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牡丹
一自
①胡塵②入漢關,十年
③伊洛
④路漫漫。
青墩
⑤溪畔龍鐘
⑥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一自:自從。
②胡塵:指金兵。入漢關:指入侵中原。
③十年:從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詩人作此詩時整整十年。
④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
國語·周語》云:“昔伊洛竭而復之。”因此,“伊洛”既指詩人的故鄉洛陽,又暗寓他亡國的悲痛。
⑤青墩:在今浙江桐鄉,當時詩人所居處。
⑥龍鐘:年老體衰,行動不便的樣子,詩人自指。時詩人四十七歲,卻有老態之感。
作品譯文
自從金人的鐵蹄踏碎了祖國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鄉洛陽,路是那么的漫長。歲月使我變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獨自一個,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風中,欣賞著盛開的
牡丹。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
紹興六年(1136),當時陳與義以病告退,除顯謨閣直學士,提舉
江州太平觀,寓居浙江桐鄉。他雖身離官場,但心繫
魏闕,對國事非常關心。陳與義是
洛陽人,洛陽以牡丹聞名天下,因此他見到眼前牡丹盛開,勾起了傷時憂國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傳布人口的
佳作。
作品鑑賞
內容賞析
詩題是
詠物,詩的內容實際上是藉物抒懷,所以不用
詠物詩格,一開始就以
回敘當年寄情。
詩寫道,金兵入汴,已經十年,自己流離失所,漂泊無依。“路漫漫”三字,表現了詩人很複雜的心理,既是說
國運不昌,
中原淪陷,無由再游故地,再賞洛陽牡丹,也是痛惜家國,不能回鄉;又有感嘆前途渺茫的意思。由國事、家事、自身事,逼出下句,說自己
老態龍鐘,獨自在桐鄉青墩溪邊,默默地對著牡丹。末句有有餘不盡之意,非常含蓄。獨立花前,不忍離去,顯然不單獨是賞花,更主要的是懷舊。所懷內容,就是上文感嘆“路漫漫”的無限心事。這樣
收煞,詩便充徹著淒涼悲傷,於平淡處涵有濃郁的情感。詩到末二字方才點題“牡丹”,使前面所流露的感情,有了合理的解釋,是
點睛之處;到這句,讀者才領會到,詩中的懷舊,都由獨立看牡丹而生髮,末句的次序應是第一句。
短短四句詩,使人仿佛見到詩人獨自一人在牡丹花前
愴然傷懷,悲苦欲淚,給人以強烈的感受。讀這首詩,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參的《
逢入京使》詩:“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乾。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陳與義這首詩很明顯受到
岑參詩前兩句的影響,但岑詩是懷鄉,陳詩卻凝聚著
國恨家仇,感情更加沉痛深刻。詩末句以花前獨立蒙渾而出,包涵無限,這樣寫法,又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唐
元稹《智度師》詩:“三陷思明三突圍,鐵衣拋盡衲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閒憑欄桿望落暉。”詩寫一位在戰場上立功的老將,晚年出家為僧,站在
天津橋上,沒人知道他往日的英雄業績,只好目送夕陽西下。末句勾勒出智度師無限心事。陳與義的詩手法與元稹相同,一是寫己,一是寫人,都表現得很
蘊藉深至。
對比鑑賞
借詠牡丹以抒發國家興亡之感,思念故園之情,是這首絕句的特色。在構思和手法上與
杜甫的《
江南逢李龜年》極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風景”來烘托感昔傷今和漂泊他鄉的悽苦之情,陳與義用看異鄉的牡丹來抒發萬千感慨,都是以樂景寫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強烈藝術效果。
前半回憶往事,既有
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
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感慨。“國破家亡欲何之”這和杜甫因
安史之亂而漂泊江湖,走投無路的境況也很相似。對於歷史背景的交代陳與義更為明確。
後兩句化用
張商英“小臣有淚皆成血,忍向東風看牡丹”,但陳與義寫得更為含蓄,更為深沉。杜、陳二人體驗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一樣,所表現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連,所以寫得一樣深刻。而藝術技巧還是杜甫技高一籌,寫得更含蓄。
情感手法
詩人的家鄉洛陽是有名的牡丹之鄉。從金兵入侵中原,詩人避亂南奔,有十年之久,忽然在異鄉見到了故鄉的名花。詩人感慨萬千,國家局勢的動態和個人身世的飄零使詩人以牡丹為題,抒發了自己真摯強烈的傷時憂國之情。詩作蒼涼悲感,言短意深,對故鄉的懷念,對金兵的仇恨,成為強烈的弦外之音。全詩自然流暢,“用詩深隱處,讀者撫卷茫然、不暇究索”(
樓鑰《簡齋詩箋敘》)。
葛勝仲所謂陳與義晚年“賦詠尤工”(《陳去非詩集序》),確非虛語。除《牡丹》詩外,陳與義還有另外一首詠物名詩《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兩首詩所詠之花雖異,而情懷、筆法皆同,都是寫“名花苦幽獨”的傷感,表現一種懷才不遇的孤獨感和失意之情。
作者簡介
陳與義(1090-1138) 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徽宗
政和三年(1113)登
上舍甲科。授開德府教授,累遷太學博士。南渡後,召為
兵部員外郎、
翰林學士、知
制誥,官至
參知政事。以詩著名,原屬
江西詩派。宋室南渡後,詩風有了明顯轉變,由描寫個人生活情趣轉而抒發愛國思想,由清新明淨趨向沉鬱悲壯。亦工詞,其詞意境與詩相近,有清婉奇麗的特點,而豪放處又接近
蘇軾。有《
簡齋集》、《無住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