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克武(1885年-1970年),字錦帆,四川省井研縣研經(鹽井)灣人,1904年東渡日本,1905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民國初年四川著名的長衫軍人。
在著名的廣州黃花崗起義後,他被公推為蜀軍北伐總司令,在討伐袁世凱的護國運動、護法運動中與原雲南都督蔡鍔等並肩作戰,迫使袁世凱取消了帝制。他雖是同盟會員,但卻是黃興一派,他的小組織九人團和孫中山支持的實業團矛盾重重。
在1918至1924年成為四川省之實際統治者。他聯合南方的唐繼堯又反對唐繼堯,聯合親北的劉存厚又反對劉存厚,最後又和陳炯明一起號召聯省自治,最終在南北軍閥混戰中敗北。餘生都是作為一個政客混跡官場。當年紅軍總司令朱德在接受史沫特萊採訪的時候,就把他挑出來作為例子,說明一個熱血青年是怎么變成一個軍閥的。
在抗日戰爭國難當頭時,熊克武抵制蔣介石反共反人民的政策,1949年又與劉文輝等策動了川西起義。解放後,他先後擔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第一、二、三屆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
基本介紹
生平簡介,投身革命,護國護法,1906年,1907年,1908年,1911年,1912年,1913年,1914年,1915年,1917年,1918年,稱霸四川,聯省自治,兵敗出川,混跡官場,晚年結局,
生平簡介
熊克武1904年留學日本,會見了孫中山,加入同盟會。
1905年,因“取締規則事件”回國,在上海中國公學繼續學習。
在四川各地聯絡革命黨人,設立機關,發展同盟會員,積極組織起義,先後發動瀘州起義、成都起義、廣安起義、嘉定起義等,但每次都因事機泄露、叛徒出賣、眾寡懸殊等而失敗。
1911年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熊克武參加了由黃興領導的廣州起義。他領著喻培倫、但懋辛、秦炳、饒國梁等16人組成的小分隊,炸開兩廣總督署後牆,衝進督署去捉總督張鳴岐,張早已聞風而逃匿,廣州起義亦告失敗。武昌起義爆發,上海的四川黨人公推熊克武組織蜀軍北伐。南京臨時政府任命熊為蜀軍北伐總司令。不久南北和議成,孫中山命熊克武率部返川。蜀軍政府任命熊為蜀軍第一師師長,駐重慶。
1913年8月4日,四川第五師師長熊克武在重慶宣布獨立。袁世凱命川督胡景伊鎮壓,重慶黨人和五師旅團長要求起兵,熊克武遂下決心。宣布獨立後,即分兵兩支,向隆昌和立石站、寒坡場進擊,並出兵配合龍光進攻瀘州。
“二次革命”爆發,熊克武與楊庶堪成立討袁軍,熊克武被公推為四川討袁總司令。討袁失敗,熊克武被迫解散部隊,化名陳頤豐逃到日本東京。孫中山組織中華革命黨後,他勉強參加,但不久就離開孫中山參加黃興的歐事研究會。
屬下第1師師長賀龍看穿陰謀,苦勸熊克武無效,熊克武遂留下賀龍師1萬多人在湘應變,率除賀龍師之外的建國聯軍部隊三萬之眾到廣東。蔣介石為奪其部,扣捕熊克武、余際唐等人於虎門炮台。在各方面輿論壓力下,1927年,蔣介石被迫釋放熊克武,熊克武經香港轉上海治病,仍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但熊克武從此堅持反蔣。
1949年7月1日,熊克武與劉文輝等聯絡各界人士,在成都組成“川康渝民眾自衛委員會”,熊克武任主任委員,積極進行反對蔣介石及其在四川的代理人王陵基的活動。
12月,與劉文輝等策動川西起義。25日,由熊克武領銜的成都市內貼出布告,表示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
投身革命
熊克武,四川井研縣鹽井灣(今研經鎮)人,生於1885年12月26日。
父親熊寶周以開中藥鋪行醫為生,母親邱氏生有子女8人,熊克武排行第二。幼時,家中生計艱難,父親常告誡子女,要“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只有這樣長大後才能有出息。
熊克武8歲時開始在鎮上讀私塾,閒時幫家裡賣桑葉,收蠶繭等。13歲時赴榮縣方家沖但氏家族私塾讀書,在吳蜀等老先生引導下,熊克武的愛國思想得到啟蒙。以後在康有為、梁啓超的影響下,為挽救祖國的危亡,爭取自己的前途,熊克武決心留學日本。1904年冬,熊克武和好友但懋辛穿巫峽,渡東海,先到上海。12月7日,由上海乘船到達日本橫濱,再改乘火車到達東京。
1905年夏,熊克武和但懋辛同時考入東斌學堂學習軍事。東斌學堂具有濃厚的革命氣氛,在這裡求學的留學生思想十分活躍,熊克武進入東斌學堂後,思想更加傾向於革命。
7月25日,熊克武在東京程家檉家裡見到孫中山先生。
是年8月,孫中山先生在東京創建中國同盟會。
8月19日,熊克武加入同盟會,在履行宣誓儀式後,中山先生把他帶到隔壁屋中緊握他的手說:“為君祝賀,自今日起,君已非清人矣!”並向他傳授了同志相見的聯絡暗號:“問:何處人?答:漢人。問:何物?答:中國物。問:何事?答:天下事。”
8月20日,熊克武到東京赤坂區靈南日人坂本珍彌宅參加了中國同盟會的正式成立大會。會上熊克武和四川的吳玉章、但懋辛、董必武被選為評議部評議員。會後,熊克武受孫中山委派,去橫濱向梁慕光學習炸彈製作法。在橫濱期間,熊克武常去看望孫中山先生,聆聽先生的教導,成為留日學生中三民主義的積極宣傳者。
同年11月2日,日本政府文部省發布了《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激起了廣大中國學生的憤怒。熊克武敏銳地覺察到,這是日本和滿清政府勾結起來,鎮壓革命運動的前奏,斷不能接受。他和但懋辛、喻培棣等人立即在學校召開了留日學生大會,抗議日本政府對留學生的迫害。
12月3日,熊克武代表東斌學堂的留學生,參加了由留學生會館主持召開的代表會議,會上熊克武說:“我認為罷課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歸國才是最後的方法。”
4日晚,熊克武隨同留學生會館的幹事及代表前往公使館,要求取消《取締規則》,但沒有取得任何結果。6日,留學生在東京各學校開始罷課。8日,熊克武的好友陳天華為抗議《朝日新聞》誣衊中國人“放縱卑劣”,於早晨憤然投海自殺。噩耗傳來,熊克武心如刀絞,全體留日學生義憤填膺。大家決定以集體歸國反對《取締規則》的實際行動來抗議日本政府對中國留學生的迫害,以紀念陳天華烈士。
1906年初,熊克武、但懋辛約集73位同學在上海集資創辦了“中國公學”,該校是回國留學生繼續學業校園,亦是同盟會的聯絡站。
護國護法
1906年
1906年冬,同盟會總部命令熊克武返川,與謝奉琦、黃樹中共同主持四川同盟會工作,聯絡會黨展開武裝鬥爭。熊克武先到重慶、瀘州等地與朱之洪、謝奉琦、佘英會見,然後到成都與黃樹中於草堂寺召開武裝鬥爭的秘密會議,到會的有張培爵、陳伯珩、黃金鰲、餘切、龍光等30餘人。
1907年
1907年10月1日,他與佘英、謝奉琦等在江安、瀘州組織武裝起義,因事泄失敗。隨即赴成都,又與黃方、楊維、謝持等於10月4日舉行武裝起義,亦因事泄失敗。儘管瀘州和成都起義失敗了,但四川黨人並沒有氣餒,他們急圖再舉,發誓要替死難同志報仇,並決定12月13日晚在宜賓再次組織起義。
然而,因叛徒雷東垣將起義的全盤計畫向官府密報,起義再次夭折。
1908年
1908年春,熊克武和佘英潛往日本東京購買槍彈,在吳玉章、宮崎寅藏的協助下,購得手槍30餘支,子彈2000餘發,於冬天轉運回了四川。其後,他和佘英、曾省齋等人決定於1909年2月10日在廣安發動武裝起義,由佘英、熊克武率隊伍分別進攻巡防營和州署。熊克武率隊伍進攻州署時,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原來在州署值班的堂勇不多,一聽槍響便全嚇得躲起來了。
巡防營位於州署的坡下。這時還沒有傳來一點槍炮的聲音,熊克武很感奇怪,又想到如果巡防營的人包圍上來,內外夾攻,那就不好辦了,只得臨時改變計畫,不再繼續留在州署搜捕知州,立即轉攻巡防營。巡防營的門衛也同州署的門衛一樣不堪一擊,熊克武率隊突破大門後,便和秦炳、王松廷各帶數人分頭搜尋兩邊營房。突然,州署堂鼓一陣大響,熊克武一聽便知道這是敵人傳集救兵的信號,果不出所料,當他們剛離開巡防營大門,從州署方面來了一隊人馬。熊克武命令陳旭光、何宗緒立即帶領部隊從西門撤出城外,他與秦炳和易中斷後。廣安起義也失敗了,但這是一場硬仗,擴大了革命影響,動搖了清王朝在四川的根基。
不久,百折不撓的熊克武又組織了嘉定起義,因為屢敗屢起,他名震川北,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
1911年
27日下午5時半,熊克武率領由喻培倫、但懋辛、秦炳、饒國梁等16人組成的小分隊,炸開兩廣總督署後牆,衝進督署去捉張鳴岐,但張已聞訊逃跑。小分隊與清軍水師又在蓮塘街北口展開激戰,最後被敵人分割包圍。在戰鬥中,熊克武與大家失去聯繫,在當地民眾和同盟會黨人的掩護下,輾轉回到香港。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四川革命黨人紛紛由海內外各地聚集上海。大家認為各省聯軍還未攻下鎮江,進占南京不知何時,即使南京收復了,武漢也只是進攻北平的第一站,各省聯軍踴躍參加,川省當然不可落後,應該迅速組織軍隊,積極參加,於是眾人公推熊克武組織蜀軍參加北伐。
1912年
1912年1月,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布成立中華民國,任命黃興為陸軍總長兼總參謀長。不久,南京臨時政府陸軍部即正式行文授熊克武為左將軍蜀軍總司令,並賦予組建蜀軍的全權。1912年2月23日上午,熊克武率領蜀軍至南京下關碼頭乘輪船返川,於3月15日抵達重慶。
蜀軍剛回川,便有革命黨人前來向熊克武揭發下川東都督劉漢卿的問題。劉漢卿原是鹽防管帶,擁有巡防軍千餘人,此人老奸巨猾,善見風使舵,辛亥冬見清朝大勢將去,便於1911年11月25日宣布反正,就這樣竊據了下川東都督的要職。但劉反正後,惡性不改,仍繼續貪污作惡,殘殺革命黨人,民憤很大,於是,熊克武決定消滅劉漢卿及其巡防軍。
1912年4月10日拂曉,熊克武一聲令下,蜀軍全部出動,萬縣城內外軍號齊鳴,震天動地,新式山炮顯威風,發發命中巡防軍營地,僅半天工夫,劉的巡防軍便被打垮了,劉漢卿被活捉,根據罪行,立即被槍決。
4月下旬,成都、重慶兩軍政府合併,改稱四川軍政府,原重慶軍政府改組為重慶鎮撫府,袁世凱在四川的走卒、原軍團長胡景伊繼任總長。
蜀軍改編為川軍第5師,熊克武任師長兼重慶鎮守使,黃金鰲為川東宣慰使,駐守重慶,實行軍民分治。從此,重慶政局得到暫時安定。
1913年
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案件發生;不久又非法向帝國主義借款,作為發動內戰、鎮壓革命力量的經費。
6月,袁又公然下令解除江西、安徽、廣東三省國民黨都督李烈鈞、柏文蔚、胡漢民的職務,並派兵南下,發動反革命內戰。熊克武憑著自己敏銳的政治嗅覺,預感到一場革命和反革命的較量已不可避免,於是迅速整編軍隊,實行新的建制,將第5師改編為4個步兵團、1個騎兵團、1個炮兵團、1個工輜兵營,並將蜀軍將弁學堂速成班中的優秀畢業生劉伯承、鄭經武、張志芳、高建勛等編入第5師,以加強中下級軍官的力量。
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發。熊克武回響孫中山的號召,積極進行反袁的武裝準備。
7月12日,江西都督李烈鈞在湖口起兵討袁,並發表討袁通電。接著寧、粵、滬、皖、閩等省區亦相繼宣布獨立討袁。訊息傳到重慶,熊克武十分欣喜,立即邀集重慶的國民黨負責人和第5師部的同志共同開會研究出兵討袁事宜。
1912年8月14日,袁世凱專電川督胡景伊,在對熊克武進行了一系列惡毒攻擊後,即宣布褫革他的“軍官軍職”,並責成胡景伊“飭所部嚴拿懲辦”。還告訴胡,已命令“滇、黔、陝、甘、鄂五省都督,酌撥勁旅,會同兜剿”。
1912年9月13日討袁失敗,熊克武被迫解散部隊。戰事剛停,袁世凱立即布告全國,除將熊克武、楊庶堪列為首犯外,還列出名單108人,要求“各省都督民政長……一體按名嚴行查拿”。熊克武只得化名陳頤豐即由黔北轉湘西,經漢口到上海,然後逃到日本東京。
1914年
1914年7月,孫中山在東京組織中華革命黨,熊克武參與商議,儘管他在思想認識上比較傾向黃興,但為了維護孫中山先生的聲譽,乃決定加入中華革命黨,並於7月8日前往駐地精養軒參加了成立大會。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一部分未參加中華革命黨的同盟會會員,李根源、鈕永鍵、鄒魯、程潛、李烈鈞等20餘人,在東京組成歐事研究會。
熊克武一則關注歐戰場的發展,一則與歐事研究會的許多成員交誼甚厚,感情比較接近,因而也參加了歐事研究會。熊克武參加歐事研究會後,便很少參加中華革命黨的活動,因此與孫中山先生的關係日漸疏遠。四川的多數同志都是中華革命黨的積極擁護者,熊克武也與四川的同志日漸疏遠,產生了隔閡,引起了四川同志對他的不滿和非議;加上熊克武討袁的失敗,受到眾多責難,熊便去南洋追隨黃興了。
1915年
1915年11月,為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熊克武先回上海聯絡革命黨人,後到香港與李根源等出名借款十萬元去昆明,參與蔡鍔、唐繼堯發動的討袁護國之役。
12月10日,熊克武抵達昆明,19日,熊克武、但懋辛等隨護國軍第一支隊鄧泰中出發,向敘府挺進,地方團隊和舊部紛紛前來請熊收編,於是熊克武被護國軍總部委為四川招討使。
滇軍入川後,最初戰事較為順利,但後來戰事持久,瀘、納戰役相繼失利,所有的部隊都調到了前線,這時,熊克武便向蔡鍔建議,由他出面組織軍隊。經同意後,1916年1月,熊克武被委為四川招討軍總司令,率領一支5000人的軍隊,與滇軍並肩作戰,討伐川督陳宦統帥的北洋軍。
5月22日,陳宦正式宣布四川獨立,向護國軍請求停戰。
6月,袁世凱病死後,護國之役告終。
8月,熊克武重新被委為第5師師長兼重慶鎮守使。
為了爭奪四川的軍政大權,以羅佩金為首的國民黨與川軍第2師師長劉存厚從1917年4月18日開始,在成都展開激戰,滇軍戰敗,羅佩金被迫退出成都。以戴戡為首的進步黨又與劉存厚在7月5日於成都展開激戰,戴戡被困在皇城,在城破無援的情況下,被迫於7月17日向劉存厚交出督軍和省長印,率黔軍撤離成都後走投無路,被迫拔槍自殺。熊克武因不願蹂躪地方,兩次激戰均未出兵參加。
1917年
8月下旬,孫中山先生倡議“護法”,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被推選為大元帥。
1918年1月9日,他在重慶正式就任唐繼堯委任的四川靖國各軍總司令,率部與滇、黔軍聯合討伐北京政府在四川的督軍劉存厚。
1918年2月25日,熊克武部攻克成都,劉存厚敗退陝南,在段祺瑞的庇護下,設四川督軍署於漢中。
1918年
當時,孫中山沒有經過商量,就搶先委任呂超為四川督軍,呂超以唐繼堯、熊克武勢大,不敢就職,1918年2月25日,唐繼堯任命熊克武為四川督軍兼省長。趙又新任四川軍務會辦,王文華任重慶鎮守使,顧品珍任敘瀘鎮守使,葉荃任夔萬鎮守使,1918年3月8日,孫中山無奈,被迫以軍政府大元帥名義,正式任命熊克武為四川督軍,楊庶堪為四川省長,望熊“即刻日就職視事,肅清余逆,分命師旅,會師大江,以集大勛,而竟護法之責”。
稱霸四川
熊克武實權不多。唐繼堯為了牢固控制四川,並進一步向陝西、湖北擴張,於1918年9月以五省靖國聯軍總司令的身份到重慶召開了聯軍會議,並拋出一份《川滇黔三省同盟計畫書》。對這份實則“亡川”的同盟書,熊克武感到難以接受,拒絕在上面簽字。
熊克武執掌四川軍政兩權後,深感四川歷經多次戰役,人民長期遭受搶奪騷擾、橫徵暴斂之害,生活十分痛苦。為了整理川局,整頓軍隊,恢復地方秩序,減輕人民負擔,振興實業,決定召開靖國各軍首腦會議,商議治理四川的綱領。為了貫徹實施綱領的決議,熊克武做了許多工作:
一是縮編軍隊。四川連年戰禍,不斷擴軍,軍費大幅度增長,壓得老百姓喘不過氣來。1918年2月24日,熊克武以四川靖國各軍總司令的名義,電告各軍負責人禁止招撫地方武裝和土匪。3月5日,又發表《告川中軍界文》,從減輕人民疾苦、軍隊編制實情、穩定川局等方面,反覆陳詞,指出必須堅決裁減軍隊,要求軍界中的各級官佐從這幾方面做好說服解釋工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各路川軍終於縮編為8個師,一個全川江防軍,一個混成旅。通過整編工作,軍餉才有了確定的數目標準,人民沉重的軍費負擔才有所減輕。
二是實行清鄉。四川由於戰亂頻繁,盜匪趁機蜂起,無惡不作,十分猖獗。廣大民眾朝不慮夕,惶惶不可終日。為了整頓治安,清滅匪患,熊克武布告全川軍民,責令駐軍,會同地方知事,實行清鄉。制定了《剿匪條例》,並親自主持清鄉工作,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努力,全川盜匪基本肅清。
三是停止苛捐雜稅。熊克武明令取消苛捐雜稅,禁止向人民借墊籌款,明確規定納糧上稅標準,由各縣稅收機關統收。駐軍軍費,由督軍署軍需課按月發給各軍預算內分期領款憑單,縣知事所需行政費,由財政廳按月發給領款憑單,統向當地稅收機關領取款項。從而建立了統收統支的財政制度,人民只負責上繳正額糧稅,其他苛捐雜稅免除了。
四是整頓貨幣。自辛亥革命以來,浚川源銀行發行的軍用券以及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在四川發出的大量紙幣,在人民民眾中猶如廢紙。為了安定人民生活,平衡財政收支,熊克武下令停止200文的銅元流通,改用50文的銅元流通市面。對於紙幣,根據當時幣值和物價的情況,首先提高紙幣幣值,把原來一元面額的紙幣,折合為硬幣一銀元五角,這樣,市面流通的紙幣逐漸減少,紙幣幣值穩定而不再低落。幣值穩定了,市場價格得以平定,人民生活安定了下來。
五是振興實業和教育。為了振興實業,推動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熊克武決定籌備鋼鐵廠,計畫修築成渝公路,舉辦各種形式的基層訓練班,撥款為工業辦學培養技術人才,同時指定糖、肉稅充實實業、教育經費。
此外,熊克武依法召集四川省議會,把它作為代表民意的機關,以樹立民主國家的基礎。他在全川開展了禁菸工作,對私種和販賣鴉片的土豪進行堅決打擊。並且還在維護祖國的獨立和尊嚴方面作了許多努力。如1919年粉碎英帝妄圖假手藏人鯨吞川邊的陰謀,堅決抵制擅自在成都設立領事館的日本、英國帝國主義,呼籲四川軍政府做出最大努力,制止北京政府與日本達成喪權辱國的協定。
熊克武主持川政後,從1918年到1920年,四川的局面和人民生活是辛亥革命以來最穩定的時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軍閥們貪慾的不斷膨脹,熊克武所採取的限制性措施,也就成為一紙空文。四川境內軍閥混戰此起彼伏,綿延不斷,四川人民受盡了兵災之苦。
熊克武出任四川督軍後,利用整編軍隊之機,對實業團石青陽、呂超、盧師諦、顏德基、黃復生等部軍民多所排擠,雙方矛盾激化。另外,熊克武對孫中山任命楊庶堪為四川省長亦心感不滿,熊、楊之間亦矛盾重重。實業團遂與楊庶堪聯合,擁楊倒熊。其時,謝持在廣州大元帥府任內務部長、秘書長等職,對此亦有表示支持。1920年春,實業團與楊庶堪聯合滇黔軍發動了倒熊之戰。
3月,唐繼堯下令免去熊克武四川靖國軍總司令職。
5月,又任命呂超為四川靖國軍總司令。熊克武得劉湘等部的支持,與滇黔軍及呂超等部展開連場激戰,開始聲勢頗振,取得不少勝利。但到7月,熊部遭到全面反擊,難以抵擋,熊克武宣布辭去四川督軍職,於7月10日率部離開成都,退往川北閬中進行整編。
7月18日,呂超率軍入成都,通電就任川軍總司令,實業團取得了暫時的勝利。
熊克武退往閬中後,將部隊進行整編,以但懋辛為第一軍軍長,劉湘為第二軍軍長,劉成勛為第三軍軍長。劉湘向熊克武建議,把劉存厚在漢中請回四川,合作驅逐滇黔軍及呂超等部。熊克武表示同意,與劉存厚聯絡,劉亦應允。雙方商定:在戰事未決勝負之前,熊克武、劉存厚均不作四川督軍,以劉湘為四川軍前敵各軍總司令,負責統一指揮。
8月下旬,劉湘指揮各部由閬中向三台地區戰略開進:9月8日,川軍攻占成都,熊克武、劉存厚兩司令部相繼入城。接著,川軍與滇軍趙又新、顧品珍部在成都近郊及龍泉山展開決戰。雙方激戰十二晝夜。
9月21日,滇軍戰敗全部退出四川。
10月上旬,劉湘指揮川軍分三路直攻駐重慶的黔軍。黔軍抵抗,節節失敗。
10月15日,川軍攻占重慶,黔軍總司令王文華倉皇乘輪船隻身逃往上海,殘部由盧燾代總司令率領,逃回貴州。同時,實業團的勢力亦遭到嚴重的挫敗,戰後,所有實業團高級軍官一律被逐出四川,楊庶堪亦辭去省長職離川赴廣州。
熊克武、劉存厚聯合發動靖川之戰勝利後,熊、劉之間的矛盾立即產生並尖銳,驅劉之戰隨之展開。這時,川軍實力派劉湘等便成了關鍵人物。結果劉湘擁熊反劉,使熊克武在軍力上壓倒劉存厚。
聯省自治
驅逐劉存厚之後,1921年6月,川軍各將領在重慶召開善後會議。熊克武考慮到自己的政治立場尷尬,對南北兩政府都採取不承認的態度,提倡連省自治,還隱身幕後,將第二軍軍長劉湘推出主持川中軍民兩政,為了擴大影響,還組織了川軍第一,第二軍聯合援助湖北自治運動,結果被吳佩孚打敗。
川軍對外發展受阻後,內部矛盾變得激化起來,在裁軍問題上矛盾重重,結果川軍第二軍代軍長楊森對第一軍發動突然襲擊,他迅速收縮部隊,並聯合川軍第三軍軍長劉成勛一起打敗第二軍,迫使劉湘下野,楊森出川。但在戰後分贓問題上又一次鬧的不可開交,陳國棟一個小小的師長都感抗命,最後演變成一軍(但懋辛)、三軍(劉成勛),邊防軍(賴心輝)三軍和三師(劉斌)、七(陳國棟)、二十一師(鄧錫侯)三個師的大混戰。戰局呈現拉鋸狀態
1923年3月,吳佩孚指使楊森組織力量以反對熊克武為名反攻四川,同時派北軍和黔軍袁祖銘等部隊支援,這時,川軍劉存厚、鄧錫侯、田頌堯等也紛紛回響,他們攻占了成都和重慶。熊克武集合第1軍、川北邊防軍賴心輝部和第3軍劉成勛部於5月下旬奪回成都。
6月4日,孫中山以大元帥名義任命熊克武為四川討賊軍總司令、劉成勛為川軍總司令、賴心輝為川軍討賊軍前敵總指揮,在滇軍第2軍的增援下,又攻克了重慶。這時吳佩孚仍不甘心,轉請曹錕委任劉湘為川康善後督辦,任命袁祖銘為長江上游總司令,積極支持楊森組織反攻。他們這次專以第1軍為進攻對象,對劉成勛和賴心輝部則採取秘密拉攏的辦法,致使熊克武陷入困境。
從1924年2月下旬到4月上旬,熊克武率領討賊軍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劉湘、袁祖銘的軍隊進行了多次戰鬥,以圖進襲重慶,挽回敗局,但終因眾寡懸殊而失利。1923年11月,他的潼川的指揮部被楊森奇襲,他抓了一根繩子從城牆上爬下才沒有當俘虜。而且,他以文人統軍,和部下多有隔閡,部隊逐漸解體。
為了保存實力,熊克武率部於1924年4月上旬出川,到貴州遵義休整。
兵敗出川
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熊克武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7月,孫中山大元帥又任命熊克武為建國軍川軍總司令、川滇黔聯軍副總司令,北上討伐曹錕、吳佩孚部。是年冬,熊克武接到孫中山先生用英文寫的密信,主要內容是:“余此次北上,討論南北統一大計,阻力很多,前途未可預料,但無論如何,仍需以武力為後盾。你為我黨老同志,必能深體此意,望即將所部集中武漢一帶,相機行動。”得此信後,熊克武在湖南常德擴編軍隊到4萬人,為了培養軍事幹部,還成立了“建國軍幹部學校”,學員來自四川部隊的下級軍官和各部編餘軍官,共約400餘人,分編4個隊,訓練6個月,熊克武親任校長。
1925年1月,熊克武派但懋辛等與河南督軍胡景翼商定,會攻武漢。
然而,3月12日,孫中山先生病逝北京,接著,胡景翼暴病身亡,使進取武漢的計畫落空。這時,湖南省長趙恆惕倒向北方,決定以武力驅走熊克武。部隊何去何從,立即成為熱點,熊克武力排眾議,決定率軍去廣州參加北伐。
1925年6月,熊克武率領部隊3萬餘眾,取道貴州、廣西邊境,於8月到達廣東連山、連南、陽山一帶駐軍。不久,廖仲愷、蘇聯顧問鮑羅廷到熊部勞軍,並代表政府向建國川軍贈送糧餉和軍服藥品。廖仲愷到連山的晚上,對當時的政治形勢與熊克武推心置腹地談了整整一個通宵。
熊克武在連山把部隊安排就緒後,國民政府即派伍雲梯為代表前往連山接熊赴廣州共商軍事。
1925年9月19日,熊克武一行從連山啟程,1925年9月24日到達廣州。當天晚上,汪精衛、蔣介石、譚延闓等設宴為熊克武洗塵。蔣介石熱情地邀請熊克武參觀黃埔軍校,並要熊屆時發表演講,熊克武當即答應前往,請蔣介石安排好後通知他。
熊克武到廣州不久,便與俞培棣一同前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祭奠死難烈士。以後,第2軍軍長譚延闓單獨設宴招待熊克武,席間譚假裝關注地詢問熊克武到廣州後的打算。熊坦率地說:“我不遠千里而來,是來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的,至於個人出處,一聽政府安排。”在此期間,蘇聯羅加佐夫將軍受鮑羅廷顧問的委託,約請熊克武面談,熊仍坦率地說:“我把隊伍帶到廣東來,是準備交給政府調遣的,任何人都可以指揮。”羅加佐夫插話說:“作戰期間,自己訓練的部隊,還是自己指揮比較方便,也才能發揮更大的力量。將來用兵還是要你獨當一面。”熊克武告辭時,羅加佐夫又送了些藥品給熊克武個人和他的部隊。
1925年10月3日上午,蔣介石、譚延闓、朱培德來到聯軍辦事處賀節,還帶來了幾瓶外國酒。他們與熊克武一見面便佯裝歉意地說:“昨天我們參加沙基慘案五十二烈士國葬典禮去了,今天特來向你補賀中秋節。”當時余際唐在場,他們五人便坐下來喝酒。席上談笑風生,熊克武開懷暢飲。蔣介石見熊已有幾分醉意了,便對熊說:今天下午國民政府要開會,研究聯軍的駐地及餉械問題,請熊克武和余際唐去東山寓所參加會議,熊當即答應按時到會。
下午,熊克武和余際唐提前來到東山寓所。熊克武到會議室見還沒有另外的同志到會,便招呼余際唐坐下,點燃香菸邊抽邊等。過了一會兒,一隊荷槍實彈的衛兵突然闖進會議室,把他倆看押起來。熊克武厲聲喝道:“你們乾什麼?”衛隊長答:“特奉廣州衛戍總司令部的命令前來拘捕你。”這時譚延闓板著面孔出現在會議室,宣布說:“你們被扣押了。”熊克武一看窗外,四周布滿了衛兵,他頓時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上了蔣介石、汪精衛、譚延闓的圈套。他冷冷地對譚延闓說:“先生才去世5個月,屍骨未冷,便設下陷阱,坑害同志,相煎何急!”譚延闓無話可說,悄然而去。
過了一會兒,譚延闓又走進會議室,要熊克武給廣大路川軍辦事處寫張條子,把武器全部上交廣州公安局。熊克武思忖了一會兒,為了使辦事處同志不致作無謂的犧牲,讓他們了解自己的處境,以便及時採取應變措施,他掏出鋼筆寫到:“黃爵高(辦事處副官)同志:現在發生非常誤會!不日即可解釋。所有廣大路武器,全部交與來人封存取據。勿使外人知!諸同仁仍住廣大路原寓不動。武。”
傍晚,一隊衛兵不由分說,把熊克武和余際唐押出東山寓所,由虎門要塞陳司令隨同,用汽艇解往距廣州70公里的虎門炮台。與此同時,蔣、汪、譚等也以宴請為名,把喻培棣、王子騫及機要秘書陳古枝、丁彀音、吳庶鹹等同時拘捕,一起解至虎門炮台。
蔣介石拘捕熊克武,妄圖利用龍光收編熊部,以擴大自己勢力的陰謀,立即激起熊克武部屬的憤怒。大家公推第2軍軍長湯子模為總指揮,向貴州撤退。蔣介石見熊部屬不肯接受改編,即派出部隊向熊軍發動進攻,欲用武力迫使熊軍就範。湯子模指揮部隊邊打邊後撤,撤出廣東後,分成幾部分,一部分到湖南被趙恆惕改編,一部分由湯子模帶向貴州,途中湯被所部的師長羅覲光殺害,少數回到四川,被楊森改編。四川建國聯軍數萬之眾就這樣被蔣介石、汪精衛等人除掉了。
1926年1月1日至19日,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1月6日,蔣介石向大會作軍事報告。為欺騙輿論,蔣在報告中向大會代表詳細介紹了其所編造的熊克武勾結陳炯明通敵叛國、圖謀顛覆廣州國民政府的罪狀。
1927年3月29日,在各方輿論的壓力下,蔣介石被迫釋放熊克武。熊出獄後,經香港轉上海治病。1931年3月1日,蔣介石拘捕了胡漢民。熊克武和胡漢民是留學日本的老同盟會會員,兩人私誼較厚。熊憂心如焚,徑直前往南京面見蔣介石,要求釋放胡漢民,蔣介石卻不予理睬。
營救胡漢民失敗後,熊克武恐再遭蔣介石毒手,遂以治病為由,與但懋辛、喻培棣一同前往日本神戶暫住。
混跡官場
“九·一八事變”後,熊克武無時不關心祖國的命運和前途。面對危難的祖國,他感到居住在一個侵略自己祖國的國家裡,是一種莫大的恥辱,便與喻培棣、但懋辛從日本經香港然後回到上海。然而,蔣介石並沒有安排他實際工作,只是讓他掛名國民黨中央委員、國防委員。
1936年,張學良將軍在發動“西安事變”前夕,曾赴上海傾聽各方對抗日救國的意見,並親往熊克武住宅與熊商談。熊克武對張學良談道:“日寇氣勢洶洶,亡國滅族之禍,迫在眉前,稍有血性的中國人,都應團結起來,共御外侮。”他希望張學良以大局為重,以民族大義為重,停止內戰,一致對日。臨別時,張學良向熊克武表示:“錦公之言,乃當銘記於心。”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不久,熊克武扶病前往太原面見閻錫山,力主團結抗戰。當時,馮玉祥正好也在太原,兩人相遇,分外高興,隨即他們在行館推心置腹地作了長談。他們回顧了自己軍戎生活的坎坷歷程,談到了正在進行的抗日戰爭。
8月13日,日寇對上海發動了大規模進攻,“淞滬抗戰”爆發了。當時,楊森親率川軍第20軍開赴上海與日寇血戰,熊克武、但懋辛等隨即代表旅滬川人前往戰火紛飛的第20軍前沿陣地大場、蘊藻浜、陳家行等處勞軍,並鼓勵楊森要以打內戰為恥,抗擊日寇為榮。淞滬抗戰失敗後,熊克武把家屬送回四川,自己卻隻身到南京。當妻子陳靜芬勸他一起返川時,他嚴肅地說:“我是政府的官員,在此國難期間,應與政府共存亡,政府在哪裡,我就應該在哪裡。”在南京期間,熊克武經常前往川軍營地看望官兵,向他們講述辛亥革命前後四川革命黨人在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國時英勇鬥爭的動人故事,激勵戰士們為中華民族的生存而奮勇戰鬥。
上海失守後,國民黨政府於11月20日宣布遷都重慶,熊克武亦隨後由漢口抵重慶。
1939年,熊克武返回成都,住北新街64號。蔣介石派憲兵來做門衛,名為保護,實則監護,熊克武知道蔣介石對他回川很不放心,便與朱之洪潛心編撰《四川國民黨史》,同時暗中與劉文輝、鄧錫侯等商議,抵制蔣介石的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又以國防委員會上將軍事參議員的身份,為抗戰獻計獻策。
1945年8月,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國民政府為了表彰熊克武在抗戰中的功績,向他頒發了勝利勳章。
解放戰爭時期,熊克武時時關注著人民解放軍的勝利進程,積極聯絡川康地方實力派潘文華、劉文輝、鄧錫侯等反對蔣介石的專制獨裁統治,為起義做準備。為了避開蔣介石對自己的糾纏,便於聯絡各界人士反對反革命內戰,熊克武和但懋辛又一次在重慶創辦了“中國公學”。
1949年7月1日,經張群批准,“川、康、渝民眾自衛委員會”正式成立,熊克武被推選為主任委員。該委員會以保鄉自衛名義,反對王陵基的“戡亂”、“擴軍”;以“人不離槍,槍不離鄉”的口號,反對王陵基集中地方武裝,替蔣介石充當反共反人民的炮灰;提出“自治方案”,以反對濫發紙幣,增加人民負擔;提出“軍事自衛”方案,以反對蔣介石的“軍事戡亂”。總之,熊克武等以種種理由,向王陵基展開合法鬥爭,使王不能集中人力物力,順利進行“戡亂”。
不久,王陵基向蔣介石告密說:“自衛委員會態度曖昧,連‘剿匪’、‘戡亂’的字眼都沒有,與共產黨有勾結。”
7月18日,行政院長閻錫山電令川省取締該委員會。
8月15日,又電令熊克武將“川、康、渝民眾自衛委員會”改名為“川、康、渝反共保民委員會”,熊克武等拒不接受,“自衛委員會”被迫轉入地下活動。
12月,熊克武和劉文輝等策動川西起義。
25日,由熊克武領銜在成都市內貼出布告,表示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
30日,熊克武、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等和成都各界人士代表前往北門外駟馬橋迎接解放軍的到來。同時,熊克武發表書面聲明,表示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
晚年結局
6月14日,熊克武作為特邀代表赴北京列席全國政協第一屆第二次會議,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董必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正式任命熊克武為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
1951年5月,熊克武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川康臨時工作委員會委員兼召集人;10月,熊克武任全國政協委員,於23日前往北京參加全國政協第一屆第三次會議。
1954年9月1日,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不久在人代會被選人大常委,繼任第二屆、第三屆人大常委。
1956年和1959年,熊克武在民革中央第三屆和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均被選為副主席。
新中國成立後,儘管他年事已高,但仍積極參加各項社會活動。
1959年,74歲的熊克武代表人大常委會到河南、西安、四川、武漢等地視察工作,行程近萬里。
1961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了紀念辛亥革命50周年大會。熊克武代表民革中央在會上代讀了何香凝主席的長篇報告。
1966年11月,熊克武已81歲高齡,又值動亂時期,但他仍承擔了孫中山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籌委副主任的工作,為會議的勝利召開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工作。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反革命集團為了陷害賀龍同志,曾派人到熊克武家,逼熊揭發賀龍同志。熊克武冷冷地半閉著眼睛說:“我只記得賀龍的旅長、師長是孫中山先生委任的。”然後就以年老患病為由,不再說什麼。來人對熊克武無可奈何,只得怏怏離去。
1968年,熊克武自覺精神不濟。國慶節前夕,家裡人都勸他不要再出去參加慶祝活動。但他卻回答:只要能走路我就要去,我多想見見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自己的老朋友啊!國慶節當天,熊克武不顧體弱多病,仍拄著拐杖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觀禮。
1969年10月,林彪發布“第一號命令”後,有關方面動員在北京居住的熊克武外遷,熊克武回答道:“我是政府工作人員,政府不遷走,我這個工作人員遷走了,像什麼樣子?”來動員的人對這個“頑固”的老頭毫無辦法。
熊克武很重視文史資料的編寫工作。
他在生命的最後10年裡,寫下數十萬字的回憶錄:《辛亥革命宜賓起義的經過》、《廣州起義親歷記》、《大革命前四川國民黨的內訌及其與南北政府的關係》、《訂正餘切參加同盟會的時間》、《四川護法之役的回憶》、《虎門蒙難記》、《10年軍政工作回憶錄》等文。
1970年9月2日,是熊克武彌留人間的最後日子,他臨終前上書毛澤東同志,堅信“唯有共產黨才能拯斯民於水火、致國家於富強”,並以自己能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而感到無限欣慰。留下遺囑後,熊克武安詳地合上眼睛,平靜地離開了人世,終年85歲。
1970年9月4日下午,在八寶山舉行了向熊克武先生骨灰告別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參加了告別儀式。參加告別儀式的還有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阿沛阿旺晉美,人大常委盧漢、陳其尤、季方、謝扶民,政協副主席許德珩,民革中央常委劉文輝等,以及有關方面的負責人,熊克武生前的好友和親屬。
對熊克武先生的一生,周總理曾用這樣精練而準確的話進行過概括和評價:識大體,顧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