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創建時期,西南聯大時期,戰後恢復時期,蓬勃發展時期,文革時期,改革發展時期,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專業設定,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對外交流,學術研究,科研機構,科研建設,學術資源,現任領導,院行政,院黨委,院教學委員會,院學位評定委員會,院學術委員會,知名校友,
歷史沿革 創建時期 京師大學堂 (北京大學前身)創辦於1898年,1902年開辦預備科和速成科。速成科下設仕學館和師範館,學制三至四年。師範館設數學物理部,標誌著中國數理方面高等專業教育的開端。
1913年夏,理本科理論物理學門(不久改為物理學門)開始招收本科生,這是我國最早的物理學本科,也就是北大物理系的開端。第一屆學生丁緒寶、孫國封等5人於1916年畢業,成為我國最早的物理學本科畢業生。
1937年尼耳斯·波爾訪問北大 1917年在當時的理科學長,曾留學耶魯大學、柏林大學的夏元瑮教授主持下,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建成預科兩年、本科四年的一套比較完整的課程設定。
1917年蔡元培校長到校後組織各學科教授會,物理學教授會於1918年1月成立,選何育傑為主任,相當於後來的系主任。1919年,北京大學進一步廢文、理、法科之名目,開始設定系級行政單位,物理學門改為物理系,至此才有“北大物理系”的名稱。
1918年10月,北京大學物理學門與數學學門的學生聯合成立北京大學數理學會。蔡元培在致辭中說:"數理之學,發達最早,套用亦最宏,有以數學講音樂者,有以物理講社會學者,故謂數學物理為諸科學之基本"。學會首批會員達40餘人,經常邀請國內外學者作學術講演,並與國內外大學的數學物理學會進行學術交流。
1919年1月,《北京大學數理雜誌》由數理學會發行出版。這是中國較早的大學自然科學刊物,在傳播新知識方面頗具特色。愛因斯坦狹義及廣義相對論分別於1905、1915年問世,該雜誌很快就予以介紹。當時軍閥混戰,學生在生活十分清苦的條件下堅持辦刊兩年,實屬難能可貴。
1925年經丁西林、李書華等人的努力,能開出62個預科實驗、69個本科實驗和兩學年的專門物理實驗,教學實驗室初具規模。
1930北京大學決定籌辦研究科,北大物理系的首批研究生是於1935年錄取的馬仕俊、郭永懷、卓勵、趙松鶴,到1937年,已系統地開出了研究生課程。
西南聯大時期 1937年,日寇入侵,華北淪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內遷至長沙聯合組建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又遷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西南聯大合併後,師資力量更加強大。有對中國物理學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元老饒毓泰、葉企蓀、吳有訓;有學術造詣精深的教授周培源、吳大猷、趙忠堯、朱物華;還有抗戰開始前後學成歸國的青年教授孟昭英、於瑞璜、范緒筠、王竹溪、張文裕、馬仕俊。他們當中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有饒毓泰、葉企蓀、吳有訓、吳大猷、趙忠堯,先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委員的有11位,真可謂群星薈萃、濟濟一堂。
西南聯大總辦公處 由於倉促內遷,儀器設備喪失殆盡。西南聯大物理系的教授們多方籌措,從國內外購得必要的儀器,經越南海防和滇越鐵路運至昆明,保證了實驗課的開出。由於西南聯大物理系幾乎集中了當時中國物理界的精英,因而在課程的設定與教學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原三校物理系的教授互相促進,積極向上,帶動青年教師和學生進入學術研究前沿領域,為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戰後恢復時期 抗戰勝利後,1946年西南聯大宣布結束,北京大學遷回北平,物理系也隨之復系,進入恢復時期。
教師們收羅儀器,自編自印講義,課程設定基本上沿用自西南聯大。當時大多數知名學者都在國外,1946年在校的教授只有饒毓泰(兼北大理學院院長)、鄭華熾(兼北大教務長)、趙廣增、馬大猷(兼北大工學院院長)等。至1951年,隨著江安才、張宗燧、胡寧、朱光亞、虞福春等一批知名學者回國任教,北大物理系的教授陣容才逐漸恢復壯大起來。
讓慶瀾、于敏等合影於北大理學院大門口。 1949年建國初期強調為國家建設服務,趙廣增教授帶頭開展光譜分析,翁文波教授為畢業班開設地球物理勘探課程。1952年,北大物理係為我國地球物理勘探專業培養了第一批骨幹。畢業學生中,後來成為中科院院士的有于敏、劉光鼎、鄧錫銘等。
蓬勃發展時期 1952年秋,為適應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需要,全國進行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三校物理系的大部分和清華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的氣象部分合併成北京大學物理系,設物理專業與氣象專業。這是繼西南聯大後的又一次師資大聯合。有來自原來北大物理系的饒毓泰、趙廣增、胡寧、黃昆、虞福春,來自原清華物理系的周培源、葉企蓀、王竹溪、楊立銘、洪朝生,來自原燕大物理系褚聖麟。
院系調整後物理系學生數量大增,從培養少數學生髮展到整批地培養物理人才。每年的學生人數從原先最多二三十個一下子增加到近兩百個,1957、58年維持在三、四百人,1959年初,物理系因學科建設和規模的急劇發展,將地球物理和無線電電子學專業由物理系分出,建立了地球物理系和無線電系。分成三個系後,物理系每年招生的人數仍有一百五六十人。
學習蘇聯的教學體制是這個時期北大物理系的特點之一。物理系的教學體制從美國的4年制轉變為蘇聯-歐洲的5年或5年半體制,前4年為基礎課,後1年或1年半為專門化訓練或畢業論文。52年全面學習蘇聯後,53、54、55三個年級改為5年制、56級以後又改為6年制。
1952年部分教職員工及研究生合影 1956年,根據中國國家科學發展規劃的需要,集中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吉林大學五校師生到北大物理系,在黃昆、謝希德教授的主持下,創辦了我國第一個半導體專業。
1955年,為了儘快建立中國的核工業體系,中國在北大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原子能人才培養基地--物理研究室(技術物理系的前身)。先後從中國全國抽調胡濟民、虞福春、朱光亞、盧鶴紱、徐光憲等著名科學家和一批中青年骨幹教師孫佶、張至善、陳佳洱、孫亦梁、吳季蘭、劉元方等來北大開展籌建工作,學生亦調自各大學。1956年中國自行培養的第一屆原子核物理專業學生畢業。1959年初物理研究室改為原子能系,1960年又改為技術物理系。
文革時期 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前四年教學科研工作幾乎完全停頓,物理學科幾代人數十年來辛苦創建的教學科研基礎幾乎被摧毀。其中技術物理系遷往陝西漢中10年,損失巨大。1970年和1972年到1976年,共招收了六屆工農兵學員,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學員們仍得到了應有的培養和訓練。其中不少人在後來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成績,成為有用之才。
改革發展時期 文革過後,物理學科各方面工作百廢待興。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學校秩序開始步入正軌。
教學方面,1977年恢復高考招生以後,本科學制改為4年,從1978年和1982年恢復招收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北大物理的教學和系列教材享譽國內外。王竹溪、黃昆、虞富春、趙凱華、郭敦仁、曾謹言等名師名課在中國國內外影響深遠。他們的工作奠定了北大物理,乃至全國物理教學的傳統;至1985年,北大物理大部分的課程都有了自己教師編寫並公開出版的教材,為中國內許多院校所採用。
吳大猷與原副校長沈克琦交談 1989年普通物理實驗獲全國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1991年,物理系物理學專業被確立為中國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1992年,地球物理系大氣科學專業也被批准為中國國家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得到特殊支持。
物理教學實驗室 1993年,近代物理實驗獲中國全國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4年,技術物理系核物理專業被補充入物理學理科基地,使基地的規模加強到一個半。
2000年物理學基地正式通過國家驗收。
2001年5月18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正式成立。這是繼上世紀50年代院系調整之後,北大物理學科在管理體制上的又一重大改革。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據2015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包括19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含7位雙聘院士),11位國家“千人計畫”學者,11位“長江計畫”特聘教授和8位講座教授,25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個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位國家級名師獎獲得者,1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在內的170餘人組成的教學科研隊伍。
院士 千人計畫學者: 杜瑞瑞、高加紅、何子山、李東海、林志宏、劉征宇、牛謙、邱子強、施靖、湯超、謝心澄
長江學者: 龔旗煌、劉曉為、馬伯強、孟傑、歐陽頎、沈波、孫慶豐、俞大鵬、朱世琳、吳飆、劉運全、王新強
長江講座: 陳勇、季向東、李浩、林志宏、湯超、塗豫海、張冰、吳軍橋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戴倫、龔旗煌、胡小永、胡永雲、劉曉為、劉玉鑫、劉運全、馬伯強、孟傑、孟智勇、歐陽頎、沈波、施均仁、孫慶豐、王恩哥、王楠林、王新強、吳飆、吳學兵、徐仁新、許甫榮、顏學慶、俞大鵬、鄭漢青、朱世琳
專業設定 據2015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校有本科專業3個。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英文名稱
學制
授予學位
0702
物理學
Physics
4年
理學學士
0704
天文學
Astronomy
4年
理學學士
0706
大氣科學
Atmosphere Science
4年
理學學士
教學建設 據2015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下設2個教學實體單位,國家精品課程9門,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研究方向涵蓋了物理科學及相關的主要領域。
國家精品課程:大氣探測學、電磁學、光學、核物理與粒子物理導論、近代物理實驗、力學、量子力學、普通物理實驗、數學物理方法
教學實體單位:基礎物理教學中心、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理科基地物理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學科建設 據2015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3個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4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8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理科基地。
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物理學、核物理、大氣科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物理學、大氣科學、天文學、核科學與技術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物理學、大氣科學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氣象學、天體物理、核技術及套用
對外交流 2011年,學院“海外學者講學計畫”邀請外籍專家79名;“海外學者訪問研究計畫”邀請專家4名;“海外名家計畫”邀請專家2名。
2011年3月,學院在美國物理年會上舉辦第二屆招待會和招聘會。王恩哥院士向來賓介紹了物理學院的基本情況和未來發展規劃,引起與會學者的廣泛關注和興趣,許多學者提出各自關心的問題,並表明了與北大物理學院建立進一步合作的願望。會議期間學院還舉行了人才招聘答辯會,由謝心澄教授主持。
2011年4月,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校長Dr. Ernst Schmachtenberg一行訪問該院,並參觀了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探討進一步合作。龔旗煌副院長、李焱教授陪同周其鳳校長接待來賓。
2011年5月,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校長兼教務長Prof. Malcolm Grant一行訪問該院,王宇鋼副院長代表學院接待了來賓。雙方就實驗室合作、博士生互派、聯合培養、視頻教學等方面展開討論,並參觀了學院電鏡實驗室和現代光學實驗室。
2011年5月,作為北京大學在台灣大學舉辦的“北京大學日”活動之一,龔旗煌副院長、張慶紅教授、華輝副教授與我校其他理科院系代表參加了台灣大學理學院的專場交流活動,隨後分別拜訪了台大物理系和大氣科學系,並與台大師生互動。
2011年10月,台灣大學理學院副院長郭鴻基教授訪問該院,副院長龔旗煌教授、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副系主任張慶紅教授會見了來賓,就建立正式合作關係交換了意見。此次訪問是台灣大學理學院和該院繼台灣大學“北京大學日”後的第一次正式會談,標誌著雙方合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2011年10月,荷蘭奈梅亨大學“瑪麗·居里”學生社團一行20人到該院參觀學習。蔣瑩瑩副教授簡要介紹了學校和學院的基本情況,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Thijs Kouwenhoven博士向考察團介紹了我校天文學科的研究概況,隨後考察團訪問了該院天文學系。
2011年,國際量子材料科學中心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聯合培養項目舉辦簽字儀式。
2011年,學院設計完成《物理學院2009-2010年度報告(中英雙語版)》,涵蓋學院人事概況、下屬機構、系所中心研究亮點、校友與基金、合作與交流等內容。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據2015年12月學院官網顯示,有研究機構7個,研究系所8個,其他研究機構7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1個。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聯合青年核物理中心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醫學物理和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核科學與核技術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
研究系所:理論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與材料物理研究所、現代光學研究所、重離子物理研究所、電漿物理與聚變研究所、技術物理系、天文學系、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科研建設 截至2015年12月,來承擔和完成了300餘項國家科研項目,包括多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計畫)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等。學院每年以北京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發表SCI論文約400篇,獲得和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多項。
學術資源 物理學院圖書館新館於2015年5月正式開館,新館總面積1100多平方米。全館分地下一層閱覽室和地下二層書庫兩部分。地下二層書庫採用密集書架的形式,包括主書庫和善本書庫,收藏6萬餘冊中西文合訂期刊,2萬餘冊《杜威法》中西文圖書、工具書以及1990年至今的本、碩、博學位論文,設有10個閱覽座位;地下一層閱覽室建有舒適的休閒交流區、64個座位的閱覽區、館藏區收藏2萬餘冊《中圖法》中西文圖書及1百餘種中西文現刊供師生借閱。
圖書
期刊
報紙
論文
種
冊
種
冊
種
冊
冊
中文
26595
36871
1319
11970
9
2000
西文
38497
42636
1870
66129
1
其他
5450
6240
693
10155
總計
70542
85747
3882
88254
10
2000
現任領導 院行政 院長助理:王新強、劉富坤
院黨委 副書記:鄭濤、董曉華
委員:李成才、李焱、呂軼舟、馬伯強、冉廣照、肖慶、楊金波、張華偉
院教學委員會 顧問 段家忯 高崇壽 林宗涵 劉式適 陸果呂斯驊 王稼軍 吳崇試 吳思誠 舒幼生姚淑德 曾謹言 趙凱華 鐘錫華
主任 劉玉鑫
副主任 田光善 張朝暉 朱守華
委員 陳曉林 陳志堅 范祖輝 傅宗玫 付恩剛付遵濤 胡曉東 黃森林 李定平 李新征劉川 劉春玲 劉樹新 王宇鋼 王楠林吳成印 肖池階 徐莉梅 葉沿林
院學位評定委員會 主席 王宇鋼
副主席 劉玉鑫
委員 劉川 陳斌 許甫榮 華輝 肖池階 李新征楊金波 王新強 王楠林 馮濟 吳成印 肖雲峰劉富坤 范祖輝 孟智勇 楊海軍 樊鐵栓 顏學慶
院學術委員會 主任 趙光達
副主任 謝心澄 葉沿林
委員 馬伯強 王宇鋼 甘子釗 劉玉鑫 劉克新劉曉為 張宏升 俞大鵬 李焱 沈波陳曉林 歐陽頎 胡永雲 冒亞軍 龔旗煌
知名校友 郭永懷 (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男,山東
榮成 人,中共黨員。力學家、套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
中國科學院 學部委員,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彭桓武 (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物理學家。1915年10月6日生於吉林長春,祖籍
湖北 麻城 鐵門崗鄉 人。193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獲英國
愛丁堡大學 哲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為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院士)。
朱光亞 (1924.12.25~2011.2.26),男,漢族,湖北武漢人。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物理系
原子核物理 專業研究生畢業,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
中國科學院 、
中國工程院 資深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原主席,中國工程院原院長、黨組書記,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第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于敏 (1926.8.16~2019.1.16),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1926年8月16日生於天津市
寧河 縣。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
周光召 ,1929年5月15日生於湖南長沙,科學家、世界公認的贗矢量流部分守恆定理的奠基人之一、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