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場王氏宗祠 又稱友明堂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王友明自長泰縣岩溪鎮坂美村遷入安溪上場(今鳳城鎮上山村),為上山村上場下巷王氏開基祖。是個歷史悠久的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場王氏宗祠
- 屬性:遺址
- 別名:友明堂
- 時期: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
介紹,地理環境,政治變革,祖祠風光,
介紹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是毛澤東宏篇詩詞中的摘句,藉此絕句來形容吾村吾族的巨大變化十分恰當。
為使族人正確了解家鄉歷史——今昔變化,在回顧王氏家族在這塊熱土上生息繁衍之際,首先介紹一下生我養我的母親地——上山村境座落、政制、民情等概況很有必要。
為使族人正確了解家鄉歷史——今昔變化,在回顧王氏家族在這塊熱土上生息繁衍之際,首先介紹一下生我養我的母親地——上山村境座落、政制、民情等概況很有必要。
地理環境
今隸鳳城鎮的上山村行政村居委,村名曲取自“上場”與“山畲”兩處地名首字之合稱。它位於邑城北郊。城鄉連線處的蘭溪東岸,北緯24°50′—25°26′,東經117°36′—118°17′範圍之一隅,東接祥雲居內自然村,西與頂巷李厝交差穿插,南面臨溪,北與大岑林果場接壤,村境內居民住地名有,上場頂巷,下場下巷、山畲、小嶺、貢尾、冷水坑等。山坡地多田地少,轄境面積約3.6平方公里,常住民眾有王、李、陳、吳、謝等姓2900人,其中王李為大姓,占全村人口60%左右。
政治變革
我縣行政區劃變更頻繁,尤其是民國及新中國誕生以後。據縣檔案館館藏資料統計:民國38年間變換10次,新中國自1949年10月至2002年54年中調整20次,摘其要者列之。
公元955年(後周顯德二年)置縣,置縣之初設4鄉16里(里前有18都)我村隸歸善鄉長泰里;明初,以縣城一坊,稱在坊里,我村隸在坊里。其餘鄉及里照舊,明萬曆十一年折為18里。
清朝沿襲明代舊制,仍分4鄉18里,我村隸屬不變
民初,仍沿用明、清舊制,到民國十七年(1928)9月實施《縣組織法》設縣、區、村里、閭鄰四級縣,我村隸屬閭鄰一級。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全縣劃分為6區、我村隸縣城區,在坊里區設自治籌備處,越年而月改區自治籌備處區,七月復設區公所,下轄鄉鎮公所及閭鄰長辦事處。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5月,福建奉命實行保甲制度,取銷鄉鎮公所及閭鄰長辦事處,改設聯保辦公處(49 處),保長辦事處(432處),我村隸屬縣城區、南洋保。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全縣行政區區劃調整為19個鄉鎮,我村隸屬城苑鎮。
解放後行政建制與變更
1949年9月3日安溪縣城第二次解放,9月9日正式成立中共安溪縣委員會和安溪縣人民政府,政區沿襲地下時期4個區,10月5日下文設4個區19個鄉。我村隸屬龍城區,城苑鄉。
1952年7月全縣劃分14個區,(後調為12個區)4個鎮155個鄉,我村隸屬一區,城廂鎮上山鄉。
1956年6月將全縣12個區並為7個區、3個鎮、100個鄉,我村隸屬城關區,城廂鎮。
1958年3月全縣7個區調整為28個鄉鎮。同9月由28個鄉鎮合併組成9個人民公社,我村隸屬關公設、上山大隊。1961年8月全縣又再調整,設8個區91個小公社。城關區轄12個人民公社。
1965年4月撤銷8個區91個小公社建制,重新成立城廂等15個人民公社及城關鎮人民委員會。
1968年9月15日由解放軍“支左”部隊黨委批准,成立軍、乾、群三結合的安溪縣革命委員會。
1980年12月22日縣八屆人大,第一次會議將安溪縣革命委員會復稱安溪縣人民政府。
1981年10月30日城關鎮更名為鳳城鎮。
1984年4月17日縣委、縣政府決定實行政設分開,組建鄉人民政府。全縣改建為17個鄉人民政府,我村隸直屬鳳城鎮人民政府管轄。
1987年全縣建制為5鎮(鳳城、官轎、蓬菜、湖頭、劍斗),19鄉(城廂、魁斗、金谷、感德、長坑、蘭田、祥華、尚卿、龍門、虎丘、西坪、龍涓、參內、大坪、湖上、桃舟、豐田、白瀨、蘆田)和1個省屬縣管轄福前農場。
2002年全縣政區設13個鎮、11個鄉、24個居委會、434個村委會。
人民生活巨變
千百年來無論政制如何變革,“上山”始終作為鄉、村一級政權存在著,以地域而言,處於縣郊福地,卻從來沒有得到“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好處。加上先天不足一一田地奇缺,山利微小(未充分開發),民眾生活水平低下,常有饑寒之虞,人們養生途徑主要靠傳統手工業一一加工米粉,把成品粉乾挑到農村農戶置兌換稻穀,利用谷糠、米粉湯水飼養家畜。這種手工業工序環節多,勞動強度大,時間長,有“三更起床,五更出門”、 “一家三代人都沒眠”的說法,又因婦女付出勞動最多最繁重,又有“願作上場牛(田地少,畜耕輕鬆)不做上場媳婦”來比喻婦女辛苦操勞程度。加工米粉雖有利可圖,但受風雨天氣和社會環境(如戰亂,匪禍或天災)制約無法常年經營,這就難以從根本上擺脫貧困局面。
真正根本性脫貧致富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的改革開放時期開始的。改變了大集體束縛生產力社會制度,設立特區、開發區,全黨立足搞活經濟,貫徹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引導民眾走農工商並舉的發展道路。在當地政府統一規劃下,我村納入城區範圍,批准建立經濟開發區,並投資改善開發區硬環境和配套項目建設。
改革開放20多年來,利民政策的引導,政府的幫助和推動,民眾的辛勤拼搏,開發區成效顯著,有目共睹,村容面貌、人民精神、物質生活、文化教育、居住環境等方方面面,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變化,具本表現:
1、道路交通便捷,通訊設施齊備,省道307線貫串村中,直達泉州府城、省城,輻射漳廈。轎車、機車進入尋常百姓家,郵電、銀行首次‘‘現身”,宅話、手機、插卡話亭普遍化。
2、挑戰河道向水域奪地,修築了自祥雲至清溪大橋段1乾多米長溪堤,有效防止了大小洪水沖塌河岸,且擴大陸地面積上千平方米,為建造商住樓房增加了用地。
3、高樓林立,商賈如雲,自下巷至祥雲原有一大段山、田、溪相夾擠荒涼地段,經過劈山填河,而今兩邊高樓連線不斷,自祥雲至仙苑大橋連成一條五里長街。以省道307線為中心,左右二邊還建成祥俊路、友明路,形成篆體川字型商業網路。街道寬闊,人行道埔設花色圖紋地磚,旁植林木花草,環境優雅美化。
4、文化教育蒸蒸日上。校舍規模不斷擴大,就學生數年年增加,適齡兒童全部入校,初小升格高小已有多年,在校生數500多,正在籌建城區第六國小,並由政府投資新建教學樓一座,五層30間教室,迎接增設國中部。
上山村人多地少,僅有200多畝種糧地,開發區全部征田,人們生活向何處?成為議論話題。隨著深入貫徹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開放步伐的宣傳教育,人民民眾看到了村境面貌快速變化的實例,又受到市場經濟發展模式的啟發,改變了舊觀念束縛,把握時機,放開手腳大膽闖蕩,走亦工亦商道路,從境內拼到境外,在商海中煉就本領,尋找多門路就業,開闢多元化經濟,勤勞是關健,智慧出財源,一個繁榮富裕、文明、和諧的新型村莊就這樣被創造出來了!
王家騰飛
上場下巷王姓是上山村居民的一部分,在村戶籍160多,常住人口近800,占全杭臣人數30%,我們的族眾在市場經濟大潮推動下,全身心拼搏商品貿易,走勞動致富正道,經濟發展迅速,二十年間超過已往四百年。在民生四大基本要素一一衣、食、住、行層面上物業資產擁有量和消費(享受)水平均創歷史新高。
1、物質生活內容豐富多彩,吃穿用品隨心所欲、應有盡有、果蔬魚肉成為平常菜譜。從小康水平基礎上向中、高檔營養型過渡,注意消費藥食兼效的天然營養保健品,明白人的健康長壽是“養”出來,而不是‘‘治’’出來的科學道理。
王姓人基本上實現了家用電器化、服飾時代化、住宅高樓化、出行車子化。據統計,電視機、電話機戶戶有,大部家庭成員兼有一部或多部手機,電冰櫃(櫃)空調機、影碟機、卡拉OK為數不少,煤汽灶普遍化。
交通工具方面,占四分之一家庭擁有不同檔次小轎車30部,機車200多部,腳踏車更多。
服飾方面,天然纖維一一純棉紗機織布,質好耐用反受冷待、中青年男女皆熱衷於輕薄柔軟、表面鮮艷美觀的各類化纖原料製作的成品衣,款式上青年女性喜穿緊身、短袖、低胸El,配以短裙,高跟鞋,小拎包,以顯示高雅亮麗、楚楚動人體態。普通人群服裝款式變化也很大,漢裝、中山裝、開襟裝非常少見,個別老年人時有穿著,西裝時尚化、男女老少皆用;鞋子年年有新款,特別是女鞋、高跟、尖頭、近似古代“幼腳”女的弓鞋,成為現代女性時尚品,夏季千姿百態細帶高跟涼鞋、冬令靴式長桶保暖鞋都是中青年女人的首選貨。城鄉曾經風行一時的解放牌仿軍用品草綠色膠底鞋,成為體力打-K族的常用品。時代潮流新產品帶來了高消費,說明了民眾手頭的富裕,也說明社會生產技術大進步。
居民住宅現代化。解放前下巷王姓人只有三座比較完整的老式平房,其中一座土坯牆砌入“油麵”紅磚一側護厝有二層樓的古式大厝,算是鄉中最高級的建築物了,而今王姓人在祥雲路、祥俊路、友明路擁有高層商住樓房(普遍3—5層、最高的8層)420多間商鋪店面,以2間店面8米寬4—4.5層樓計算就有840一945套(含店面)的現代套房,人均1套以上,從購地、建築到裝修估算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
2、資產擁有量是衡量富裕程度的標誌。無商不富,經商致富,是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也是中外成功商貿企業家必經的道路。我村90%以上王姓人經營商業所積累的財富,大部用於房地產業,預測總資產上千萬元的有5戶,上500萬元的有20戶,上百萬元的近100戶,這就是改革開放正確路線方針政策,造福人民民眾的最好說明。
3、完善宗族公共事務,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宗祠、族譜、神廟是每個氏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內容。在歷史長河中、受社會變革與自然災害的影響,吾族的祠堂文化、譜牒文化和宗教文化都遭受嚴重破壞。經過政治、思想路線上的撥亂KIT-,經濟制度上的改革開放,社會繁榮,民俗文化恢復、禮制重光。
吾族宗祠始建與修揖年代不詳,舊祠於1 962年安溪發生特大洪水時倒塌,只剩一間大廳,神主牌“文革”中被燒毀,至1994年在原舊基地,眾力重建,同年完成。坐向癸丁兼醜未(背北朝南)、大九架、五開間,上下二進,古典型宮殿式石木結構建築,主廟28、9平方米,護厝2間100平方米。“秀土”圍欄、門口大埕等總用地500多平方米,耗資28.5萬元人民幣。祠堂構建雖有規模性,因資金不足裝修粗糙,經十多年風雨、內外觀裝飾大大落後於時代,與鄰鄉新祠比較差殊較大。族中有識之士認為需要重新修飾,資金籌集是難題,倡議最勇躍的王民生宗賢及家人胸懷遠大熱心公益,首先樂捐新修費額叄萬陸仟捌佰元,並主持修飾工程,說到做到,從而帶動其他族人紛紛解囊贊助。2007年春開始大裝修,半年完成,耗資約叄拾萬元。重新裝飾後的祠堂面貌換然一新,艷麗壯觀,金碧輝煌,呈現三大特色:一是、純金飾物多:神龕多層木刻透雕,桃梁獅子,石柱對聯陰刻字,檐下蓮花吊筒,三台拱物方桌浮雕帷裙等部件均用純金泊;二是、上下進內牆裙及正面大門二側牆壁全部改用青綠色光面大理石浮雕坂村:三是、祠堂後“秀土”左中右三面設立斜式瓷質葫蘆型圍欄,祠堂正面內埕安裝青石雕為基,大型不鏽鋼管圍欄把寬大的埕面劃為內外二埕、這樣建築風格為其他地方所罕見,而今王氏家廟可以說是一座集祭祀、休閒、觀賞為一體的古典藝術建築群。見證了王民生宗賢等人的獨具匠心與尊祖敬宗精神。 ]
掄救王氏家譜,費盡心機頂風而上。吾族家譜已有188年沒有修纂,現存的資料僅剩另枝碎葉,今日續修,實為掄救,再不掄救就有湮沒忘宗之虞,王金蘭等宗賢對此耿耿於懷,奔跑呼號,頂住了種種非議壓力,耐心誠懇深入住戶調查記錄,做了大量具體工作,義務勞動,赤誠奉獻贏得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持,終於完成了除無據可續的部分支系外,凡能回憶、梳理、補充、更正的世系、明牒全部入譜,做到了房派分明,支系清楚,長幼有別,男女平等,獨生女上譜,符合新時代法律要求。
落實宗教政策,修復神殿“鳳澤廟”。
宗教信仰是構成民族和國家三要素‘佘為語言和文字,之一。原“鳳澤廟”臨近溪岸,規模小,1962年被洪水沖毀。“文革”中批鬥“三封四舊”,毀廟廢佛的餘悸猶存,直到八十年代落實宗教政策,政府不干涉修復神廟和祭祀活動,始由信徒捐資復建200多平方米規模神宮,“鳳澤廟”,拱奉護境佛“廣澤尊王”,“清水祖師”,‘‘法主聖君”,‘‘漳三相公”,“枷楠尊王”,“楊府真仙”等六尊神像,每年農曆正月初六、八月-22--,兩次舉行佛誕祭祀活動,祈求佛祖保境安民,消災納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種民俗風情已成制度化,以上三個方面的恢復與延續,體現了社會文明進步;滿足了人民民眾思想精神寄託,為維護社會安定和諧起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