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宗祠(山東省章丘市相公莊街道王氏宗祠)

王氏宗祠俗稱王家家廟,位於南北大街中段路西。祠堂內有大殿5間,東西配房各3間,南屋4間。設大門、二門各一座,偏門一處。占地面積1.299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氏宗祠
  • 地理位置:南北大街中段路西
  • 占地面積:1.299畝
  • 初建明代
  • 代表人物:王世睿,王爾藩
歷史記載
二門牆將正殿與南屋分成南北兩院。北院略成方形,南院東西長、南北窄。正殿前,院內四角栽有4棵粗壯高大的柏樹,樹冠遮天,樹皮溝紋均呈螺旋式上升狀,令人稱奇。 王氏宗祠修建的準確年代雖無從考察,但據《王氏族譜》有關記載,可知初建的時間大致在明代。
1369年(明洪武二年)王姓遷居張相公莊後,自三世王秀陸續出現人才。五世王景,儒學生,明正統年間“充吏通許縣縣丞”;王官“少入黌宮,長復充吏”;王鼐國子監生;六世王延壽歲貢監生,先任東昌府清平縣教渝,後升任河南陳留縣知縣。最早的王家家廟約在此時建成。初落成時,南北大街尚未形成,王家家廟處王氏老墓田以東,祠堂大門向南,規模尚小。 此後,王氏人丁興旺,清代又出現一批秀才、舉人,康熙、雍正年間王世睿、王爾藩先後考中進士。為宣揚王姓昌盛,在雍正年間由王世睿主持重修王氏家祠,規模擴大,大門改向面東。施工後在殿前立有碑碣,碑陰鐫刻有王世睿詩一首: 無義之財火上冰, 來時有影去無蹤。 只要正義守公道, 自有神明暗視中。 1852年(清鹹豐二年),王氏宗祠再次擴建,出現了後來的規模。據《王氏族譜》載,“其珍、字待聘,監生,舉鄉飲大賓”,“公與眾族公議,鳩工庇材,捐資倡修築家祠,未及年余而家祠煥然一新告竣矣。”自清末民初起,莊人在祠內辦學、辦公。建國後一度做糧所倉庫,後又為向陽國小校址,今為一村幼稚園址。原來的建築已經改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