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燈效應(心理學專業術語)

煤氣燈效應(心理學專業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煤氣燈效應,又稱煤氣燈探戈、煤氣燈操縱,是指對受害者施加的情感虐待和操控,讓受害者逐漸喪失自尊,產生自我懷疑,無法逃脫。煤氣燈效應描述的是一種心理操控手段,受害者深受施害者操控,以至於懷疑自己的記憶、感知或理智。

煤氣燈效應概念最早起源於1938年的話劇《煤氣燈》,被首次關注是來自於20世紀初期的根據話劇劇本的改編版電影《煤氣燈下》。2007年,心理學家羅賓·斯特恩(Robin Stern)結合20年的臨床經驗出版了《煤氣燈效應:遠離情感暴力和操縱狂》。該書出版之後,煤氣燈效應被廣泛地運用於心理學(尤其是臨床心理學)學科領域。後不斷延伸擴展到哲學、政治學(政治評論)等學科領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煤氣燈效應
  • 外文名:Gaslighting
    Gaslight effect
  • 所屬學科心理學
  • 別名:煤氣燈探戈、煤氣燈操縱
發展歷程,主要內容,理論背景,社會事件,

發展歷程

1938年,話劇《煤氣燈》(Gas Light)最早提出了煤氣燈效應概念。
20世紀初期(1940年/1944年),根據話劇劇本《煤氣燈》(Gas Light)的改編版電影《煤氣燈下》(Gaslight)上映,煤氣燈效應概念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2007年,心理學家羅賓·斯特恩(Robin Stern)結合自己從事臨床心理學多年的經驗編著了《煤氣燈效應:遠離情感暴力和操縱狂》(The Gaslight Effect: How to Spot and Survive the Hidden Manipulation Others Use to Control Your Life)一書。該書出版之後,煤氣燈效應被廣泛地運用於心理學(尤其是臨床心理學)學科領域。後不斷延伸擴展到哲學、政治學(政治評論)等學科領域。

主要內容

煤氣燈效應並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共同打造的一種關係,往往涉及一個或一組加害者,以及第二個人(受害者)。煤氣燈效應總是通過兩個人實現:其中一方是煤氣燈操縱者,播種困惑和懷疑;另一方是被操縱者,為了能讓這段關係繼續,不惜懷疑自己的認知。
煤氣燈效應的產生和影響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可以是無意識的,並且是秘密進行的,因此所產生的情感虐待不會被公開濫用。
煤氣燈效應取決於“首先說服受害者的想法是被歪曲的,其次說服受害者接受加害者的想法是正確的和真實的”。煤氣燈效應在受害者中引起認知失調認知偏差,通常是充滿情感的認知失調,並使受害者對自己的思維,感知和現實測試提出質疑,從而容易引起他們的自尊心低落和令人不安的想法和影響。並可能促進混亂,焦慮,抑鬱甚至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精神病的發展。當受害者對自己的心理能力失去信心並發展出一種習得性的無助感之後,他們就更容易受到加害者的控制。受害者往往是權力和地位較低的人。
加害者或受害者的角色可以在給定的關係中搖擺,並且通常每個參與者都確信自己是受害者。當一群人充當加害者時,煤氣燈效應會通過該小組成員的“微小的,通常是看不見的行動,通過積累和加強力量而對其造成損害”。個人和團體已將煤氣燈效套用於“對其他個人和團體的心理功能進行人際和社會控制”。

理論背景

煤氣燈效應概念一直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精神分析學派的學者維克多·卡萊夫和愛德華·溫斯赫爾認為煤氣燈效應可能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高度結構化的配置,其中包含了許多精神因素的貢獻”。主要涉及轉移,即從施害人到受害人的心理內容(情感,知覺,衝動,抵抗,幻想,妄想,衝突等)的投射和注入。
精神病醫生西奧多·多帕特將受害者的無意識心理內容的這種“轉移”描述為投射性認同。受害者未意識到自己正受到煤氣燈效應的影響時,投射性認同最有效。若受害者自身也認同“轉移”的內容(所投射的內容),則它將具有破壞性。但是,當受害人變得能夠不相信且不認同投射性認同產生的負面內投時,這些影響就會被抵消。

社會事件

2021年12月20日,在歌手王力宏李靚蕾的離婚風波中,李靚蕾微博圖片中出現的“gas lighting”——“煤氣燈效應”一詞引起廣泛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