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於河北省寧河縣蘆台鎮(今屬天津市)。父親是當時天津市的一位小職員,母親出生於普通百姓家庭。于敏7歲時開始在蘆台鎮上國小,中學先後就讀於天津木齋中學和
耀華中學。
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學工學院,1946年,他轉入了理學院去念物理,並將自己的專業方向定為理論物理。1949年于敏本科畢業,考取了研究生,並在北京大學兼任助教。在張宗遂、
胡寧教授的指導下,1951年于敏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畢業後,他被
錢三強、
彭桓武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這個所1950年才成立,由錢三強任所長,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長。
1960年底,在錢三強的組織下,以于敏等為主的一群年輕科學工作者,悄悄地開始了氫彈技術的理論探索。這次從基礎研究轉向氫彈研究工作,對於敏個人而言,是很大的損失。于敏生性喜歡做基礎研究,當時已經很有成績,而核武器研究不僅任務重,集體性強,而且意味著他必須放棄光明的學術前途,隱姓埋名,長年奔波。從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嚴格保密的。
于敏沒有出過國,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他幾乎是惟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于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進行理論探索。從核子彈到氫彈,按照突破原理試驗的時間比較,美國人用了七年零三個月,英國四年零三個月,法國八年零六個月,前蘇聯四年零三個月。主要一個原因就在於計算的繁複。而當時中國的設備更無法可比,當時僅有一台每秒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並且95%的時間分配給有關核子彈的計算,只剩下5%的時間留給於敏負責的氫彈設計。于敏記憶力驚人,他領導下的工作組人手一把計算尺,廢寢忘食地計算。四年中,于敏、
黃祖洽等科技人員提出研究成果報告69篇,對氫彈的許多基本現象和規律有了深刻的認識。
1965年,于敏調入二機部第九研究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9月,于敏帶領一支小分隊趕往上海華東計算機研究所,抓緊計算了一批模型。但這種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變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總結經驗,帶領科技人員又計算了一批模型,發現了熱核材料自持燃燒的關鍵,解決了氫彈原理方案的重要課題。10月下旬,于敏開始從事核武器理論研究,在氫彈原理研究中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構想,解決了
熱核武器大量關鍵性的理論問題。于敏向在上海出差的全體同志作了系列的“氫彈原理構想”的學術報告,引起了大家的很大興趣,普遍認為通過這個階段的工作,研究者們抓緊時間試算了兩個模型,得到很好的結果。
之後,于敏在二機部第九研究院歷任理論部副主任、理論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研究院副院長、院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級科學顧問等職。
于敏意識到
慣性約束聚變在國防上和能源上的重要意義。為引起大家的注意,他在一定範圍內作了“雷射聚變熱物理研究現狀”的報告,並立即組織指導了中國核理論研究的開展。1986年初,
鄧稼先和于敏對世界核武器科學技術發展趨勢作了深刻分析,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核試驗的建議。事實證明,這項建議對中國核武器發展起了重要作用。1988年,于敏與王淦昌、王大珩院士一起上書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建議加速發展慣性約束聚變研究,並將它列入中國高技術發展計畫,使中國的慣性聚變研究進入了新的階段。
之後,于敏由於身體的原因逐漸退出研究領域,卸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轉而以“顧問”的身份繼續為中國的核物理事業提供寶貴的諮詢和建議。
2015年2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登門看望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于敏向他致以誠摯問候,向科技工作者致以新春祝福。于敏衷心感謝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關心關懷,高度評價黨和國家推動科技創新的決策部署,表示要繼續發揮好作用,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再作貢獻。
2018年12月18日,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慶祝大會上,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2019年1月1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3歲。
2019年1月22日上午10時,于敏同志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主要成就
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
熱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構想,起了關鍵作用。後長期領導並參加
核武器的
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關鍵性的理論問題。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倡導、推動若干高科技項目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于敏把原子核理論分為三個層次,即實驗現象和規律、唯象理論和理論基礎。在平均場獨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人物榮譽
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87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1992年,獲光華獎特等獎;
1994年,中國傑出科學家獎;
1999年,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2015年,榮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2015年2月27日,于敏獲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
2015年4月,于敏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015年10月13日,于敏被授予全國敬業奉獻模範稱號。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人物故事
國產土專家
1957年,以朝永振一朗(後獲
諾貝爾物理獎)為團長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場論方面的訪華代表團來華訪問,年輕的于敏參加了接待。于敏的才華給對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回國後,發表文章稱于敏為中國的“國產土專家一號”。
與鄧稼先的暗號
于敏發現了熱核材料自持燃燒的關鍵,解決了氫彈原理方案的重要課題後,他當即給北京的鄧稼先打了一個耐人尋味的電話。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們才能聽懂的隱語:暗指氫彈理論研究有了突破。“我們幾個人去打了一次獵……打上了一隻松鼠。”鄧稼先聽出是好訊息:“你們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現在還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標本。……但我們有新奇的發現,它身體結構特別,需要做進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們人手不夠。”“好,我立即趕到你那裡去。”
與死神三次擦肩而過
在研製氫彈的過程中,于敏曾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1969年初,因奔波於北京和大西南之間,也由於沉重的精神壓力和過度的勞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試驗和大型空爆熱試驗時,他身體虛弱,走路都很困難,上台階要用手幫著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熱試驗前,當于敏被同事們拉著到小山岡上看火球時,已是頭冒冷汗,臉色蒼白,氣喘吁吁。大家見他這樣,趕緊讓他就地躺下,給他餵水。過了很長時間,在同事們的看護下,他才慢慢地恢復過來。由於操勞過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現場幾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慮到于敏的貢獻和身體狀況,才特許已轉移到西南山區備戰的妻子孫玉芹回京照顧。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體很難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見他氣喘,趕緊扶他起來。不料于敏突然休克過去,經醫生搶救方轉危為安。後來許多人想起來都後怕,如果那晚孫玉芹不在身邊,也許他後來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出院後,于敏顧不上身體未完全康復,又奔赴西北。由於連年都處在極度疲勞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車上開始便血,回到北京後被立即送進醫院檢查。在急診室輸液時,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靠古詩詞安眠
于敏雖然是一位大物理學家,但他最大的愛好,是中國歷史、古典文學和京劇。他從小就會背不少古詩詞。由於學習和工作的繁忙,多年來於敏的休息時間一天只有6個小時左右。而至少有30年了,于敏是靠古詩詞的安眠來完成這6個小時的睡眠的。
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5年1月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著名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勳、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院士獲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圖為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他頒獎並握手祝賀。
人物評價
于敏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科學家 錢三強)
原子核理論是于敏自己在國內搞的,他是開創性的,是出類拔萃的人,是國際一流的科學家。(科學家 彭桓武)
于敏在氫彈研製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科學家 朱光亞)
于敏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是“中國的氫彈之父”。(諾貝爾獎得主、核物理學家玻爾)
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起了關鍵作用。(《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核武器分冊》“于敏”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