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審邽

王審邽

王審邽(858—904年),字次都,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人。秦名將王翦的後代,琅琊王氏士族。公元885年扶母隨兄弟王潮、王審知率義軍入閩後,唐·乾寧元年(894年)權泉州刺史,三年(896年)實授 ,天祐元年(904年)二月卒於任,政績顯著。累封工、兵、戶三部尚書授威武軍節度副使,晉開國侯,卒謚武肅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審邽
  • 別名:王次都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光州固始
  • 出生日期:858年
  • 逝世日期:904年
  • 職業:泉州刺史,工部尚書加左散騎常侍
  • 信仰:佛教、道教
  • 主要成就:治績優秀,興辦水利,建造書院
  • 諡號:武肅
  • 尊稱:泉安尊王
人物簡介,王審邽墓,治理泉州,功勳封賞,修建史,建招賢院,

人物簡介

王審邽三兄弟(系東晉名相王導第十七世孫)在開闢福建(時稱閩國)時興起的“開閩”王氏,王氏三兄弟史稱“開閩三王”。
唐末,與兄王潮參加王緒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光啟元年(885年),隨軍渡江南下。入閩後,協助兄王潮治理泉州七年,任泉州刺史達12年。勤政愛民,自奉儉樸,輕徭薄賦,重視農桑,疏江治港,招引外商,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發展經濟。流民回籍者,借給牛犁,以供耕耘;為修廬舍,讓其安居。又革新制度,興辦義學;獎勵生產,不失農時,年年豐收,足食足兵,社會安定。設招賢院,廣納名儒碩士,發展文教事業。政績顯著。累封工、兵、戶三部尚書,授威武軍節度副使,封開國侯,賜謚武肅王。
生四子:王延彬五代任泉州刺史,累封至檢校太傅開國候,卒贈侍中)、王延楨、王延美、王延武。

王審邽墓

位於泉州市區東郊鳳山之麓、草邦水庫西北側,距水庫北岸約二、三百米。因王審邽墓陵在此,故又名“皇跡山”(皇者天皇,積者勳績)訛稱“皇績山”。1998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審邽墓向南偏東15度,現墓地範圍長100.85米,寬27.05米,占地面積2728平方米。墳丘為磚石結構,呈馬鞍形,環砌灰磚,上部封土,墓室保存完好。墓前尚存花崗石條石鋪砌埕地三級台座,長8.03米,寬2.93米,及殘存墓身周圍石基。墓碑書“唐武肅王王公審邽墓”。
1993年,海內外王氏族裔捐資修復,並重建4個坪台,設58級台階。第三墓埕建四角石亭二座,內豎墓道碑銘、重修碑記各一方。第四墓埕置石雕文官、武士各2尊,石狻猊(獅子)、石羊各1對,石望柱1對,石碑坊一座。

治理泉州

王審邽“為人喜儒術,通《春秋》,善吏治。”他主政泉州12年,始終將儒家的仁政思想作為其施政取向。上任之後,他便把關注民生作為頭等大事加以認真對待。他繼續奉行大哥王潮治泉期間實行的“招懷離散”政策,遣人將背井離鄉的泉州籍流民陸續召攏回鄉,凡從外地返泉者均借給其耕牛及犁耙等農具,幫助和鼓勵其到小溪場(今安溪縣)、歸德場(今德化縣)等山區開墾梯田,重事農桑,發展經濟。對房屋損壞不能棲身者,還協助他們修築住宅,使之安居樂業。這些政策舉措,體現了儒家倡導的民本思想,有力地促進了泉州的農業生產,使這些原來荒蕪的山區“一年襁負至,二年田萊辟,三年民用足”。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既保證了官需民用,又增加了地方的財稅收入。
王審邽自動尚儒,十分重視人才。主政泉州時,他創設招賢院,成為中國歷史上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舉措。唐末,中原混亂,戰爭頻仍,人民苦不堪言。而在王氏三兄弟治理下的福建,經濟相對繁榮,社會安定,與中原地區民不聊生的景象形成了鮮明對照。於是,中原公卿士族遂相繼入閩避亂。為了保護和利用這一寶貴的人才資源,使之為閩地發展服務,時任泉州刺史的王審邽便毅然作出了設立招賢院的決策,並派其子王延彬具體運作建院事宜。

功勳封賞

《十國春秋·武肅王審邽》:唐 乾寧元年(894年),權泉州刺史;三年(896年)實授。
乾寧四年(897年),加工部尚書。乾寧五年(898年),加金紫光祿大夫、檢校戶部尚書
唐武肅王王審邽像唐武肅王王審邽像
光化二年(899年),加兵部尚書、琅琊郡開國男。
光化三年(900年)加左僕射,進開國侯,尋授威武軍節度副使。
天復二年(902年),加司空。天復三年(903年),加司徒,進封開國公,食邑七百戶。”
道光《晉江縣誌·王審邽》:“唐·乾寧元年權泉州刺史,三年實授,四年加工部尚書,五年加金紫光祿大夫、檢校戶部尚書光化二年加兵部尚書、琅琊郡開國男,三年加左僕射,進封開國侯,尋授威武軍節度副使;天復二年,加司空,三年加司徒,進封開國公,食邑七百戶。”

修建史

審邽篤信釋老之教,崇信為善納福因果,在經濟發展同時,舍財修建大量寺院著名的有如城西隅清果院,供租谷二十餘石;金地院,在晉江興賢里(今紫帽鄉),有寺產田地六百餘畝。乾寧四年(897年)十一月,王審邽重建開元寺,佛殿、鐘樓、經樓落成。開元寺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賜佛像毗盧遮那佛,漢譯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兩旁是王審邽修大殿時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為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南方歡喜世界是寶生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北方蓮花世界成就佛,合稱五方佛,也叫五智如來。還大力修建道路、橋樑,便利行旅,頌聲載道。

建招賢院

招賢院設在位於泉州西郊的南安縣唐安鄉修文里,院裡建有館舍,還築有亭軒、水榭。竹徑直達江邊,可以放舟垂釣。
《十國春秋·武肅王審邽》:“中原亂,公卿多來依閩,天復二年,即公元902 年,王審邽遣子延彬作招賢院禮之,振賦以財,如唐·右省常侍李洵、翰林承旨制誥兵部侍郎韓偓中書舍人王滌、右補闕崔道融大司農王標吏部郎中夏侯淑、 司勛員外郎王拯、刑部員外郎楊承休、弘文館直學士楊贊圖、王倜、集賢殿校理歸傳懿,及鄭璘、鄭戩等,皆賴以免禍。”先後出入該院的名士還有秘書省正字徐寅,右拾遺戶部員外郎、京兆府參軍翁承贊和太學博士倪曙等人。
招賢院遺址招賢院遺址
道光《晉江縣誌·王審邽》:“時中原多故,學士故老多避亂來依,審邽遣子延彬作招賢院禮之。如李洵韓偓,王滌、崔道融王標、夏侯淑、王拯、楊承休、楊贊圖、王倜、歸傳懿、鄭璘、鄭戩等,皆賴以全。”
五代是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過渡時期,當時,閩屬偏隅之地,其文化較之中原地區相對落 後。諸多文人名士從中原來泉州後,在招賢院內切磋學問,進行文學創作,使中原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在 泉州乃至八閩迅速傳播,促進了福建及閩南文化的發展,在中華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據統計,泉州招賢院的文人在此期間創作了大量詩篇, 被收入《全唐詩》及其他詩集的即達340餘首。至此,尚文之風在泉州蔚然形成,“童蒙誘掖,學校興舉”,泉州因此獲得了“海濱鄒魯”的美稱。這一風氣的形成,奠定了泉州的文化底蘊, 致使大批人才聯袂而出。五代時,泉州中進士者6人。延至宋代,泉州中進士者就達862人(特奏名480人除外),其中五代至宋代,泉州先後有4人中狀元;有8人位居宰輔之位。這一現象,在全國各州府中是極為罕見的。這些人才的迭出,與王審邽父子創辦招賢院,使泉州形成好學之風,有著直接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