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民族人口,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全村國土面積5.66平方公里,有耕地總面積5,483.00畝(其中:田580.00畝,地4,903.00畝),人均耕地2.98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0.00畝,有效灌溉率為1.09%,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3,0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56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39畝,主要種植甘蔗.茶葉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五通,無路燈。全村有7戶通自來水,有55戶飲用井水,有38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85.75%)。有43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1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25.7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4戶(總數的7.82%)。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1.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1.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6輛,機車5輛。
到2008年底,全村有8個村民小組已通自來水;有8個村民小組已通電;有8個村民小組已通路;有8個村民小組已通電視;有8個村民小組已通電話。有8個村民小組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6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6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2008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418.4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81.03萬元,占總收入的75.29%;畜牧業收入11.9萬元,占總收入的8.43%(其中出欄肉豬190頭,肉牛60頭);林業收入5.39萬元,占總收入的1.56%;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10.2萬元,占總收入的3.16%;工資性收入7.61萬元,占總收入的6.75%。農民人均純收入1397.00元,農民收入以甘蔗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8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5人(占勞動力的0.87%),在省內務工46人,到省外務工49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11.62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民族人口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轄老寨、央靠茸、等1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49戶,共鄉村人口1835人,其中男性921人,女性914人。其中農業人口1835人,勞動力80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28人。該村以佤族為主,佤族1835人。
文化教育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4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36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397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2.30萬元,有固定資產123.6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民居簡陋,村容村貌落後;公路狹窄,交通不便;人畜飲水困難;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發展甘蔗、茶葉、核桃、紫膠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