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宗祠(江蘇省建湖縣王氏宗祠)

王氏宗祠位於建湖縣高作長北灘,占地4畝左右的王氏宗祠始建於1875年清朝光緒年間。為了這座王氏宗祠,王氏族人歷經艱辛,花了30年時間才建成。1941年秋天,出於抗日鬥爭的需要,原鹽城縣由大劃小,將原隸屬於鹽城縣的“西北鄉”劃縣分治,成立了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經過縝密的考察論證和綜合權衡,決定把政府機關設到那四周環水、便於保衛保密的王氏宗祠內。縣委、縣政府曾多次在此召開秘密會議,作出重大部署,劉少奇、陳毅、粟裕、黃克誠、張愛萍、賴傳珠和時任新四軍鹽阜軍區司令員的洪學智等共產黨、新四軍領導人,都曾在這裡戰鬥過。
1941年9月18日,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王氏宗族族長王德輔等人主動請出祖龕,騰出祠堂,給新誕生的抗日民主政府辦公開會。
1938年~1945年,日寇鐵蹄踏上鹽阜大地。建陽縣(今建湖縣)是革命老區,1940年10月,抗日戰爭正處於艱苦時期,劉少奇、陳毅、黃克誠、張愛萍等老一輩革命家先後在此開展抗日活動,並派出多批民運隊進入境內發動民眾,組織開闢抗日根據地。1941年7月,日偽對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機關地鹽城發動第一次“掃蕩”,劉少奇、陳毅率部從鹽城移至“西北鄉”的北左莊和高作老王莊(長北灘)一帶,堅持抗日鬥爭。
1941年9月18日,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王氏宗族族長王德輔等人主動請出祖龕,騰出祠堂,給新誕生的抗日民主政府辦公開會。
1944年之前,建陽縣委、縣政府均在此辦公,號召和領導全縣人民抗擊日寇、鋤奸肅匪,擴充民兵、參軍支前,減租減息、發展生產,整頓私塾、創辦學校……轟轟烈烈地開展抗日鬥爭。
1944年之前,建陽縣委、縣政府均在王氏宗祠辦公,號召和領導全縣人民抗擊日寇、鋤奸肅匪,擴充民兵、參軍支前,減租減息、發展生產,整頓私塾、創辦學校……轟轟烈烈地開展抗日鬥爭。
1944年4月,政府機關轉移,為堅壁清野,抗日民主政府與王氏族長商量將宗祠全部拆光,夷為平地。到了1950年,村民們用拆下來的磚瓦在舊址上建造了條龍國小,1970年代學校要合併集中,條龍國小又被拆除,那些老磚古瓦又被搬運到村中心,用於長北國小的建設。
此後,昔日王氏宗祠所在的孤島變成了一塊荒蕪之地,進而又漸漸變成了一塊莊稼地。而王氏宗祠在抗日戰爭中那些驚心動魄的事跡,在王家子孫中已經成了口口相傳的故事,長北村、蔣王村的那些成年人,幾乎每人都能講上一大段。
建縣70周年前後,建湖籍在京的160多名老幹部和舊址所在地高作鎮長北村、蔣王村近200戶民眾聯名倡議,在縣政協第13屆1次會議上多名政協委員合議提交恢復重建舊址的議案。年近9旬的在京建湖籍新四軍老戰士王俊多次趕赴家鄉考察舊址,多方協調指導,發動親友帶頭捐款,並親自當顧問,組建了“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王氏宗祠)籌建委員會”,印發簡報,介紹歷史,激發社會各界紛紛主動捐款,使得重建工作順利進行。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籌建,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與王氏宗祠為一體的宏偉建築落成,紀念館內陳列了建陽縣建縣前後大量的珍貴文史資料,再現了抗日烽火的崢嶸歲月,並介紹了王氏抗日英賢,以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作出一定貢獻的傑出人物的典型事跡。
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王氏宗祠)紀念館,按照原貌重新建成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式房屋,前殿門頭匾額為陳毅元帥之子陳昊蘇題字。門前有一座7.3米高的紀念碑,周克玉上將題寫了“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王氏宗祠)紀念碑”碑名;新建在舊址門前西側的碑牆,介紹了當年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的誕生經過。紀念館將大半筆墨介紹了建陽縣(即建湖縣)的抗戰史和發展史,後面的主殿用作王氏宗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