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無礙法界 佛教術語,四法界之一。同於理事無礙觀。法界者,總稱事理之法之語也。見玄門條。
華嚴宗把法界分為四種,即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這四種法界,代表了對世界的不同層次的認識,第一種是凡夫的認識,後三種屬於佛智...
為四法界中之理事無礙法界。據華嚴法界觀門所舉,於理事無礙觀開立有十門,即:(一)理遍於事門,謂能遍之理,其性無分限,所遍之事,則有分位差別,然...
三法界 1、理法界,即真空觀。所謂真空,“非斷滅空,非離色空,即有明空,亦無空相”。2、理事無礙法界,即理事無礙觀。理無形相,全在相(事)中,...
屬四法界中事事無礙法界之內容。又作法界無盡緣起、十十無盡緣起、十玄緣起、無盡緣起、一乘緣起。華嚴宗主張,千差萬別之現象界,其法性(梵dharmata^ )具有...
又作無盡法界。 若總觀以上四法界,則稱為四法界觀;若分別觀之,則逐一稱為事法界觀乃至事事無礙法界觀。關於四法界之修行次第,即依序由最初之事法界觀...
即四法界中的理法界觀。分為會色歸空觀(四門)、明空即色觀(四門)、空色無礙觀、泯絕無寄觀等四句十門。理事無礙觀 即理事無礙法界觀。分為理遍於事...
華嚴宗所立,即真空絕相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見三觀條。 佛學術語,法界觀,為華嚴宗觀門之樞要,可分為真空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等三觀。法界...
此理法界超出人之思慮與言詮,勉強定名為空,然此空亦非絕對之境地。2.理事無礙法界,即指本體與現象相即相入之法界,二者交相融貫,事若無理則不成,理...
當於賢首之真德不空宗。諸法原非偏有偏空。空為即有之空,有為即空之有也。故為互融雙絕而不礙兩存之宗。約於四法界中理事無礙法界而立。
一真法界包括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大乘教裡面,相宗所說的轉八識成四智,法相宗轉八識成四智,跟禪宗裡面大徹大悟、明心...
本書作于澄觀晚年,以理事立論,強調法界包含一切。認為第一觀“真空”即為“理法界”,第三觀“周遍含容”即為“事事無礙法界”,“十玄”理論即以十門解釋...
杜順大師又在“法界觀門”中開真空觀為會色歸空觀、明空即色觀、空色無礙觀、泯絕無寄觀四句;開理事無礙觀為理遍於事門、事遍於理門、依理成事門、事...
四法界 ①事法界。指宇宙萬有事法,彼此一一差別,各有分齊;②理法界。指諸法平等的理性,即真如;③理事無礙法界。是說有差別的事法與平等的理性,互相溶...
當時有一位達觀禪師,常常與尚書陸平泉,中書徐思庵,參見雲谷禪師請示「華嚴經」的要義,禪師便為他們發揮「四法界」(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
由此而立四種法界:一、事法界(謂眾生色心諸法一一差別,各有分齊);二、理法界(謂諸法雖呈差別而同一性體);三、理事無礙法界(謂理由事顯,事攬理...
理事關係是中國佛教經常提到的,像法相宗、華嚴宗對此都有所探討。特別是華嚴宗,以“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和“事事無礙法界”的四法界...
謂佛以身智無礙光明遍照理事無礙法界也。’法相家亦如天台,主張三身配屬之說。義林章七末曰:‘瓔珞經云:毗盧舍那佛是受用身,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也。’...
法藏很善於利用教具,由此及彼,由淺入深,進行直觀教育。為了說明事事無礙法門,即事物與事物之問圓融無礙的關係,他概括為因陀羅網境界門。他為武則天和那些...
有這種理,有這種事,那么我們依照這個事理去修行,如同《華嚴經》講的‘事無礙法界,理無礙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在自性裡邊來講,我們和...
拂除悟 跡,達自如無礙之境,稱踏末後牢關。或將分破第六、第七、第八識解釋為破三關。或以悟入華嚴宗所說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解釋為破...
(中略)此雲種種也。毗盧遮那,雲光明遍照也;言佛於身智,以種種光明,照眾生也。或曰毗,遍也;盧遮那,光照也;謂佛以身智無礙光明,遍照理事無礙法界也。
而“現”出“大圓鏡”智,於此圓鏡總智“內”復“放十種”別智(十波羅密)之“微妙寶光”,令“流灌”於“十方”法界,“盡虛空際”,而成理事無礙法界...
或曰毗,遍也;盧遮那,光照也;謂佛以身智無礙光明,遍照理事無礙法界也。”原為太陽之意,象徵佛智之廣大無邊,乃歷經無量劫海之修習功德而得到之正覺。
四法界 ①事法界。指宇宙萬有事法,彼此一一差別,各有分齊;②理法界。指諸法平等的理性,即真如;③理事無礙法界。是說有差別的事法與平等的理性,互相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