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物理學學術期刊)

物理(物理學學術期刊)

《物理》是由中國物理學會、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主辦出版的物理學學術期刊,1972年創刊。

據2018年12月《物理》編輯部官網顯示,《物理》第10屆編輯委員會擁有顧問4人、編委66人、海外編委6人。

據2018年12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物理》共出版文獻13184篇、總被下載1609131次、總被引38777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588、(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04。據2018年12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物理》載文量為4255篇、被引量為20714次、下載量為106597次、基金論文量為1224篇、影響因子為0.2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物理
  • 外文名稱:Physics
  • 語言:中文
  • 類別:物理學
  •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 主辦單位:中國物理學會、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編輯單位:《物理》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72年6月
  • 出版周期:月刊
  • 國內刊號:11-1957/O4
  • 國際刊號:0379-4148
  • 屬性:CA、SA、JST、Pж(AJ)
  • 現任主編:朱星
  • 編輯部地址: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南三街8號
辦刊歷史,辦刊條件,欄目方向,人員編制,辦刊成果,出版發行,影響因子,收錄情況,榮譽表彰,文化傳統,領導題詞,辦刊宗旨,現任領導,

辦刊歷史

1971年初,中國科學院下發有關恢復自然科學期刊的檔案,經當時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郭佩珊和所長施汝為研究決定創辦刊名為《物理》的刊物,集“文革”期間停刊的《物理學報》和《物理通報》的任務為一身,既發表具有學報特色的創造性研究論文,又刊登具有通報特色的綜述文章,還反映物理學在國民經濟中的套用;5月,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先生親自為《物理》題寫刊名,該刊名一直沿用至今。
1972年6月,《物理》正式出版發行創刊號,為季刊。
1974年初,經中國物理學會批准成立第一屆《物理》編委會;同年第1期開始《物理》改為雙月刊,16開,每期64頁。
1975年第1期開始,《物理》發行範圍擴展為面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
1979年10月9日,美國Physics Today編輯部高級編輯Gloria B Lubkin來華訪問,並藉此機會與該刊編委會有關負責人和編輯部人員進行了座談,交流辦刊經驗和體會。
1979年,《物理》頁碼增加為96頁。
1981年起,《物理》改為單月刊,16開,每期64頁。
1988年,科學出版社將《物理》上發表的“近代物理講座”以及“知識和進展”欄的有關文章彙編成《近代物理講座》一書出版。
1997年,《物理》正式開展廣告業務。
2000年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正式成為《物理》的協辦單位;第1期開始,《物理》改為國際通行大16開本,封面改為彩色,157g銅版紙,內頁70g進口膠版紙。
2002年4月,召開創刊30周年紀念會議。
2003年,《物理》建立期刊的網路版。
2006年,《物理》獲得了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資助;期刊封面稍作修改,覆膜。
2008年9月,《物理》編委會換屆,成立第9屆編委會。
2011年,《物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學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經費資助;並獲得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資助。
2012年1月,《物理》編委會換屆,成立第10屆編委會。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1974年,《物理》主要刊登物理學研究成果及其套用等方面較為通俗的文章,為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綜合性刊物。開闢有“研究成果報導”、“哲學和物理學”、“物理學和國民經濟”、“物理學進展”、“物理學新知識”、“實驗技術和實驗方法”、“物理教學知識講座”、“教學實驗”、“物理學史”、“問題和討論”、“書刊評介”、“答讀者問”、“學術活動簡訊”、“資料”、“讀者、作者、編者”等15個欄目。
1977年,欄目進行部分調整,“研究成果報導”改為“研究工作報導”,“物理學新知識”和“物理學新進展”合為“知識和進展”,“物理學和國民經濟”更名為“物理學套用”。
1978年到1979年,欄目經調整後為“知識和進展”、“研究工作報導”(1981年第1期起改為“研究工作簡報”)、“實驗技術和實驗方法”、“講座”、“物理學史”、“問題討論”、“動態”等欄目。
1982年起,正式開闢“前沿”欄,報導中國國內外物理學各領域比較重要的新進展和訊息。
1983年9月起,開闢“物理學和經濟建設”欄目。
1984年第1期起,正式開闢“物理百科”欄。
1991年,《物理》的欄目調整為:“知識和進展”、“物理學和經濟建設”、“實驗技術”、“物理學史和物理學家”、“前沿和動態”。
1997年,設立“研究快訊”、“科學基金”、“世紀之交談物理”欄目,“研究快訊”欄及時報導中國國內物理學工作者的重大創新性成果。
2000年,《物理》開闢欄目:“評述”、“物理教育”、“評述文章掃描”、“信息服務”。
2001年,《物理》開闢欄目:“特約專稿”、“物理新聞”、“研究和教育機構”;第11期開闢“人物”欄,由編輯部編輯採訪撰稿。
2002年,《物理》開闢欄目:“學生園地”。
2007年第7期,開闢“物理學咬文嚼字”欄,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曹則賢撰稿。
2010年6月,《物理》與Physics Today簽定協定,開闢“Physics Today攫英”欄目,每期摘譯其1—2篇文章刊登。

人員編制

據2018年12月《物理》編輯部官網顯示,《物理》第10屆編輯委員會擁有顧問4人、編委66人、海外編委6人。
《物理》第10屆編輯委員會成員
職務
姓名
職稱
工作單位
顧問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教授
閻守勝
教授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編委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陳鴻
教授
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陳仙輝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
陳小龍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陳曉松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教授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
程建春
教授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戴寧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丁大軍
教授
吉林大學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
杜江峰
院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
方海平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上海套用物理研究所
方前鋒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封東來
教授
高克林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龔旗煌
院士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谷冬梅
高工
中國物理學會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韓占文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季向東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系
姬揚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金國鈞
教授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
李儒新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教授
山東大學物理學院
林海青
教授
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
劉寄星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劉傑
研究員
北京套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
教授
清華大學物理系
馮波
教授
浙江大學物理系
呂力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馬建平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孟傑
教授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歐陽頎
院士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蒲鍆
研究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科學部物理II處
教授
武漢大學物理學院
宋菲君
研究員
大恆新紀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孫秀冬
教授
教授
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
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
王琛
研究員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王軍民
教授
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
王牧
教授
南京大學物理系
王青
教授
王文浩
高工
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
聞海虎
研究員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吳令安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武向平
院士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研究員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謝心澄
院士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許京軍
教授
南開大學物理學院
教授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薛其坤
中國科學院院士
清華大學物理系
楊學明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教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
教授
清華大學物理系
研究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學部物理I處
張雙南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教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趙紅衛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鄭杭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
朱少平
研究員
北京套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
朱重遠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鄒振隆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海外編委
戴鵬程
研究員
美國田納西大學物理系
林磊
教授
美國加州聖何塞州立大學物理系
林志忠
教授
台灣交通大學物理研究所及電子物理系
沈平
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
肖旭東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
張希成
教授
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物理系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8年12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物理》共出版文獻13184篇。
據2018年12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物理》載文量為4255篇。

影響因子

據2018年12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物理》共總被下載1609131次、總被引38777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588、(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04。
據2018年12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物理》被引量為20714次、下載量為106597次、基金論文量為1224篇、影響因子為0.25。
註:該刊沒有被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收錄。

收錄情況

《物理》被CA化學文摘(美)(2014)、SA科學文摘(英)(2011)、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13)、Pж(AJ)文摘雜誌(俄)(2014)收錄,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

榮譽表彰

1992年,《物理》獲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三等獎;同時,在北京市優秀期刊評選中,《物理》獲編輯質量獎、期刊效益獎、辦刊條件獎。
1996年5月,《物理》獲“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三等獎”;
2000年10月,《物理》獲“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一等獎”。
2001年,《物理》入選新聞出版總署的“中國期刊方陣”,被評為“雙效”期刊。
2002年,《物理》被評為中國科協第三屆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2008年,《物理》獲中國科學信息技術所評定的“2008年度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稱號;2008年度推薦的文章獲得中國科協第6屆優秀論文獎。

文化傳統

領導題詞

1992年,《物理》創刊20周年,物理學界前輩為《物理》題詞。嚴濟慈先生的題詞為“物理學工作者的良師益友,四個現代化的有力助手”,周光召先生的題詞為“傳播物理知識和信息的園地”,王淦昌先生的題詞為“開闊視野,洞察真諦,不斷向讀者展示物理世界的奧秘”,王大珩先生的題詞為“把物理科學傳播給從事不同學科的科學和技術工作者,充當發展和套用高新科學技術的橋樑”,謝希德先生的題詞是“重知識,兼顧趣味性;重理論,密切聯繫套用;重前沿,不忘歷史與前人的貢獻”,馮端先生的題詞是“新知啟蒙,信息交流;開卷有益,掩卷味留;忙便瀏覽,閒耐細究;無銜導師,案頭良友”。
刊名為郭沫若題寫刊名為郭沫若題寫

辦刊宗旨

致力於傳播當代物理學及其交叉學科的前沿最新進展,促進物理學與相關學科的相互交叉和滲透,溝通科研與產業,推動中國物理學的發展。

現任領導

《物理》第10屆編輯委員會領導
職務
姓名
職稱
工作單位
主編
教授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副主編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院士
清華大學物理系
中國科學院院士
北京計算數學研究所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
參考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