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煨桑
- 所屬:藏族祭天地諸神的儀式
簡介,格薩爾王和藏曆五月十五煨桑,為均貧富牟尼贊普燃桑求神,究煨桑之淵源,桑之含義,煨桑的程式,古格藏香坊-獻供甘露桑束薰香,甘露桑薰香,甘露餗薰香,煙供殊勝功德與利益,饋贈咒輪功德與使用,推薦儀軌與注意事項,簡要薰香文(桑煙供),白祭祀(束煙供),
簡介
煨桑是藏民族最普遍的一種宗教祈願禮俗,是宗教場所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燃起桑煙有清香舒適之感。![煨桑 煨桑](/img/f/5c6/cGcq5iZ4YjMyMmZ0IjNiBjZ0cjNlJTMzATO3M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煨桑 煨桑](/img/f/5c6/cGcq5iZ4YjMyMmZ0IjNiBjZ0cjNlJTMzATO3M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在有著悠久歷史的雪域高原,有著厚重文化積澱的藏民族和藏傳佛教,燃桑之舉是有其產生的思想基礎、社會背景的,也伴隨著美好的傳說。
格薩爾王和藏曆五月十五煨桑
傳說中的格薩爾王在降魔滅妖、抑強扶弱的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一天格薩爾召集起了他的精銳將士、總管臣民,對眾人唱道:
無人神靈保佑誰,無神萬事皆逆雲。
若是兩者共在時,心想事成大吉利。
五月十五時辰吉,嶺國臣民請細聽,
上瑪迦山峰之巔,煨名貴柏桑之葉,
祭四方神靈護法。
格薩爾認為,若不煨桑祭神,嶺國的護法神就不能助其降伏妖魔,因此決定五月十五煨桑祭神。這時魔國紅鋼角命根子野牛前來進犯嶺國,就因為格薩爾以桑煙敬祭了諸神,神靈喜歡故格薩爾大勝。自此,格薩爾從桑煙中開始了他保家衛國、降妖服魔的偉大宏業。藏曆五月十五煨桑由此而來。
為均貧富牟尼贊普燃桑求神
傳說,公元8世紀吐蕃牟尼贊普即位時,對社會貧富不均現象非常傷感。為了人人都過上平等生活,他曾3次下令均貧富,但始終無法改變。有一次,他問一僧人:“這種現象有解決的辦法嗎?”僧人說:“尊敬的贊普,上供奉佛祖,下布施眾生吧!”牟尼贊普來到桑耶寺向寺院敬獻了《四阿含經》、《律本事》、《俱舍論》3部佛經,向佛像敬獻了許多供品,以桑祭祀神靈佛祖,同時向廣大百姓布施。從此桑耶寺就有了供桑的傳統,後逐漸傳至整個藏區的寺院和民間。
究煨桑之淵源
傳說古時藏族男子在出征或狩獵歸來時,部族首領、老年人以及婦女兒童聚在寨外郊野,燃上一堆柏枝和香草,並不斷向出征者身上灑水,意為用煙和水驅除各種污穢之氣。其實這一作法至今仍遺留於藏族社會的民俗民風之中。當家中生育嬰兒,遠道而來的親友前來賀喜時,家人要點燃柏樹枝,來者必須從火上跨過,目的是讓幼兒健康長壽,不受邪氣危害。
後來就與戰爭有關,以“桑”祭祀神靈,祈禱平安勝利,成為高原先民同神靈溝通的主要方式。人們認為,桑煙可以直達上天神住的地方,它可將人間的美味傳遞上去,使諸神歡喜,保佑世間凡人事事如願,平安幸福。直到公元7世紀佛教傳入青藏高原,為了立足,佛教借鑑了本教和當地民族的一些習俗,煨桑就是其中之一種。由此煨桑與藏傳佛教結合起來,規模更大,更加盛行了。可以說,煨桑是藏族原始佛教與藏傳佛教兩層文化形態催化下形成的祈願禮俗。
桑之含義
“桑”是藏語,其本意為“清洗、消除、驅除”等淨化之意。但以其薰燃過程、人們煨桑時的心態以及所用物品來看,則是一個很明顯的供奉儀式。所以煨桑有兩層含義,一是淨化,二是祭祀獻供,因為煨桑時除點燃有香味的脫水的柏技和香草外,還有糌粑、炒青稞、茶葉、糖、蘋果、清水等眾多食品,確有祭祀奉供之意。所以有人將其譯為“祭祀煙火”、“焚香祭”、“煙祭”等,看來都是較確切的意譯。
依苯教史料,迎請神靈前首先要焚香淨化周圍環境,消除不淨和穢氣,而普通人生活之處隨時都有污染,是一種污垢,一種不淨。燃桑是淨化行為,每個污點、鬼、魔和穢物都會由此而排除,具有淨化環境、消除邪氣、穢氣和淨化之功效。
煨桑的程式
在藏區,凡是有人煙的地方就有寺院,有寺院就燃桑煙。所以無論你走到寺院或百姓家,你都會發現煨桑爐,而不管桑爐設在院落中央、房頂還是牆上,都是經過精心選擇的最潔淨之處。煨桑時,先將柏樹枝放置桑爐內點燃,然後再撒上些許糌粑、茶葉、青稞、水果、糖等,最後再用柏枝蘸上清水向燃起的煙火揮灑三次。煨桑者口誦“六字真言”。
佛經上說,神靈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只要聞到桑煙之香味便宛如赴宴,藏語稱其為“智薩”(即食味)。所以僧俗民眾總是到寺院、山頂煨桑祭神,給神靈以美味,給自己以精神解脫。
古格藏香坊-獻供甘露桑束薰香
為了讓修習佛法的諸多道友,以薰香上供下施之方便,日日如法修積深廣福德資糧,廣利六道無量眾生。古格藏香坊依照蓮花生大士《除污穢熏煙經》中秘方及藏傳佛教傳承經典香方,以具足善妙之緣起之諸良藥和福物,經寧瑪傳承之清淨寺院相應法會加持,如法製作出本品獻供甘露桑束薰香,具體說明如下:
甘露桑薰香
煨桑的功德利益不可思量。如寧瑪巴麥彭仁波切云:“若行持此法,則能平息障礙與禍患。若恆時引發相續中悲心而行持者,則理所當然能成贖死、遠離病魔、息滅惡業、增上順緣、圓滿資糧等自他暫時與究竟之利樂,諸多必要,無需盡述,故應勤奮也”
甘露餗薰香
餗主要屬於下施的煙供,又稱“嗅供”,因為有的眾生必需借著吸取煙而獲得飽足或滿足。修餗有分“白供”及“紅供”。供素食的名為白供,而可供葷食名為紅供。若供白供的話,供品中不可有葷的食物(在家居士不宜使用紅供) ,修“餗”主要可幫助中陰身的眾生、或是孤魂、野鬼、亡者、鬼怪、六道眾生,修習以大悲觀世音菩薩為主、能讓一切眾生滿願,眾生有何需要即變現何物。
煙供殊勝功德與利益
藉由供養其它行持白法事業之天、龍、小婆羅門等梵淨行者,可增加眾多世間福報。
饋贈咒輪功德與使用
晚間餗熏燃的二張一張由財寶天王心咒、六字大明咒、大威德金剛心咒、普巴金剛心咒、文殊菩薩心咒、無量壽佛心咒、大白傘蓋心咒、綠度母心咒環繞著由大成都者喇嘛阿秋賜予索南嘉華,囑咐未來結緣事業具緣善信的三個種子字(漢音:彰、轟、覺) ,意即:“由如海空行護法圍繞的清淨壇城中,安住五方五佛,賜予你成就的加持” 。
另一張是寧瑪派諾那呼圖克圖親自組合,集一切諸佛的秘密不共加持力,由阿達爾瑪普賢王如來心咒、五方五部如來之種子字、無量壽佛心咒、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蓮華生大士根本咒、降伏部多金剛手心咒、金剛薩埵心咒、六道金剛咒、本覺大密咒、綠度母咒、尊勝佛母種字咒、安住真言、吽字杵印咒輪。
推薦儀軌與注意事項
桑束薰香的修法藏傳佛教各宗長簡皆有,道友們修行儀軌均以各自師承為準。建議在此修法前可請教上師相關修法事宜,也可參考如是共修社區《薰香雲供法會》http://bbs.rswh.com
所列薰香共修法會注意事項。願吉祥!
簡要薰香文(桑煙供)
伙
勇士空行母及護法神,財神戰神土地神藏主,
守舍保護神及諸兇猛,(此句可隨意按需變誦)
是故外器內情大清淨,所欲妙供無盡虛空藏。
消除障難如願得吉祥。
多念三字明:“嗡啊吽”。
木猴年七月四日渣古山上寂靜地米旁寫. 善哉!
白祭祀(束煙供)
(供品灑淨水,以以念“嗡啊吽”加持妙欲空寶藏體輪。)
素供本性大樂智慧界,顯示無盡妙欲受用相,
清淨供品雨遍諸剎土,今以無盡虛空藏寶體,
三寶眾生諸客請如願,怙主功德諸客請歡喜,
六道可憐諸客請利樂,邪魔債主諸客請滿足,
祭祀聖地山神土地神,守舍神等護持者全喜,
供養讚頌一切應請客,心中希望所求全如願,
世間共神本地主持神,家族家神個人肩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