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漢語詞語)

馬路(漢語詞語)

馬路,是指供人或車馬出行的寬闊平整的道路、公路。多是由人修建,供人使用,主要目的是方便人類從事諸多的生產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路
  • 外文名road
  • 拼音:mǎ lù
  • 注音: ㄇㄚˇ ㄌㄨˋ
基本資料,引證解釋,由來,趣事,

基本資料

馬路馬路
詞義:供車馬行走的寬闊平整的道路;公路。

引證解釋

1. 古指可以供馬馳行的大路。
馬路
左傳·昭公二十年》:“ 褚師子申 遇公於馬路之衢,遂從。”而這個馬路與今天的馬路一詞並非同源。
2. 今指城市或近郊的供車馬行走的寬闊平坦的道路。
老舍龍鬚溝》第三幕:“ 龍鬚溝 的新溝落成,修了馬路。” 趙樹理 《套不住的手》:“他半年沒有進縣城,縣城裡已經大變了樣,--街道改寬了,馬路也壓光了。” 
“馬路”最早是由碎石鋪設的,路中央略高而且光滑平坦,這樣利於雨水流淌到路邊,不影響交通。後來,人們用瀝青鋪塗在上面,稱之為“柏油路”。但大多數人還是習慣叫“馬路”。

由來

今天的瀝青馬路起源還要追溯到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
歐洲在工業革命以前,一般道路都是土路,即使在倫敦、巴黎、布魯塞爾這類歐洲大城市中,最好的道路也是用石子鋪成,當時還沒有用複雜技術修建的道路。18世紀末,英國正處於工業革命的熱潮之中,工業的發展對交通運輸的要求愈來愈高,昔日那種“人走出來的路”,再也不能適應人們的需要了。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蘇格蘭人約翰·馬卡丹(John .Loudon McAdam)設計了新的築路方法,用碎石鋪路,路中偏高,便於排水,路面平坦寬闊。後來,這種路便取其設計人的姓,取名為“馬卡丹路”(後將碎石鋪的路依McAdam發音改稱macadam road或簡稱macadam)。19世紀末中國的上海、廣州、福州等沿海港口開埠,歐美列強在華興建租界,便把西方的馬卡丹路修建方法帶到了中國。當時中國人便以英語“macadam/馬卡丹”的音譯作為路的簡稱,後來俗稱“馬路”。
在上海有另一種說法:在上海,最早來外灘的多是單身洋人,他們富有冒險精神,長得結實,每日下午3點以後,為發泄過剩的精力,他們便想找個地方跑馬,江岸不夠他們盡情馳騁,便想到了洋行樓群後的大片泥灘,於是就有了今天南京東路外灘到河南中路一段長500米的跑馬小道,這便是南京路的前身。因為當時總看見洋人在上面跑馬,故而當時上海人就以其音譯,俗稱其為“馬路”。
元代制度,城內的主幹道要能夠並馳十匹馬,京城(大都)要並馳二十匹。明清基本沿用了下來,老北京隨有這一稱呼,多指城內的主幹道,或直穿城門的大道。

趣事

在一次新聞採訪中,一位美國記者採訪周恩來總理時,用中文故意羞辱周總理:“為什麼你們中國的路叫馬路?難道是因為專門給走的嗎?”周總理從容不迫,面帶微笑地說:“因為我們中國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所以叫馬路。”那位美國記者當場臉紅,羞愧不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