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之一,最早由克萊因提出。在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理論里,投射性認同是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行為模式。它源於一個人的內部關係模式(即當事人早年與重要撫養人之間的互動模式,這種模式的內化成為自體的一部分),並將之置於現實的人際關係的領域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投射性認同
  • 套用學科:心理學
介紹,發生過程,主要類型,治療方式,

介紹

投射性認同最早被克萊因用來描述嬰兒與母親之間相互作用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原始的防禦機制。有人將克萊因發現“投射性認同”對精神分析產生的影響類比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對物理學的影響,或者達爾文發現進化論對生物學的影響。投射認同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概念,很難理解,後來的客體關係理論家在克萊因的投射認同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投射認同的含義及臨床意義。
投射性認同是一個人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行動或者做出反應人際行為模式。這與投射有所不同。投射本質上是一種心理活動,並不需要任何的外顯反應。如在敵意的投射中,進行投射的人認為他人是憤怒的,或者脾氣是不好的,而不管他人實際上可能有的感受和行為。另外,投射並不需要面對面的互動便可以發生,而投射認同實際上涉及了對他人行為和情感的操縱。
投射性認同的源自內在世界,並將之置於人際關係領域。成為被投射的目標的人,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這一點,但是成為他人投射認同目標的人是可能知道的,在投射認同中,接收者被迫對於投射者的投射性幻想做出反應,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接收者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進行投射的人感受和內在表象的儲存室。其結果形成了一種關係,在這種關係中,“接收者被迫以一種與投射者釋放出來的感受一致,且與投射性幻想中的自體表象和客體表象一致的方式來思考、感受和行為”。
因此,在敵意投射性認同中,對自己內在敵對衝動毫無察覺的丈夫可能會持續的激怒妻子,並且刺激她,使他變得憤怒,他可能在外面呆到很晚,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並且不信守承諾。當到了忍無可忍的時候,妻子便會猛烈的抨擊他,丈夫對此的是感到驚訝,並非常生氣。後來兩個人和好如初,事情平息下去,直到下一次。丈夫的投射認同充當了既釋放投射性幻想有操縱他的妻子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反映的途徑。
投射認同的一個關鍵的動力是作為投射性認同基礎的誘導。使用投射認同的個體會用不易察覺的但卻是強有力的操縱來誘導與他們有關的人以限定的方式來行為。這就像是一個人將自己內部舞台上正在上演的一個角色(一個涉及早期客體關係的角色)強行卻又是潛意識地派給另外一個人來扮演。受操縱的人被誘導著從事一種認同,即認同投射者自己否認的那個層面,這就是所謂的“投射性認同”。

發生過程

首先,個體將自己的一部分(壞的,或者理想的部分)以投射幻想的形式放置在另外一個人的身上,並設法從內部控制那個人;
然後,當事人竭力讓接受者(投射性幻想的對象)採取與他所幻想相一致的行為;
再後,接受者對投射者的“竭力”誘導行為採取反應,這時,接受者要么與當事人所幻想的行為一致,從而陷入當事者的圈套;要么接受者沒有中套,即對當事者的行為不予理睬,這時投射認同失敗。

主要類型

臨床中常見有依賴性投射認同、權力性投射認同、迎合性投射認同、情慾性投射認同。
依賴型
使用這種投射認同的人,通常在做決定或需要獨立行事的時候,不管在怎樣的情況下都會有求於人。但實際上這種人是能夠獨立解決問題。

例如,一個19歲的女孩與她姨媽之間的關係。女孩童年時父母離異,跟媽媽一起。但她有許多機會跟她姨媽相處,姨媽在生活上與情感上給予了女孩許多關照。

女孩上了大學,卻仍然保持著在大小事情的決定上均由姨媽作主,也保持著在許多事情上求助於姨媽。甚至上大學(在外地)時要姨媽開車送,放假時要姨媽開車來接。

久之,姨媽有了不舒服感,內心有種不平衡的怨惱“你這么大了,怎么啥事還依靠我,況且你還有母親呵”,姨媽也終於能直接拒絕侄女的一些請求。
但拒絕之後,女孩的一系列反應是:委屈,對姨媽哭訴中帶指責(你一直對我都是最好,現在這樣無情);沮喪與懷疑(對諮詢師表達:原來姨媽是那樣喜歡我,為什麼她這樣呢,是不是我不好了?);無助與無奈(對諮詢師表達:我感到很孤獨很無奈,雖然我有母親但她自己都無能,也幫不了我,姨媽很能幹也很愛我,但好像她不愛我也不幫我了。我明顯感到,我是寄人籬下的!我好可憐好無助呵)。而女孩姨媽的反應是:又氣惱又內疚。

女孩說,“其實我並不是不能做那些事,而是姨媽現在對我的那種態度分明是對我的討厭”。但女孩不清楚,她為何要依賴姨媽做她能做的那些事?姨媽的態度為何那么傷害她?當然,要分析的話題有很多。還是回到投性射認同的話題。

識別依賴性投射認同不難,凡是當事人以各種形式向你表達“如果你不幫我的話,我就走投無路”“如果你不關心我,我就活不下去了”,甚至以歇斯底里、自殺相威脅的行為,都是採用的依賴性投射認同,在迫使別人關心或幫他。可往往那些“心軟”的接受者不得不就範,而陷入當事者無條件地索取和求助中,成為了當事者情感控制的對象。

凡是治療師感到來自對方的壓力、控制、榨取感,透過這些負面感受,能夠識別對方使用的是依賴性投射認同。這樣看,是人的依賴情結和被依賴需要在製造投射性認同。
權力型
使用這種投射認同的人,通常是誘導出他人的軟弱、無能感,從而實現自己的控制欲和權力欲望。

例如,有的人在工作環境中,總表現得盛氣凌人,實際是一種無意識的強迫自己的逞強;特別對領導和同事的交流中,總是顯示他“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的厲害,實際是一種無意識的虛榮需要。

在諮詢關係中,他會無意識地表現得――他什麼都懂,甚至會講出許多高深的哲理,或提一些刁鑽的問題,或總是否定你的意見……讓你感覺到“他的強勢”“你不如他”的無助感和壓力感。

這樣看,是一個人的自負,或自卑(害怕被瞧不起)在驅使人投射性認同。
迎合型
使用這種投射性認同的人,通常是竭力誘導他人身上的內疚和感激之情,從而實現自己的成就和拯救欲望。

例如,一個女士述說,她在生活中對人特別地好,從來是為別人著想,總是幫助別人,但總是得不到別人的理解,甚至在關鍵時候得不到別人的幫助,為此他傷心不已也憤憤不平。

在諮詢中,有的來訪者總顯得很謙卑順從,不時地對你的依著、聲音、觀點呵是贊口不絕。這些人的行為給你的感覺是“這人真好”的被寵被認同的感動,久之你會有一種說不出滋味的無形的壓力感,那實際是不舒服的感覺。

迎合(或討好)型的人,未建構足夠好的自我同一性。因缺乏自我認同,才渴求他人的認同以讓自己感覺有價值。不過是以“自己缺失的意義,只有在他人身上尋找”的投射性認同而達到。

所以神經症患者在人際關係中,總是按幻想中的“理想自我”投射給他者,如果他者認同了投射過來的“理想自我”,便會沾沾自喜,甚至有感激之情。如果究其心理根源,迎合投射性認同的背後是分離焦慮,或說討好的動機是接納情結。那些什麼過度認同、假性認同、誇大認同,都是人的壓制不滿、害怕拒絕的防禦,也可說是人渴望被接納的主要手段。

這樣看,是人的被接納、被認同的渴望在搞投射性認同。
情慾型
使用這種投射認同的人,性是生活的主題。當事者是通過性的方式來建立關係,並以性保持的關係來誘導他人的情慾反應,從而滿足性慾和控制欲望。

這一投射性認同模式,是比較容易識別的。並且很容易分析到,是當事者內心的性饑渴、性衝動、依賴情結等,在製造投射性認同。

治療方式

初始階段,治療關係關係大於治療技術”,共情性參與。

第二,澄清階段的任務:澄清和揭示投射認同。治療師需要將投射認同相關的隱匿信息傳遞(即非語言的、潛在的、暗含的)轉變為公開明晰的表達。

例如,在依賴的投射認同中,某女孩多次向你傳遞出“你是我現在唯一可信任的人”“如果沒遇見你,我不知能否撐下去”,並在諮詢結束後以各種藉口不想離開,或想請你吃飯等,治療師先是容納投射過來的“好客體依賴對象”,慢慢地治療師會感受到被依賴的糾纏(反移情)。

這時候,治療師需要明確地告訴女孩,“我感到了被你依賴的壓力”或是“你的生活中曾有過無條件關愛你的人,我感覺到你是想把我當成這樣一個人”等這樣公開明晰的表達。這一階段結束的標誌,咨訪關係關係已經被澄清,來訪者會有領悟的釋然感。

第三,分析階段:質對與解釋。此階段主要完成:對投射性幻想的分析和對分裂的認知模式的分析;對認同的分析;對衝突模式的分析。

同時,治療師需要對投射過來的“迎合”或“性移情”作出拒絕的回應,向來訪者表達清楚自己的立場。注意的是,治療師所拒絕的是關係而不是當事者本人,闡明“就事論事”的拒絕。治療師使用質對,若以語言層面,最好是開放性提問達到解釋“衝突模式”,若以情感的層面,最好是隱性的拒絕到達揭示“投射幻想”,例如當對方傳遞出“回報”要求,治療師可以用沉默,或一種眼神、手勢等表達不接受。

此階段,存在投射性認同的輪迴,即澄清和處理了投射性認同後,又出現了新型的投射性認同,使得治療關係倒退到新的投射性認同階段,因此需要對投射認同的再分析與解釋。這一階段要達到,來訪者開始認識到先前與治療師之間的那種關係(是投射性的,或不良的)已不復存在了,咨訪雙方都感到很輕鬆。

最後,可視為整合階段。嚴格講這一階段與分析階段的任務有重疊,因為治療師同樣會給來訪者許多反饋信息,主要是自己與對方交往過程中的感受(仍然是反移情),目的是給來訪者提醒,在現實生活中,他人是如何感受與他(她)交往的,使來訪者不僅自知,也能知人。

同樣的,治療師要對“分裂的認知模式”“假性認同”進行細節和精確性解釋,解釋所強調的議題更多是與被拋棄、被拒絕的威脅,是與“好-壞”的內化有關。

所有的解釋,應該圍繞一個現實目標——來訪者要從原有的投射性病態關係中走出來,開始理解到自己完全不用依賴他人,也能得到(原來被依賴者的)被關愛和被接納,意識到自己完全不必滿足他人的需要,也可以獲得被尊重和被認同。

說到底,是人早期的被遺棄、被否定、被欺騙、被打擊的自我創傷,在源源不斷地製造投射性認同。

所以,不管是什麼理論背景下的投射性認同治療,其終極目的都一樣:扭轉負性認同,整合分裂的認知結構。用感性的話說,是如何將內化的傷痛之恨轉換成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