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東(“中國好人榜”樂於助人好人)

王瑞東(“中國好人榜”樂於助人好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瑞東,男,1966年4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寧夏長途電信傳輸局應急通信專業技術員。

2019年11月,入選“中國好人榜”樂於助人好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瑞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 出生日期:1966年4月 
人物事跡,人物榮譽,

人物事跡

在平時的工作中,王瑞東愛崗敬業默默奉獻,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黨性要求。在無償獻血的愛心之路上,他堅持了18載,累計獻血32次,獻血量10000mL,用一腔熱血累計救助53人。
王瑞東
中國好人榜獎項圖
談起獻血經歷,王瑞東第一次獻血是在2001年04月12日,那天他參加了社區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獻了400 毫升的血,因為覺得身體好,獻血又能幫助他人,所以一直想獻血。第一次獻完血後,他未感覺到任何不適,想到自己獻血能挽救別人的生命,便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為了幫助更多需要用血的患者,王瑞東做了一個決定,以後要盡己所能參加無償獻血。從此,他開始了自己的義務獻血之路。
隨著獻血次數的增加,他對獻血知識了解得也就更多了。以前只知道獻全血,後來知道原來還可以獻血小板,並且血小板的獻血周期短。當得知醫院急需血小板的情況後,他就開始不僅僅獻全血,更多的是獻血小板。他成為固定的無償獻血者,這一堅持就是18年,就這樣默默地用他滾燙的熱血將自己誠摯的愛心傳遞著。用他自己的話講:“獻血能救人,值。”
他認為無償獻血事業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是我國社會文明和進步的表現,能夠充分體現出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與幫助,讓病人能夠感受到社會的一片愛心和社會的溫暖。因此他不僅自己獻血,還經常向身邊的人宣傳無償獻血的好處,並在單位開設“道德講堂”給大家普及獻血知識。在他的帶動下,他身邊的親友和同事也都積極加入到無償獻血者的行列。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讓我們行動起來,把無償獻血的愛心繼續傳遞下去。連續義務獻血18年,很不容易,一般人做不到的事,他真的做到了。
王瑞東心中永遠裝著人間大愛。不僅是18年不間斷的義務獻血,在日常工作中他更是處處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精神,圓滿完成歷次通信保障任務。2010年4月14日玉樹發生7.1級強烈地震後,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國電信的應急通信保障人員,他心急如焚,視災情為命令,視時間為生命,主動請纓,要求前往災區進行應急保障。出發前,他竭盡全力做好各項技術準備工作,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開展。出發後,他以驚人的毅力克服了震後的惡劣天氣,一路不休不眠,翻越六盤山、日月山,穿越沙漠戈壁和無人區,以頑強的意志挑戰常年積雪、海拔5000多米的巴顏喀拉山,克服強烈的高原反應、雨雪交加、山路濕滑以及不期而遇的強風裹挾著的沙塵暴,經過35小時不停歇的奔波,到達青海玉樹結古鎮強震地區,順利開通了兩個應急衛星CDMA基站。他所負責維護管理的應急通信裝備達到了“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的標準,他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管理自己、錘鍊自己,克服九級傷殘、隱隱作痛的右手中指特殊困難,一個人駕駛通信小車,一個人操作車載通信設備,一個人巡視接入光纜與市電電纜,車在人在,吃住在保障現場, 真正做到了一名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基本要求,詮釋了中國電信應急通信隊員的責任與使命,為災區人民送去了人間大愛。2019年國慶長假,他放棄了休息,從9月30號——10月7號,駕駛應急基站小車在銀川水洞溝景區執行國慶假期通信保障任務,每天早上八點到達保障現場,每天晚上六點撤收設備,始終堅守在保障現場不脫崗。保障工作期間應急基站運行穩定,保障有力,極大地緩解了景區因人流量大造成的話務量繁忙的情況,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的理念。景區十分感動,專門給他送來了一面錦旗表示感謝,但他說:“沒什麼,只要遊客能正常打電話,我就知足了。”這種犧牲小我成全大家的精神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一個人做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作為一個普通人,王瑞東默默無聞地無償獻血18年,他說他還要把愛心繼續傳遞下去,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愛心和溫暖,讓整個社會都沐浴在愛的陽光里。

人物榮譽

2015年3月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
2018年10月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2019年11月入選“中國好人榜”見義勇為好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