是中國長期穩定發展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目標之一。為了更好的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堅持自然資源資產的公有性質,創新產權制度,落實所有權,區分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權利和管理者權力,合理劃分中央地方事權和監管職責,保障全體人民分享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收益。堅持城鄉環境治理體系統一,繼續加強城市環境保護和工業污染防治,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對農村地區的覆蓋,建立健全農村環境治理體制機制,加大對農村...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落實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大舉措,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指導生態環保領域的戰略安排,是實現生態文明領域改革、補齊全面小康環境短板的有效途徑。
《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是根據 《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 《生態環境部 “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制定。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21年9月26日印發實施。印發信息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自治區“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
《意見》內涵豐富,思想性、實踐性、指導性、可操作性很強,是指導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環境保護工作的綱領性檔案。全文分為全面提高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水平、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民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改革創新環境保護體制機制3部分。出台背景 “十一五”期間,國務院召開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把環境保護擺...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全文共9個部分35條,包括總體要求;強化主體功能定位,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推動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循環高效使用,推動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切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一灣一策,點面結合。聚焦重點海灣(灣區),以解決突出海洋生態環境問題為導向,實施“一灣一策”差異化治理。在典型區域和關鍵環節開展示範,進行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綜合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改革創新,多方共治。以生態環境領域數位化改革為牽引,推動海洋生態環境治理領域改革創新。引導和推動社會各方...
一、新中國70年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探索 二、黨的十八大之前我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四、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路徑探討 第一章 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第一節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一、以提高環境影響評價檔案質量為核心的實務管理創新 二、開展...
堅持自然資源資產的公有性質,創新產權制度,落實所有權,區分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權利和管理者權力,合理劃分中央地方事權和監管職責,保障全體人民分享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收益。堅持城鄉環境治理體系統一,繼續加強城市環境保護和工業污染防治,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對農村地區的覆蓋,建立健全農村環境治理體制機制,加大對農村...
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聯動執法機制,形成防範和打擊環境違法犯罪的工作合力。實施全省環境監管格線化管理,掛牌督辦了一大批環境違法問題。完善全省空氣、地表水、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路,基本形成國控、省控、市控三級為主的環境監測網。 ——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進一步提升。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監管制度進一步完善,監管監測...
制定常德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管控基本要求暨環境管控單元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構建國土空間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環境風險隱患得到初步化解,石煤礦山污染、河道非法采砂、岸線違規建設等生態環境安全隱患得到有效遏制。生態環境保護機制體制日趨完善。“十三五”期間,常德市強力推進生態環境部門機構改革、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
遵循生態系統整體性、生物多樣性規律,合理確定種養規模,建設完善生物緩衝帶、防護林網、灌溉渠系等田間基礎設施,恢復田間生物群落和生態鏈,實現農田生態循環和穩定。最佳化鄉村種植、養殖、居住等功能布局,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打造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環境優美的田園生態系統。(十七)創新草原保護制度 健全草原產權制度...
改革創新突破更多。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按照“一年一部環保法規”的節奏,制修訂6部地方性法規、21項地方標準。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環境保護企業“領跑者”制度。出台《天津市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創造性開展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回頭看”,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