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垿

王垿

王垿(1857-1933),書法家。字爵生、覺生,號杏村、杏坊,晚號昌陽寄叟。山東萊陽蜆子灣王氏人。翰林王蘭升次子,資秉絕倫,文辭壯麗。光緒己卯年舉於鄉(1879年中舉人)光緒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兄長塾庚寅進士,同官翰林,一時有郊祁之目(宋代宋郊、宋祁同時中進士,做顯官,後稱兄弟並美為郊祁)。歷充國史館協修、文淵閣校理。甲午大考二等。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因他在1894年大考翰詹時得第二名,一年後轉左春坊左贊善,以後又升為右春坊中允翰林院侍講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1900年7月,八國聯軍進逼通州,其護駕西行。至西安,遂升國子監祭酒,1901年冬慈禧返京,清廷賞護行人員,王垿被賞戴花翎。1903年授河南學政,督學河南兼授翰林院學士,後升內閣學士禮部侍郎,1907年又署法部右侍郎實錄館副總裁,為光緒寫《實錄》。辛亥革命後,1912年王垿欲回萊陽,因天津兵變,路途受阻,又聞萊陽也譁變,遂至青島定居,因思念故里,遂將居所稱為“寄廬”。

基本介紹

  • 本名:王垿
  • 字號:爵生、覺生
  • 所處時代:清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山東萊陽
  • 出生時間:1857年
  • 去世時間:1933年
  • 主要成就:任法部右侍郎,清代著名書法家。
王垿,無奈的政治家,庚子年欲直諫,傑出的書法家,

王垿

曾祖王寧遠,太學生。祖父王作求,邑庠生。父親王蘭升鄉謚為“文孝”。三代以公貴,獲贈光祿大夫。曾祖妣蓋氏、祖妣柳氏、呂氏,妣賀氏、于氏均贈一品夫人。王垿自幼受到良好的親職教育和文化知識的薰陶。其父王蘭升為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其兄王塾為光緒十六年(1890年)庚寅科進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後授檢討,任廣西桂林知府。在膠東王氏家族有“一門三翰林,父子九登科”的讚譽,備受書香門第羨慕,在民間傳頌至今。王垿有紮實的書法功底,少年曾得父授,勤習隸、行、楷書。在又拜同鄉光緒二年狀元曹鴻勛為師,入室學習書法。王垿是清末創新派之一,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將漢隸及魏、晉、唐之名碑、帖融會貫通,終於形成雅俗共賞、形體長方的正行書,亦稱“垿體”。
王垿,村鄉黨稱其為“二翰林”以區別於兄,族堂號為“敦睦堂”,目前蜆子灣有四大支系,與垿不是同一支系。垿系庶出,母不詳,蘭升侍姬,懷孕後為主母遣,後垿生,及長,垿始歸宗,受教於家塾,後成名,居住於萊陽城裡大寺街,時大寺街皆鄉仕宦,族有孀婦某氏為伯所賣,夜去萊城告訴垿,垿即令人捕,孀婦伯即去關東,終生不敢返鄉矣。

無奈的政治家

辛亥革命爆發後,由於社會較為動盪,天津、青島這些外國人的租界便成為遜清遺老們躲避戰亂、頤養天年的好去處。末代皇帝溥儀後來去了天津,王垿也早早來到了青島。除了王垿之外,軍機大臣吳郁生恭親王溥偉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校長劉廷琛、變法失敗的康有為等也都先後定居青島。與那些遜清遺老不同的是,定居青島後的王垿從不過問政事,甚至頂住壓力拒絕了袁世凱的邀請,作為一名富有遠見卓是的政治人物,王垿的內心是矛盾的,既有對清朝滅亡的惋惜與無奈,也隱約預見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終將不可避免地到來,因此,他整日縱情於山水、寓樂於書法。這體現出一個整治家的智慧與無奈。

庚子年欲直諫

庚子拳匪難作,輔臣昏眇,親貴稱太后旨(當時迎合慈谿太后的愚痴),猖狂扇亂。袁、許諸公以直諫被戮(吏部侍郎許景澄、太常寺卿袁昶冤死,見百度詞條),公發憤憂悲,復抗疏極論其事。疏成,為某公所抑,(阻攔)。且語公曰:“東市朝衣,吾已哭數日,誠不忍見吾子再攖奇禍(我不忍心看見你再遭受禍害),大難方殷(盛),尚望韜斂鋒鍔,(韜光養晦,收斂鋒芒)為邦國自惜”。公感其語誠,置未上,而意殊鬱郁。
若王公耿直之為得行,為吾邑又添一左懋第哉?國恩養士,抗疏震廷,蔡東藩評曰:許侍郎、袁京卿二人,名臣也,以忠諫而致禍,同罹慘刑。丹心未泯,碧血長埋。誰為為之,以至於此!王公系忠臣文士,國家存亡之秋,不必捐軀,況漢士以為岳武穆之對敵哉?

傑出的書法家

“有匾皆書垿,無腔不學譚。”這是上世紀初京城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垿”當然是指王垿,“譚”便是京劇大師譚鑫培。王垿不僅是官居二品的朝中大員、“山東京官領袖”,更是名動朝野的書法家。王垿的書法,和譚鑫培的唱腔一樣,當時非常流行,受人追捧。京城的銀號錢莊酒樓茶館、綢緞布店、洋廣雜貨,所掛的牌匾、對聯多出自王垿之手,眾商家對王垿的字可謂趨之若鶩:北京西單天源醬園有四幅條屏“天高地厚千年業,源遠流長萬載基,醬佐鹽梅調鼎鼐,園臨長安勝蓬萊”就是王垿寫的,可惜被毀;老北京的綢緞莊瑞蚨祥、天津綢緞莊謙祥益的匾牌,也都出自王垿筆下。定居青島後,求書者更多,所書匾額遠勝於在京為官之時。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島城商家有求書匾額者,王垿無不欣然應之,故青島商號之牌匾多出自他的手筆。王垿在嶗山的刻石眾多,其中“明霞洞”和天后宮“有求必應”兩塊匾額尚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