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古代中國的行政區劃)

路(古代中國的行政區劃)

路 [lù] ,宋時代行政區域名,始於宋代。宋代的路相當於明清,元代的路相當於明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路
  • 含義:宋元時代行政區
  • 起源:始於宋代
  • 讀音:[lù]
  • 五筆:KHTK
  • 部首:足
  • 釋義:1.道路。 2.路程。 3.(~兒)途徑;門路。 4.條理。
  • 時期:從7世紀初至13世紀後期
文字介紹,歷程,北宋,金代,元代,特點,

文字介紹

古代中國的路、始於宋代。路,宋元時代行政區域名,宋代的路相當於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當於明清的府。唐中葉後,實際上已名存實亡,節度使所轄之地雖不少稱道,但道制行政區劃已混亂不堪,到了宋朝,最高行政區劃是“路”,路略似之道,是仿唐代的道制而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監察區的性質,然後轉化為行政區。這表明中國的行政區劃在唐宋王朝進入了道(路)制時期。該時期從7世紀初至13世紀後期,達六百餘年。

歷程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初期,基本仿照唐制,全國分為13道。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設21路,第三年後又為19路,端拱二年(989年)改為17路,淳化三年(992年)有16路。可見,在淳化五年以前的15年中,宋太宗一直實行“道”、“路”並存的行政區劃制。淳化四年(993年)又並為10道。淳化五年後,全國設路也未有定規。在至道三年(997年)改道為路,後又有所調整,始定天下為15路:京西路京東路河北路河東路陝西路淮南路江南路兩浙路福建路荊湖南路荊湖北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西川路峽西路。 宋初力平群雄,疆域區劃難以顧及,太宗因襲唐朝舊制,略事改革,分全國為13道:河南道、關西道、河北道、河東道、淮南道、江南東道江南西道、隴右道、山南東道山南西道、劍南東道、劍南西道、嶺南道。但不久,在淳化四年(993年)把全國又合併為兩京(東京、西京)10道;去隴右、山南東、山南西三道,並劍南東、西道為一;改嶺南為廣南道;增設兩浙道。但第二年即廢,於是正式廢去道制,改為路制。天禧四年(1020年)增至18路,宋真宗四川路和峽西路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4路,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路江南西路。熙寧七年(1074年)增至23路,宋神宗分淮南路為東、西兩路,分陝西路為永興軍、秦風兩路,分京西路為南、北兩路,分河北路為東、西兩路,分京東路為東、西兩路。元豐八年(1085年)頒行的《元豐九域志》,即依據23路的行政區劃制編寫的,京畿所在的開封府則不在23路之列。崇寧四年(1105年),宋徽宗將國都開封府置為京畿路,合稱為24路。宣和四年(1122年),宋徽宗與金聯盟,約定滅遼後,金將燕雲16州歸還宋朝,因而宋擬置燕山府路和雲中府路。但金滅遼後失約,所以北宋末年號稱擁有26路,路之下設府、州及帶縣的軍、監,府、州、軍、監下設縣及不帶縣的軍、監,地方行政區劃實行路、府(州、軍、監)、縣(軍、監)三級制。實際上還是24路。紹興十二年(1142年)分路16:兩浙東路兩浙西路、江南東路、江南西路、淮南東路淮南西路、荊荊湖南路、荊湖北路、京西南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福建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圖8)嘉定元年(1208年)宋寧宗改為17路,把利州分為東、西兩路。

金代

(公元1115年——1234年)
南宋對峙的金,也是統治中國北部的一個王朝。公元1115年創建,1125年滅遼,次年滅北宋,至1234年亡,共歷9帝,統治120年。 其地方行政區劃基本承襲北宋,曾分境內為17路、20路,分別置於皇統二年(1142年)和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20路為中都路上京路鹹平路東京路北京路、臨潢府路、河北東路河北西路大名府路西京路南京路山東東路山東西路河東北路河東南路京兆府路鳳翔路鄜延路慶原路臨洮路。泰和五年(1205年)金章宗並臨潢路於北京路,是為19路。路下轄府、州、府、州下領縣。泰和五年時,金國境內有府、州179,縣683。

元代

(公元1271年——1368年)
到了元朝,統治階級為了加強對占領區的控制,沿襲了行省制度。行省下設路、府、州、縣,形成了四級地方行政制度。中書省區域太大,因管理之需,在路之上又設立了肅政廉訪司宣慰司作為監察區域。

特點

縱觀道(路)制時期的行政區劃有這樣幾個特點:
(1)無論在唐代宋朝,還是五代十國遼國金國,道或路是最高行政區劃單位始終沒有變;
(2)該時期六百多年中,始終實施的是三級行政區劃,最基本的單位是道或路—府或州—縣;
(3)上一個時期(魏晉南北朝至隋朝的州制時期)最高的行政區劃單位——州,在此時期仍繼續沿用,不過變成了行政區劃的第二級單位,隸屬於道或路;
(4)還引進了府、軍、監等行政區劃單位,尤其是府一直沿用下去,成為一個長期廣泛採用的重要行政區劃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