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心中學

聖心中學

聖心中學的前身是聖心書院,聖心書院的前身是丕叢書院,該書院原附屬在法國領事館內,由於外國領事館等外事機構需要培訓人才充當譯員,因而附在領事館內開設一間以學外文為主的書院。後來法國領事館遷往沙面,因而丕叢書院也遷至過去稱為約瑟路(即現市三中的校址),興建一間頗具規模的學校,命名聖心書院。解放初期,與明德女中一起將學校獻給政府,合併成市立第三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心中學
  • 別名:聖心書院
  • 創建時間:1860年
  • 類別:公立學校
  • 所屬地區:中國 廣州市
  • 院系設定:普通中學
簡介,教學內容,書院校長,

簡介

座落廣州市大新路的廣州市第三中學,原是法國天主教廣州市教區興辦的聖心中學和明德女子中學兩間學校的原址。
聖心中學的前身是聖心書院,聖心書院的前身是丕叢書院,該書院原附屬在法國領事館內,由於外國領事館等外事機構需要培訓人才充當譯員,因而附在領事館內開設一間以學外文為主的書院,從事培養翻譯工作人員。後來法國領事館遷往沙面,因而丕叢書院也遷至過去稱為約瑟路(即現市三中的校址),興建一間頗具規模的學校,命名聖心書院。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加強對私立中學管理,課程設施必須按照政府規定,從而取消宗教課程,將校名聖心中學改為啟育中學,後與明德女中一起將學校獻給政府,合併成市立第三中學。
該校始建於1860年左右,原來建築是兩層大木樓,開始建築時由一法國神父負責施工,全部用上等柚木建造。樓房建造得非常考究、精美,除安裝玻璃窗門外,內加百葉窗。二樓部分作禮堂用,部分作為教室。樓下全部是教室。正門向南,並在正門上建造一個觀察時間像時鐘的日晷,以代替時鐘。二樓東邊是化學實驗室,下面為飯堂,再東邊即現安仁里的平房作為學生宿舍。1916年,一個化學老師用電進行化學試驗,插電座時引起失火爆炸,化學實驗室因而被焚毀。 這間學校全部招收的是男學生,而教師亦全是男性。

教學內容

聖心書院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學英文、法文,兼學中文。校長是法籍黎神父,教師大多數為外籍修道士,也有少數中國教師教中文。因為學生畢業後英、法文水平較高,外文能講善寫,因此,大多數參加與外事有關的部門工作。如英語班專科畢業生顏世隆,後來就是在外貿單位工作;羅劍生在海關工作;法文班專科畢業生蔡忠信、陳伯良畢業後,又在韜美醫院(現靖海路的廣醫附屬醫院)專攻醫科,繼續深造,成為有名的醫生。其他在郵政、洋務、醫院等部門工作的許多人才也是聖心書院培養出來的。
因為教會辦學的目的是為了傳教,所以教徒子女入學享受減免學費的待遇。在教學內容方面,除照一般普通中學課程外,每周加授一小時的道理課程,由神父主講,在學生中灌輸宗教思想,也宣揚西方文明,使學生培養成為教會所需要的人才。
聖心書院的學生人數不多,為了擴大招生名額,教會曾派人去法國購買全套管樂器,購回後由馬修道指揮教練。當時社會上懂得管樂器的人還不多,有的學生為了學音樂或樂器,慕名而來投考這間學校的也大不乏人,因此學生人數銳增。

書院校長

聖心書院校長最初由法籍黎神父擔任,後來中國政府明文規定要由中國人擔任校長職務,書院亦改為普通中學,新聘請在香港聖約瑟英文書院畢業出來的朱壽山擔任校長職務,他不但有一定工作能力,而且在社會上也有些聲望,學校辦理得較有起色。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10月廣州市淪陷,書院被迫停辦,教師星散,朱校長也去了香港,學校成為收留無家可歸的教徒及顛連無告者的貧苦人民棲身之所。
抗戰勝利後,教會決定復辦聖心書院並改名為聖心中學。聘請原聖心書院畢業生方碩梅為校長。方碩梅是梅州市梅縣區教區聖瑪利諾外方傳教會教徒,他在聖心書院畢業後,在原校任職一段時間,再由美國主教福爾德介紹他到美國爹屯大學專攻土木工程,並取得碩士學位,抗戰前畢業返國,在國民政府機關任職。抗日戰爭勝利後,才回廣州擔任校長職務。他在任職期間,課程設定和人事安排概照省教育廳規定。至於財政實權則掌握在外籍主教魏暢茂手中。復辦初期學校經費不足,由教會作適當補貼,所以教會也掌握了學校部分財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