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諾外方傳教會

瑪利諾外方傳教會

馬力諾外方傳教會,又名美國天主教傳教會(拉丁語:Societas de Maryknoll pro missionibus exteris,簡稱 M.M.;英語:Manyknoll Fathers 或 Catholic Foreign Mission Society of America)是美國第一個天主教傳教修會。1918年,瑪利諾外方傳教會派出的第一批傳教士到達中國廣東省。目前,瑪利諾外方傳教會擁有超過550名傳教士,分布於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亞洲的台灣、香港、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力諾外方傳教會
  • 外文名:Societas de Maryknoll pro missionibus exteris
  • 又名:美國天主教傳教會
  • 簡稱: M.M.
馬利諾外方傳教會,地址,來源,在華傳教,迅速發展,被驅逐出國,繼續在台活動,現狀,

馬利諾外方傳教會

地址

瑪利諾Maryknoll)是其在紐約總部的地名,原意為聖母山。

來源

瑪利諾外方傳教會於1911年成立於美國紐約。發起人是華爾實(James Anthony Walsh ,1867-1936)和波拉斯(Thomas Frederick Price,1860-1919)2位神父

在華傳教

1918年末,波拉斯、華理柱、福爾德等4名第一批來華瑪利諾神父到達中國廣東省陽江縣。他們是最早來華的美國天主教神父。此後,瑪利諾外方傳教會陸續接管了5個教區:江門教區(1924)、嘉應教區(1925)、梧州教區(1930)、撫順教區(1932)、桂林監牧區(1938)。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成長最快的一個在華天主教修會。

迅速發展

1924年,教廷從廣州教區劃出新會、台山、陽江、赤溪、茂名、信宜、電白、羅定、鬱南、花縣、雲浮等縣成立江門教區,交給瑪利諾會負責。江門教區至民國26年,有外國傳教士50多人,中國傳教士12人,教徒7000餘人;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有教職人員70餘人,教徒達12800人。
1925年,瑪利諾傳教會又接管了從汕頭代牧區分出的嘉應自治區,主教福爾德(Francis X. Ford),下轄梅縣、興寧、蕉嶺、五華、平遠、龍川、和平、連平8縣,有教堂10座(另5座尚未竣工),小堂37座,教徒4000餘人;1935年有外國神父26人,教徒23000餘人。1935年獲奉委為該會第一位主教。
1925年,梧州教務脫離廣西改屬江門。1930年設立梧州自治區,1934年升為監牧區。
1933年,桂林也由南寧代牧區移交給梧州教區,1938年成為監牧區。
1925年,瑪利諾傳教會到東北傳教,1932年接管了從瀋陽教區分出的撫順監牧區。

被驅逐出國

1949年以後,具有“美帝”身份的瑪利諾會在華主教都受到了嚴厲的鎮壓:嘉應教區福爾德主教(Francis X. Ford)於1952年2月21日死於獄中;江門教區主教華理柱(James Edward Walsh ,1891-1981),1936年回國任馬利諾外方傳教會的第二任總會長,1948年再度來華,出任天主教教務協進會秘書長,在1958年10月18日在上海被判處20年徒刑,直到1970年7月10日,因中美關係將要有重大變化,才被提前釋放,成為最後一個離開中國的西方傳教士。

繼續在台活動

1950年10月6日,教廷將台灣中部台中、南投、彰化、雲林等縣從高雄監牧區分出,成立為台中監牧區,並於1951年1月26日委任瑪利諾會的蔡文興神父(William F.Kupfer)為首任主教。於是原來在大陸傳教的瑪利諾會士神父陸續來台傳教。此後瑪利諾會的會士增加,在台北、新竹、台南、高雄等教區傳教或從事社會服務。

現狀

目前還有三十二位瑪利諾會士在台灣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