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歷史,水系構成,水系特點,西江水系,北江水系,東江水系,珠江三角洲諸河,水文特徵,水位,徑流,泥沙,河口水文,水站,水旱災害,水災,旱災,水利概況,水電開發,防洪工程,航運情況,灌溉供水,流域概況,區域範圍,氣候條件,地貌特徵,物產資源,社會經濟,
珠江歷史
珠江原指
廣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長的一段水道,因為它流經著名的
海珠島(石)而得名,後來逐漸成為西江、東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條河流的總稱。珠江有狹義和廣義之稱。更狹義的珠江,是指珠江支流在廣州西北方的“三水”匯合後,由北向南,又從西到東流經廣州市區的那一小段河道。
在古代,珠江流經
廣州市區的那段河流原來是很寬闊的,約有2公里寬。原來珠江的北岸不在沿江路,而在中山路一帶,而南岸,千百年來大致沒有改動。在寬達2公里的珠江中,原來有3個礁石島,叫做
海珠石、海印石和浮丘石。
海珠石是舊時珠江河道中的巨型礁石島,又名
海珠島,在今沿江西路與新堤附近。海珠石因長期被江水沖刷而渾圓如珠,所以被稱為海珠石。宋時該石仍位居江心,後因泥沙沖積,漸與珠江北岸陸地相連。1931年擴築新堤建沿江西路時,海珠石始沉埋地下。
水系構成
珠江年徑流量3300多億立方米,居全國江河水系的第2位,僅次於
長江,是
黃河年徑流量的7倍,
淮河的10倍。全長2320千米,流域面積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國境內,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內),是中國南方最大河系,是中國境內第三長河流。
水系特點
在廣東的珠江水系中,
東江、
流溪河、
北江大致由東北向西南流,
西江、
潭江大致自西向東流,並都匯於珠江三角洲網河區,最後分別由8大口門注入南海,整個水系呈扇狀水系。
廣東珠江流域地勢大致自北向南傾斜,最高峰石坑崆海拔達1902米。珠江主幹流的左岸面積大於右岸面積3.5倍以上。河網密度較大,三角洲地區河網密度達0.81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幹流彎曲係數為1.34,幹流屬平原型河流。
西江水系
西江,是珠江水系的最大幹流,發源於雲南省
霑益區馬雄山北東麓(也是珠江的源頭)。幹流流經滇、黔、桂、粵4個省(區),至廣東省
磨刀門水道企人石注入南海,全長221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45‰。
思賢滘以上集水面積約353120平方公里。在廣西
象州縣石龍三江口以上為上游,三江口至
梧州市為中游,梧州至廣東省
三水縣思賢滘為下游,
思賢滘至磨刀門企人石為河口段。
高要水文站(集水面積351535平方公里)實測多年(1956—1987年)平均年徑流深636.3毫米,徑流總量為2237億立方米,年輸沙量7100萬噸,侵蝕模數202噸/年·平方公里。
西江下游廣東河段,區間面積17960平方公里,約占廣東境內珠江流域面積的16.1%;河長195公里,平均比降0.086‰;河道寬約700—2000米。在肇慶市上下游有三榕峽和
羚羊峽收束河床,三榕峽寬370米,峽長55公里,水深78米;羚羊峽又名肇慶峽,寬360米,峽長7.5公里,水深83米。此區以低山丘陵和積水窪地為地貌特徵,在
羚羊峽上下基本屬堤防區。
河流名稱 | 級別 | 河長(公里) | 流域面積(平方公里) | 代表站名 | 平均坡降(‰) | 平均徑流深度(毫米) | 平均年徑流量億立方米 | 最大年徑流量毫米 | 平均年徑流量億立方米 | 最大年徑流量毫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江水系
北江,發源於江西省
信豐縣石碣大茅山,主流流經廣東省
南雄縣、
始興縣、
曲江縣3縣至
韶關市,再折向南流經
英德市、
清遠縣至
三水縣思賢滘,與
西江相通後匯入珠江三角洲,於
番禺區黃閣鎮小虎山島淹尾出珠江口。幹流長573公里,平均坡降0.7‰,集水面積52068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總面積的10.3%;流域部分跨入湘、贛二省。在廣東省境內的占北江流域的92%,約占廣東境內珠江流域面積的38.5%。北江平均年徑流量510億立方米,徑流深為1091.8毫米,幹流在韶關市區以上稱湞江(也稱湞水),韶關以下始稱北江。地勢大致北高南低,北部分水嶺有全省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
在
韶關市沙洲尾以上為上游,稱
湞江。河長21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59‰,流域面積7554平方公里。流域內多山地丘陵,間有小部分零星分布的河谷盆地。從上游烏逕以下,到墨江口,河岸兩側平均10公里以內為100米以下的丘陵地,10公里以外則是山地。河谷多為V字形。本段沿河接納的主要支流有墨江、錦江、武江。
墨江,處北江左岸,發源於始興縣棉地坑頂,由南向北流,於
始興縣上江口匯入湞江。集水面積1367平方公里,河長89公里,平均坡降2.38‰。
錦江,處北江右岸,發源於江西省
崇義縣竹洞凹,由北向南流,於曲江縣白芒壩匯入
湞江。集水面積1913平方公里,河長108公里,平均坡降1.71‰。仁化縣站(集水面積1476平方公里)平均年徑流深989.0毫米,年徑流量14.6億立方米。在仁化附近有丹霞地貌。
武江,也稱武水。處北江右岸,發源於湖南省臨武縣三峰嶺,東流入廣東省,至韶關市沙洲尾與湞江匯合,集水面積7097平方公里,河長260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91‰,分水嶺最高達1902米,黎市站(集水面積6976平方公里)平均年徑流深863.5毫米,年徑流量60.2億立方米,平均年輸沙量為95.8萬噸,平均年侵蝕模數為137噸/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
南花溪。
韶關沙洲尾至清遠飛來峽為中游,河長173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125‰,河谷多呈U字形,河道一般順直,也間有4個峽谷,即:清遠上游的飛來峽,長9公里;英德波羅坑至連江口之間的盲仔峽,長6公里;在英德黎洞和清遠橫石之間有香爐峽和大廟峽,兩者之長均不足100米。河面平均寬度達400米左右,在盲仔峽及飛來峽,枯水期水深達20—30米;而有沙洲的河道,水深常不足1米。在英德有寶晶宮大溶洞。本段沿河接納主要支流有南水、滃江、連江。
南水,處北江右岸,發源於
乳源縣安墩頭,向東南流,於
曲江縣孟洲壩匯入北江。集水面積1489平方公里,河長10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4.83‰。
連江,處北江右岸,發源於廣東連縣三姐妹峰,幹流向東南流,經
陽山縣、
英德縣,於英德連江口鎮江口咀村匯入北江,集水面積10061平方公里(北江最大支流),河長275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77‰。高道站(集水面積9007平方公里)平均年徑流深為1162.3毫米,平均年徑流量105億立方米,平均年輸沙量148萬噸,平均年侵蝕模數為164噸/平方公里。
連縣以上稱星子水,亦稱
溫江。
飛來峽至
三水縣思賢滘為下游段,河長83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0815‰。此段已處平原區,河面寬闊,兩岸多堤防,60公里長的北江大堤就處在本河段的三水縣境內。本段沿河接納的主要支流有潖江、濱江、綏江。
潖江,處北江左岸,發源於
佛岡縣通天蠟燭,向西南流經清遠縣,於清遠江口汛匯入北江,集水面積1386平方公里,河長8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1.74‰。大廟峽(集水面積472平方公里)。平均年徑流深1458.5毫米,年徑流量6.88億立方米。主要支流有牛頭水、四九水、龍南水等。
濱江,處北江右岸,發源於
清遠縣大霧山,向東南流至
清遠縣飛水口匯入北江。集水面積1728平方公里,河長100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81‰。珠坑站(集水面積1607平方公里)平均年徑流深1515.3毫米,年徑流量24.4億立方米。
綏江,處北江右岸,發源於
連山縣擒鴉頂,向東南流經
廣寧縣、
四會縣,於
四會縣馬房匯入北江,集水面積7184平方公里,河長226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25‰。石狗站(集水面積6362平方公里)平均年徑流深1094.8毫米,年徑流量69.7億立方米。懷集縣城懷高村以上稱中洲河,與馬寧水匯流後始稱綏江。上游懷集一帶是一大片平地,懷集以下進入峽谷區,至下游四會一帶則是平原。主要支流有
鳳崗水。
東江水系
東江發源於江西省尋鄔縣(
尋烏縣)椏髻缽,向西南流經廣東省
龍川縣、
河源市、
紫金縣、
惠陽縣、
博羅縣至
東莞市石龍鎮進入珠江三角洲,於
增城市禺東聯圍東南匯入
獅子洋。集水面積35340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總面積5.96%,約占廣東境內珠江流域面積的24.3%。河長56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388‰,平均年徑流深950.4毫米,平均年徑流量257億立方米。幹流在龍川合河壩以上稱
尋鄔水,匯
貝嶺水後始稱東江。流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分水嶺最高海拔1101.9立方米。流域內有新豐江和楓樹壩兩座大型水庫,總庫容158.4億立方米,占全省27座大型水庫總庫容量的59%,兩水庫集水面積11050平方公里,占東江流域面積的40.9%。
在
龍川縣梅樹塘村西3公里處的楓樹壩水庫以上為東江上游,稱尋烏水。河長138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21‰,處於山丘地帶,河谷呈V字型,水淺河窄。主要支流有貝嶺水。
貝嶺水(亦稱安遠水)處東江右岸,發源於江西
安遠縣大岌崬向南流入廣東
龍川縣,於龍川梅樹塘村西3公里的楓樹壩水庫(原為合河壩村)匯入東江。集水面積2364平方公里,河長140公里,平均坡降1.98‰。主要支流有定南水。
從楓樹壩水庫中的原合河壩村至博羅縣觀音閣為東江中游,河長23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31‰。龍川以下地勢逐漸降低,在觀音閣上游東江右岸出現平原,左岸仍為丘陵區。本河段沿河匯入的主要支流有
浰江、新豐江、秋香江。
浰江,處東江右岸,發源於
和平縣浰源鄉亞婆髻,向東南流至和平縣東水街江入東江。集水面積1677平方公里,河長100公里,河道坡降2.2‰。
新豐江,處東江右岸,發源於
新豐縣崖婆石,於
河源市城匯入東江。集水面積5813平方公里,河長163公里,河道平均坡降1.29‰。新豐江水庫站(集水面積5734平方公里)平均年徑流深1087.5毫米,年徑流量62.2億立方米。已建有
新豐江水庫及水電站。主要支流有連平水、船塘河等。
秋香江,處東江左岸,發源於
紫金縣黎頭寨,於
惠陽縣江口匯入東江。集水面積1669平方公里,河長14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1.11‰。
從觀音閣至
東莞市石龍為東江下游段,河長150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173‰。處平原區,河寬增大,流速減慢,河道中多沙洲,每經一次洪水,沙洲位置即發生變化,設有堤圍,河岸較穩定。主要支流有公莊水、西枝江和石馬河等。
公莊河,處東江右岸,發源於
博羅縣糯斗柏,於博羅縣泰美鎮沐村匯入東江。集水面積1197平方公里,河長8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51‰。
西枝江,處東江左岸,發源於
惠東縣烏禽嶂,於
惠州市匯入東江。集水面積4120平方公里,河長176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6‰。流域處於暴雨中心地帶,中上游地勢陡峻、下游低洼。平均年徑流深在900—1600毫米。已建有白盆珠水庫。主要支流有安墩水和淡水河等。
石馬河,處東江左岸,發源於
寶安縣大腦殼,於
東莞市企石鎮建塘村匯入東江。集水面積1249平方公里,河長88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51‰。
珠江三角洲諸河
珠江三角洲是複合型三角洲,為西江、北江思賢以下,東江石龍以下網河水系和入注三角洲其他諸河,主要有
高明河、沙坪水、
潭江、
流溪河、
沙河、
西福河、
增江、
雅瑤河、
南崗河及獨流入河口灣的
茅洲河、
深圳河等。此區集水面積為26820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總面積的5.91%,占廣東境內珠江流域面積的24.1%。其中三角洲面積9750平方公里(西、北江三角洲8370平方公里,東江三角洲1380平方公里),入注三角洲其他諸河上游部分的面積為17070平方公里(入注西北江三角洲的為10150平方公里,入注東江三角洲的為6920平方公里)。
珠江三角洲河道呈網狀,河汊縱橫互相溝通,在經過聯圍治理之後,現河網區水道總長仍達1600公里以上。最後經8大口門注入南海。據統計,縱向河道彎曲係數為1.03—1.23,橫向河道彎曲係數為1.26—1.46。西北江三角洲縱向河寬400—500米或1600—1800米;橫向河寬200—300米或10至數十米。天然河網密度平均為0.81公里/平方公里。河道屬較深窄類型。主流泄出通道基本上各自成體系。
自思賢滘西滘口至企人石為西江河段,主流長139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04‰。其中
思賢滘西滘口至
新會縣南安(天河),長57.5公里稱西江幹流水道;南安至新會百頃頭稱
西海水道,長27.5公里;百頃頭至企人口稱
磨刀門水道,長54公里。
高明河,處西江幹流水道右岸,發源於
高明縣托盤頂,於
高明縣海口碑匯入西江幹流水道。集水面積1010平方公里,河長86里,平均坡降0.45‰。
潭江,處西江幹流水道右岸,發源於
陽東縣牛圍嶺,幹流大致由西向東流經恩平、開平至新會縣雙水附近折向南流,於新會縣石咀注入銀洲湖後從崖門注入南海。集水面積5068平方公里,河長248公里,平均坡降0.45‰。上游是暴雨中心區,實測最大24小時暴雨656毫米(黃步頭站),最大三天暴雨量848毫米(恩城站),均居珠江流域內各地之首。幹流現已實行梯級開發,全流域已建大小水庫共1030座(其中大型3座,中型12座)。
匯入珠江的主要支流
流溪河,處在珠江三角洲北面,發源於
從化縣桂峰山,向西南流至廣州
白雲區南崗口後折向南東流,至廣州白鵝潭匯入珠江。集水面積3917平方公里,河長17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8‰。
東江在東莞石龍以下分為兩支,經石龍以北,至東莞麻涌涌口圍入獅子洋,稱東江北幹流,河長4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000473‰;另一支經石龍以南,至峽口與寒溪水,又分許多河汊流入獅子洋,稱東江南支流。一般洪水時,東江北幹流的流量大於南支流;在大洪水時,則兩者基本接近。東江三角洲主要水道有5條,總長138公里,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為0.88公里。匯入東江三角洲區的主要支流有增江、沙河等。
增江,處東江北幹流右岸,發源於
新豐縣七星嶺,流經龍門、增城縣,於增城縣石灘鎮觀海口匯入東江北幹流,集水面積3114平方公里,河長206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74‰。
沙河,處東江北幹流右岸,發源於
博羅縣橫河獨山,於石灣鎮匯入東江北幹流,集水面積1235平方公里,河長89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64‰。
此外,直接注入珠江河口灣的河流有流經東莞、寶安縣的
茅洲河,注入虎門的高椅灣,集水面積371平方公里;流經深圳、香港新界的
深圳河,注入深圳灣,集水面積為306平方公里。
水文特徵
水位
廣東珠江流域各河道水位與降雨相應,一般以4—9月為高水位,6—7月為最高水位。東、北江最高水位多出現在6月,西江幹流和廣州水道以6、7月出現最多,8月次之。
西江下游幹流以高要站為代表,多年(1931—1988年)平均水位2.456米(珠江基面,下同),歷年實測最高水位12.916米(1949年7月5日),歷年最低水位-0.304米(1955年2月20日)。歷年實測最高、最低水位變幅為13.220米。
北江以石角站為代表,多年(1924—1988年)平均水位為6.198米,歷年實測最高水位13.958米(1982年5月13日),歷年最低水位3.588米(1960年3月14日),歷年最高、最低水位變幅為10.370米。
東江以博羅站為代表,多年(1953—1988年)平均水位為6.49米,歷年實測最高水位15.64米(1959年6月16日),歷年最低水位4.40米(1984年12月31日),歷年最高、最低水位變幅為11.24米。
徑流
廣東珠江流域的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144億立方米。其中:東江為251億立方米,北江為457億立方米,西江下游幹流為123億立方米,珠江三角洲為313億立方米。平均年徑流深為1020.6毫米,各地年平均徑流深在800—1800毫米,平均徑流係數為0.58,各地平均徑流係數在0.5—0.7;徑流模數為32.36升/秒·平方公里,各地徑流模數在25.9—35.4升/秒·平方公里;年徑流變差係數在0.3—0.4之間;年徑流絕對比率,東江(博羅站)為6.78,北江(石角站)為4.34,西江(高要站)為2.9。
徑流年內分配在汛期(4—9月)的徑流量占年徑流量的80%左右,枯水期(10—3月)占年徑流量的20%左右。
珠江每年入海水量為3260億立方米。
泥沙
珠江多年平均含沙量0.11—0.64公斤/立方米。含沙量最小的河流是潭江(潢步頭站),為每立方米0.11公斤;最大的是北江上游湞江,為每立方米0.32公斤,以及西江支流羅定江(官良站),每立方米0.64公斤。
各江多年平均含沙量,東江從下游的0.13公斤/立方米增加到上游的0.27公斤/立方米;北江從下游的0.13公斤/立方米增加到上游的0.32公斤/立方米;西江下游幹流為0.32公斤/立方米。
各江含沙量的年際變化,西江下游幹流變化不大;北江60年代較50年代略增(0.02公斤/立方米),60、70年代不變;東江含沙量逐漸減少,這與5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分別建新豐江和楓樹壩水庫有關,80年代各江都增加。
珠江含沙量的季節變化是枯水期小,洪水期較大;最大月平均懸移質含沙量出現在4—6月,多數在5月。
珠江多年平均輸沙量8579萬噸,珠江輸沙量中,西江控制站高要的輸沙量占總輸沙量的82.8%。
珠江輸沙量的年際變化,西江高要站輸沙量70年代較50、60年代大;北江石角站年輸沙量逐年增加;東江博羅站年輸沙量逐漸減少,至80年代,各江年輸沙量基本上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珠江多年平均輸沙模數最大為羅定江(官良站),為516噸/平方公里;最小為東江(博羅站),117噸/平方公里;其他在140—202噸/平方公里之間。80年代輸沙模數都普遍較多年平均值增大,特別是東江和北江,都增大80%以上。
河口水文
在河口學及水文學上,入海河口是指河、海之間的過渡地帶。河口區的範圍包括上至河流受海洋潮汐影響的最遠處,下至受河水擴散影響的海濱。據此,珠江河口區的上界,在西江可上至三榕峽,北江至三水,廣州水道(珠江正乾)至江村、東江至石龍—園洲。西、北江的思賢和東江石龍以上為近口段,水道單一,主要受徑流影響。
西、北江在思賢滘以下,江門、外海、容奇、三善、廣州一線以上;東江在石龍以下,新塘、中堂、東莞一線以上的河段為河口段,水流分散,且為往複流。
在河口段以下至口門為口外海濱段,上游徑流至此已分散展平,影響微弱,潮汐作用顯著。
為與習慣上的網河三角洲範圍相一致,把思賢以下的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稱為河口區。
珠江平均每年從各口門漲潮入流量為376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落潮流出量為7022億立方米,相應淨泄入海徑流量為3260億立方米,其中虎門占18.5%,蕉門占17.3%,洪奇瀝占6.4%,橫門占11.2%,磨刀門占28.3%,雞啼門占6.1%,虎跳門占6.2%,崖門占6.0%。
珠江河口的潮汐屬於不規則半日潮。對於日潮不等現象,總的是從外海向岸邊、從西部沿海向東部沿海減少。在珠江口外海島嶼一般比值為1.77;靠陸岸邊(舢舨洲)的比值為1.15;西部沿海的比值,黃沖為1.36,西炮台為1.37;東部沿海的比值,赤灣為1.21,南沙為1.20。
珠江口每逢朔、望時,太陽潮和太陰潮複合形成了朔望大潮,在上弦和下弦、太陽潮和太陰潮互相抵銷一部分形成上、下弦小潮。
徑流量和颱風對潮位有很大影響。最高潮位出現在汛期,以7月為最高,3月為最低。高、低潮年際變化不大。歷年各站最高值與最低值的水位變幅,在珠江三角洲頂端可達10米左右,其中馬口為10.13米,三水為10.84米,東江石龍為6.81米;各口門潮位站是:虎門為4.26米,蕉門為3.88米,洪奇瀝為3.66米,橫門為3.47米,磨刀門為3.23米,雞啼門為3.52米,虎跳門為3.87米,崖門為4.01米。
珠江口門屬弱潮型河口,東部沿海岸的潮差一般比西部的大。虎門口附近潮差最大,東莞太平達3.66米,多年平均達1.70米;其次是崖門口,黃沖最大為2.63米,多年平均為1.24米;磨刀門口潮差最小,燈籠山最大多年平均只有2.04米,平均只有0.86米。珠江口的伶仃洋,從外到內潮差遞增,且東岸的潮差又比西岸的大,東岸沿深圳市赤灣到東莞太平鎮的最大潮差多年平均由3.15米增大到3.66米(推算值);西岸從珠海市香洲到蕉門口(南沙)最大潮差多年平均值只有2.50—2.80米,平均潮差則只有1.14—1.36米。
在珠江三角洲網河區,潮差總的趨勢是向上游遞減,多年平均最大潮差,西江從磨刀門口燈籠山的2.04米至馬口遞減為0.74米;北江水系從橫門的2.25米和蕉門南沙的2.65米至三水遞減為0.74米;東江水系則從東江口泗盛圍的3.12米和大盛的2.90米至石龍很快遞減到只有0.90米。歷年平均潮差西江從磨刀門燈籠山的0.86米至馬口遞減為0.26米;北江水系從橫門口的1.10米和蕉門口南沙的1.36米至三水也減為0.26米;東江水系從東江口泗盛圍的1.63米和大盛的1.61米至石龍減到只有0.28米。整個三角洲網河區的潮差,東部大於西部,沿河向上潮差遞減,東部快於西部。
珠江河口區漲落潮歷時均不相等,一般是落潮歷時長於漲潮歷時。除珠江口擔桿列島和外伶仃島附近海區的漲潮歷時略長於落潮歷時外,其餘都為落潮歷時長於漲潮歷時。落潮歷時沿各口門均為7小時,沿河上溯,逐漸遞增,以東江遞增最快,到網河區頂端的馬口(西江)、三水(北江)和石龍(東江),落潮歷時長達9小時。漲潮平均歷時各口門均為5小時30分,沿河上溯,逐漸遞減。以東江遞減最快,到網河區頂端的馬口、三水和石龍分別減為4小時30分和4小時。
當兩支漲潮流(或落潮流)或一支漲潮流與另一支落潮流相遇,形成了會潮點,在珠江三角洲會潮點有30多處。在會潮點處,水流比較緩慢,潮流帶來的泥沙大量沉積下來,使附近河床淤積。
珠江多年平均輸沙量8579萬噸,這些泥沙在珠江河口區淤積下來,促使珠江三角洲形成和發展。據分析測定,近5000年間,沉積速率在前2500年為2.180毫米/年,後2500年為2.710毫米/年,後者比前者大19.5%。三角洲平原推進速度是唐代(距今約1000年)以前平均為9.1米/年(西、北江三角洲)和7.25米/年(東江三角洲);唐宋(距今約1000—700年)以後分別為37.3米/年和14.5米/年;近100年間,在萬頃沙為63.6米/年,燈籠沙為121.7米/年。
水站
在珠江廣州段上設有鴉崗水站。
水旱災害
廣東珠江流域平均約3年有一次水旱災害。
水災
珠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造成較大洪水的暴雨成因多為鋒面、西南槽、熱帶低壓及颱風等。由於流域面積廣,暴雨強度大,上中游高山丘陵地區洪水匯流快,中游又無湖泊調蓄,因此遇上大面積的連續暴雨,往往形成峰高、量大、歷時長的洪水,危及中下游沿江地勢低洼、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的城鎮和廣大農田,制約經濟發展,影響社會安定。
珠江流域的水災,在1900年以前,有水災最早記載的,可追溯至漢永初元年(107年)。以後較大的洪水災害有東晉太元八年(383年)、唐顯慶四年(659年)、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明弘治五年(1492年)、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明隆慶五年(1571年)、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清鹹豐六年(1856年)、清同治三年(1864年)、清光緒三年(1877年)、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以清道光十三年為最嚴重。
1900—1949年的水災記載,西江較大的洪水有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民國3年(1914年)、民國4年、民國13年、民國15年、民國20年、民國38年等年;北江為民國3年、民國4年、民國13年、民國20年、民國36年、民國38年等年;東江則以民國36年為特大洪水年。
珠江三角洲平均3年左右便有一次洪水,成災耕地面積超過100萬畝。從全流域而言,民國4年(1915年)、民國38年洪水造成的損失最重。這些年的災情,在地方志、當時的報紙以及一些歷史資料中均有反映。如:民國4年洪水,廣州城受淹7天。據當時《國華報》報導:“……13號水忽漲,比上日尤甚,長堤竟至三尺,西關一帶則水深丈余,或一丈數尺不等。……最慘者為逢源、多寶、寶華三街水勢最深,塌屋不計其數,壓斃、淹斃者不知凡幾……”。據統計,僅珠江三角洲,受淹農田648萬畝,失收450萬畝,災民378萬多人,死傷10餘萬人。
民國38年(1949年)的洪水,據當時的《粵商報》報導:“本省(指廣東省)區域的西江下游,各大基圍,莫不先後崩決。北江和小北江方面的清遠、英德、花縣、三水等縣,同時都受到洪流的襲擊,浸田沒屋。由於西、北江的末流所及,連珠江三角洲的產米區域,也受至洪水的洗禮……。”據前珠江水利局統計,僅珠江三角洲,受災面積達250多萬畝,災民140多萬人。
1950年以後,廣東珠江流域發生較大洪水災害記載,西江下游為1968年、1973年、1976年;北江為1964年、1968年、1982年、1985年;東江為1959年、1964年、1979年;潭江為1965年;珠江三角洲為1983年。
據1986年8月,廣東省水文總站編《廣東水資源》記載:“1959年東江發生超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受災農田130萬畝。1979年西枝江因受颱風和冷空氣共同影響,出現二百年一遇洪水,沖毀房屋8萬多間,受災農田100萬畝。”據《人民珠江》1982年第5期記載:“1982年5月12日前後,廣東省西北部地區十餘個縣普降暴雨,西、北江水位暴漲,缺圍破堤,英德、清遠、陽山、連縣、四會五個縣城和四千多個村莊受淹。據初步統計,受災人口109萬,死亡430人,受淹農田179萬多畝,倒塌房屋4.6萬多間,潰決堤圍84條。京廣鐵路舊橫石至昇平段嚴重毀壞”。據廣東省水文總站資料記載:“這場洪水造成工農業直接損失44億元,京廣線停止運行23天之久。”1983年9月9日8309號強颱風正面襲擊珠江口,據廣東省水文總站資料記載:“珠海、番禺、中山、東莞等縣、市所屬的海堤普遍漫頂、潰決,大片村莊、耕地一片汪洋,廣州沿江馬路和低洼地方有1米以下不同程度的水浸”。
據歷史資料不完全統計,自漢代以來,流域性的洪災發生了400多次,近百年發生的較大洪水災害就有1915、1968、1988、1994、1996、1998、2005等年的西江洪水和1959年東江大洪水、1982年北江大洪水、1991年南、北盤江大洪水等。洪水出現的機率日漸增大,洪災造成的損失也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而日益加重。據廣東、廣西兩省(自治區)統計,1988-1998年近十年洪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873億元,平均每年損失184億元。
旱災
在珠江流域內的粵北易造成秋旱,中部以南多出現春旱,在西江河谷區則較常出現秋春連旱。歷史上有旱災記載的全流域性大旱災計有77年,以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旱情最為嚴重;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及民國32年(1943年)次之。
據統計,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廣東珠江流域受旱耕地面積達1017萬畝。
1949年以後,平均3年1次旱災,災情較嚴重的有1955年、1963年、1977年。
1955年旱情自1954年秋開始至1955年4月,久旱不雨,雨量比正常年份偏小50%以上;1963年旱情從1962年10月至1963年5月,基本沒有下過透雨,雨量較正常年份偏小50%左右,而1963年3—5月雨量比正常年份則偏小60%—95%,重現期超過100年一遇,甚至達到200—300年一遇。據記載,1963年西江下游、北江、東江受旱面積1017.09萬畝,占廣東珠江流域內總耕地面積2327萬畝的43.8%。1977年旱情從1976年10月起至1978年4月持續時間長達18個月,流域內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受旱。
水利概況
水電開發
珠江片河川徑流豐沛,水力資源豐富,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0萬千瓦及以上的河流有570條,總理論蘊藏量達4645.4萬千瓦;單站裝機容量0.5萬千瓦及以上的技術可開發水電站2504座,總裝機容量3900.5萬千瓦,年發電量1682億千瓦時;經濟可開發水電站2263座,總裝機容量3732.1萬千瓦,年發電量1606億千瓦時。
至1985年底止,全流域建成大小水電站13657座,總裝機容量358.8萬kW,其中單站裝機25萬kW以上大型水電站2座,總裝機容量69.25萬kW,多年平均發電量30.85億kW·h;2.5~25萬kW中型水電站14座,總裝機103.68萬kW,多年平均發電量47.77億kW·h。至1995年底,流域內有單站裝機25萬kW以上大型水電站6座,總裝機容量458.25萬kW;2.5萬~25萬kW中型水電站33座,總裝機容量200.49萬kW。
到20世紀80年代,南盤江最大支流黃泥河梯級中,大寨和魯布革兩電站分別於1978年和1991年建成。紅水河規劃10級開發,即天生橋一級(壩盤120萬kW)、天生橋二級(壩索132萬kW)、平斑(32萬kW)、龍灘(400萬kW)、岩灘(120萬kW)、大化(60萬kW)、百龍灘(18萬kW)、惡灘(56萬kW)、橋鞏(50萬kW)、大藤(120萬kW)。已建成的有岩灘、百龍灘、大化、惡灘、天生橋二級。西江中下游支流柳江上建成麻石電站,1977年竣工。鬱江建成西津和桂平電站。桂江昭平水電站建成。賀江已建成合面獅、白垢和都平電站。北江建有孟洲壩、白石窯和飛來峽3座電站。飛來峽電站為北江幹流重點工程,是防洪、航運、發電綜合利用樞紐。東江幹流梯級中枕頭寨和楓樹壩已建成。
防洪工程
珠江流域受洪潮威脅的耕地有92.66萬hm,受影響的人口2000萬,珠江洪水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潯江、柳扛與黔江的匯流地帶。這些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雖大部分有堤防保護,但防洪標準不高,除廣州的北江大堤防禦20年一遇洪水外,其餘大多只防禦10年一遇洪水。根據“堤庫結合、泄蓄兼施、以泄為主”的方針,80年代重點規劃了3個堤庫結合的防洪工程:
(1)西、北江中下游堤庫結合防洪工程。在北江中下游修建飛來峽水庫,可控制流域面積34097km,占北扛流域面積的73%,主要防護廣州市和北江下游三角洲,受益區耕地10.66萬hm,人口338萬。飛來峽水庫配合加固北江大堤,可防禦百年一遇洪水,使廣州市可抵禦來自北江的300—500年一遇洪水。在西江上游紅水河興建龍灘水庫,可控制流域面積98500km,防洪庫容70億m。在黔扛興建大藤峽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97755km,防洪庫容20億m。龍灘和大藤峽兩庫聯合調度,可有效控制西江幹流洪水。以上述三庫和相應的堤圍組成的防洪工程體系,可確保廣州和三角洲重點地區的防洪安全。
(2)鬱江中下游堤庫結合的防洪工程體系。在鬱江興建百色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9600km,通過水庫調節可使南寧市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遠景再建老口水庫,控制流域面積73344km,占南寧以上流域面積的99.5%.兩庫聯合運用,可使南寧市防洪標準達到百年一遇。
(3)東扛中下游堤庫結合防洪工程體系,已建的新豐江、楓樹壩,白盆珠水庫的控制面積11740km,占流域面積的43.5%。三庫聯合運用,結合加固堤防,可把東江中下游防洪標準提高到百年一遇。
珠江流域易撈地區主要有:珠江下游及三角洲、西江沿岸和潯江沿岸。以上3個易澇區面積為34.2萬hm,其中20%尚未治理,80%已得到初步治理。規劃配套,更新電排裝機容量17.6萬kw,重點治理後可使治澇耕地面積達32.4萬hm,占應治澇面積的94.7%。
航運情況
1980年統計,珠江流域有通航河道1088條,通航里程計14156km,其中主要航道79條,通航里程7154km。通航1000t級船舶的航道長757km,通航300~500t級航道948km,通航100~300t級航道1546km。廣州至黃浦通航3000~5000t級海輪,黃浦至珠江出海航道通航10000~25000t級遠洋輪船。
灌溉供水
1985年全流域有耕地465.6萬hm,有效灌溉面積285.6萬hm,耕地灌溉率為61%,其中保灌面積229.2萬hm,保灌率為49%。至2000年規劃保灌面積351萬hm,保灌率75%。
為解決香港地區的供水問題,1960年建成深圳水庫,每年向香港供水1899萬立方米;1965年興建東江水經石馬河到深圳水庫工程,每年向香港供水增至6800萬立方米,1978年完成第——期擴建工程,供水增至1.44億立方米;1987年完成二期擴建,年供水量增至4.3億立方米。
流域概況
區域範圍
珠江流域位於北緯21°31′—26°49′、東經102°14′—115°53′之間。流域北起南嶺,南至雲霧、雲開、六萬大山、十萬大山等山脈;東起蓮花山,西至烏蒙山山脈。地處滇、黔、桂、粵、湘、贛等6個省區,其二級支流左江的上游在越南境內。流域面積453690平方公里,其中在國內部分為44.21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4.6%。年徑流量僅次於長江,長度和流域面積均居全國第四位。
氣候條件
珠江流域為亞熱帶氣候,多年平均氣溫在14~22℃之間。年際變化不大,但地區差異大。最高氣溫42℃,最低-9.8℃。多年相對濕度在71%~82%之間。年平均風速0.7~2.7m/s,最大風速30m/s。多年平均日照時1282~2243h,其中南盤江陸良為2243h,紅水河的天峨為1282h。年內日照分配最多的是7、8月份,每月180h左右;最少為2、3月,每月l00h左右。流域內雨量豐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470mm。降水量由東向西遞減,一般山地降水多,平原河谷降水少。流域內增江上游龍川縣上坪站降水量最大,平均年降水量2574mm;滇東南的蒙自縣雨過鋪站年平均降水量最小,為720mm。
珠江片位於北回歸線南北兩側,又臨近南海,季風影響強烈,氣候冬暖夏長、冬乾夏濕。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多雨,多年平均溫度在14~22℃之間,年際變化不大。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525.1毫米。降雨量由東向西遞減。降水的時間分配不平衡,雨季(4—9月)降水量可占全年80%以上。災害性氣候危害嚴重,濕季降水過於集中,降水強度大,局部地區1次連續降雨量可達400毫米以上,以至河谷、平原易造成洪澇災害,山地易形成水土流失;乾季降水明顯偏少,春旱突出,影響較大。東南沿海地區是熱帶氣旋通過的高頻區,平均每年受影響6~9次,7—9月為熱帶氣旋侵襲的高頻季節。
地貌特徵
珠江流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流域分水嶺最高點為烏蒙山,海拔2853米;山地丘陵占總面積94.4%。處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
珠江流域內多為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94.5%,平原面積小而分散,僅占5.5%。總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為平均海拔1000~2000米的雲貴高原,在高原上分布有盆地和湖泊群。高原邊緣地區急流瀑布很多,其中以北盤江打幫河上源白水河上的黃果樹瀑布最為著名。在雲貴高原以東,是一片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稱兩廣丘陵。在低山丘陵之間也有不少海拔達到或超過千米的山嶺,同時分布有許多盆地和谷地。在廣西以及雲貴高原東部廣泛分布著石灰岩,到處可以看到奇異的石林、深邃的洞穴和地下暗河,以雲南的石林和桂林的山水最為典型。珠江下游的沖積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河海交匯,河網交錯,平疇綠野,美麗富饒,具有南國水鄉的獨特風貌。
兩廣沿海地區大部分為丘陵地,地勢北高南低,沿海有一系列中、低山地分布,成為沿海諸河與珠江水系的分水界。沿海諸河河口處分布有大小不一的沖積平原或三角洲,其中以韓江三角洲面積較大。沿海台地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島以及粵東的海陸豐、惠來西部一帶。海南島是中國第二大島,面積3.39萬平方公里,與雷州半島相望,地勢中央高四周低,台地、平原占總面積的65%,山地、丘陵占35%,北部玄武岩分布廣泛,並保留有完整的火山口。
物產資源
珠江流域片總面積為79.63萬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9560萬畝,水田面積6040萬畝,總耕地占地區總面積的11%。其中珠江流域土地資源共66300萬畝,總耕地面積7200萬畝,水田面積3960萬畝,林地18900萬畝,耕地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流域人均擁有土地僅有9.31萬畝,約為全國人均擁有土地的3/5。
珠江流域片水資源總量5182億立方米,其中珠江流域水資源總量就達3367億立方米,其水量在全國七大江河中排名第二,僅次於長江。按照2000年人口計算,流域片人均水資源量3093立方米/人,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由於降雨量約80%集中在汛期,形成地表徑流年內分配不均,枯水期徑流量僅占全年的20%左右。受地形和季風活動的影響,流域記憶體在明顯的徑流高值區和低值區,高值區如桂、柳、賀江上中游地區,海南的東南部地區,以及北江中下游地區,其多年平均徑流深可達1000~1600毫米;低值區如滇東南地區,南盤江上游,紅河上游及河谷地區,僅為50~300毫米。由於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流域洪、澇、旱災害頻繁,水資源配置難度大。
珠江河川逕流豐沛,水力資源豐富,全流域可開發的水電裝機容量約為2512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1168億度。其中西江的紅水河落差集中,流量大,開發條件優越,素稱水力資源的“富礦”。
流域內各河流水量充沛,河道穩定,具有良好的航運條件,有通航河道1088條,通航總里程14156公里,約占全國通航里程的13%,年貨運量僅次於長江而居第二位。
2015年,珠江片總供水量和總用水量均為857.2億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820.2億m3,占95.7%;地下水源供水量32.7億m3,占3.8%;其他水源供水量4.3億m3,占0.5%。生活用水156.0億m3,占18.2%;工業用水189.0億m3,占22.1%;農業用水503.7億m3,占58.8%;生態環境補水(僅包括人工措施供給的城鎮生態環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濕地補水)8.6億m3,占1.0%。全片用水消耗總量358.5億m3,耗水率(消耗總量占用水總量的百分比)41.8%。
珠江流域內經探明的礦藏資源有58種,其中礦石儲量億噸以上的有煤、鐵、硫、錫、鎢、鋁、錳等25種,還有金、鈾、鈦、鈮、鉭等珍貴礦藏。較著名的礦區有貴州的六盤水煤礦,廣西的南丹大廠礦、平果大鋁礦、大新下雷錳礦、象州重晶石礦、梧州東南的金礦、岑溪的鈦鐵礦,廣東的雲浮硫鐵礦,雲南的箇舊錫礦等。另珠江口外南海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社會經濟
珠江流域總人口為8980萬人,流域內民族眾多,共有50多個民族。主要民族有漢、壯、苗、布依、毛難等,其中以漢人為最多,其次是壯族。珠江流域沿海開放港口城市有廣州、湛江、北海,經濟特區城市有深圳、珠海、汕頭,海南省是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珠江三角洲是沿海經濟開發區,已形成以廣州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佛山、江門及周圍幾十個中小城鎮在內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為全國城鎮化水平最高的地區。
據2000資料統計,珠江流域片年總人口1.68億(不包括香港和澳門地區),GDP達13300億元。流域產業分布以二、三產業為主,以2003年GDP構成來看,第一產業僅占13%,二、三產業為主分別占到46%和41%。
由於地理位置、資源、環境的限制和歷史原因,流域內區域經濟發展極不平衡,貧富差異懸殊。其中地處下游的廣東省憑藉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抓住改革開放的有利時機,發展以輕工製造業和高新產業為龍頭的特色經濟,GDP達9662億元,約占流域GDP總值的73%;按人均水平計算,2000年流域內各省(自治區)人均GDP最高的廣東是最低的貴州的7倍多,差距巨大,而珠江三角洲地區人均GDP更是達流域上游地區的15倍之多。珠江河口區以占全國不到0.3%的國土和1.5%的人口,創造了7.5%的GDP和33%的外貿出口總額。人均GDP已超過30000元,居全國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