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井子組

甘井子組,松下進1931年命名。為白雲岩、灰質白雲岩夾白雲質灰岩,並發育燧石條帶。主要分布於遼寧大連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井子組
  • 外文名:Ganjingzi Fm
  • 地層單位編碼:05-21-1007
  • 地層地質年代:Z
  • 階代碼:Z
  • 地區代碼:19
命名,沿革,特徵,層型,構成,產物,疊層石,微古植物,分布,備考,

命名

松下進,1931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遼寧大連甘井子地區椒樹房—三道溝,參考剖面位於瓦房店市泡崖—袁家溝。分布於遼寧旅順大連復州城地區。

沿革

1931年松下進命名的甘井子階, 系遼東半島上震旦統(關東統) 進一步劃分的7個階之一。1959年俞建章等在大連附近甘井子地區實測了代表性剖面(椒樹房—三道溝剖面),保留甘井子名稱,建立甘井子組,其地層範圍與原甘井子階一致,1973年後,遼寧區測一隊經過1∶20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後,將遼東地區震旦系地層層序及名稱統一起來。目前文獻中,甘井子組參考剖面多指瓦房店市泡涯—袁家溝剖面。

特徵

層型

正層型 遼寧大連金縣大拉樹房—茶葉溝剖面。遼寧區調隊,1985,J-51-2 8-A(大魏家幅)、J-50-28-C(金縣幅)區調報告。

構成

本組下部為深灰色中厚層泥晶灰岩及淺灰、淺肉紅色中厚層疊層石白雲岩,夾砂屑灰質白雲岩;中部深灰色中厚層泥晶灰質白雲岩、砂屑灰質白雲岩,局部夾矽質層及石英砂岩透鏡體;上部為淺灰、灰白色灰質白雲岩夾疊層石白雲岩。底部以淺灰色疊層石白雲岩與南關嶺分界, 與下伏南關嶺組為連續沉積,整合接觸。該組岩層具交錯層理、波狀層理、單斜層理、沖刷面鳥眼構造,屬局限台地相沉積。復州地區,本組頂部被寒武系鹼廠組假整合覆蓋。 旅大地區,本組與上覆營城子為連續沉積。

產物

疊層石

本組產疊層石: Jurusania cylindrica, Baicalia f., Kussiella f.,?Anabaria cf. Juvensis 等

微古植物

微古植物: Leiopsophosphaera densa, L. Infriata, L. Aperta, Trachysphaeridium incrassatum, T. Hyalinum, Zonosphaeridium minutum, Siphonophycus simplex, Eomycetopsis sp., Gloeodiniopsis lamellosa 等。

分布

本組岩性穩定,廣泛分布於旅大—復州一帶。厚度由北向南增厚,復州地區409m, 旅大地區614—906m。

備考

編撰者:尹崇玉
作者1:俞建章
年份1:1959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